智慧楼宇简介

智慧楼宇概念与起源

        智慧楼宇起源于最早由美国人提出的智能建筑概念。1984年1月,美国联合科技集团的UTBS公司在康涅狄格州哈伏特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它是由一座旧金融大厦改建而成的都市大厦。在这座3层高,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里,客户不必自己添置设备,便可获得语言通讯、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市场行情信息、科学计算和情报资料检索等服务。此外,大厦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楼内的空调、供水、防火、防盗供配电系统等均由电脑控制,使客户真正感到舒适、方便和安全,同时,改造后的大厦在出租率、经济效益等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自从“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一词在美国广告媒体上出现以来,很快传遍了世界,并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智能建筑热潮。许多国家的政府都纷纷制定了发展智能建筑的规划,成立了有关机构和学术团体,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甚至希望以此来拉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因此,有人认为智能建筑发展情况是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智能建筑领域,美国始终保持技术领先的势头。美国自90年代以来新建和改建的办公大楼约有70%为智能化建筑;为加速智能建筑的发展,美国公布了《21世纪的技术:计算机、通信》研究报告书。专家认为,网络技术、控制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流动办公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卫星通信技术以及双向电视传输技术这些高新技术将在21世纪的美国智能建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持续的发展前景。

        在欧美以后,日本很快跟上来,但走的是另外一条路。日本在1986年建造的东京本田青山大厦和NTT品川大厦等大体上都是大公司建造的自用办公大楼。因此.对其设备自动化,通讯网络的建设等就更有针对性。由于目的明确,所以在大楼建设中同时将其内部的办公网络(OA)系统以及相应的应用系统一起建设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我们后来所说的智能建筑的“3A”体系体系。日本最早的一批智能大楼多数是一些大公司,特别是大型电子公司如NEC、松下、三菱、东芝等办公大楼,它们具有很完善的设备系统,设备与建筑设计配合融洽。这些大公司建设这些系统主要是为了自己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为了改善企业形象。在亚洲,新加坡政府为推广智能建筑拨巨资进行专项研究,计划将新加坡建成“智能城市花园”。此外,印度也于1995年起在加尔各答的盐湖开始建设“智能城”。

        我国智能建筑起始与1986年,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1991年通过鉴定。主要针对一些涉外酒店、高档公共建筑和特殊需要的工业建筑。主要技术国外引进,涉及机电设备控制、管理;计算机网络、火灾报警、有线电视等,系统相互独立。中国台湾的智能大楼起步较早,1989年竣工最多,1991年已建成约1300栋,其中有233栋具有较高智能化,以台北市智能大楼密度最高,台北101大厦是台湾乃至世界智能大楼的典范。中国香港智能建筑建得也较早,相继出现了汇丰银行大厦、立法会大厦、中银大厦等一批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智能建筑。1989年,北京发展大厦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第一幢IB的问世。北京发展大厦涵盖BA/OA/CN(CA);但是不完善,三个系统没有实现统一控制。1993年建成的广州的广东国际大厦(总建筑面积:183600平方米63层)可称大陆“首座智能化商务大楼”,有较完善的“3A”系统。智能建筑的建设在90年代中后期形成高潮年代中后期形成高潮。

智慧楼宇产生背景

        智慧楼宇在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技术背景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1)技术背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建筑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证。自动化仪表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自动控制技术从过去分散个别的控制系统发展成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集散型系统分散控制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hawn_song1212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