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设Springboot基于Vue框架的分布式商业智能安防监控系统pf4aj390 (配套有源码 程序 mysql数据库 论文)本套源码可以先看具体功能演示视频领取,文末有联xi 可分享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商业环境的安全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安防监控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商业场景需求,市场急需一种高效、智能且易于管理的安防监控解决方案。基于Spring Boot和Vue.js框架的分布式商业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应运而生,它不仅融合了先进的Web技术和分布式架构,还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高效的数据处理和稳定的系统运行,为商业环境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工具。
本系统采用B/S架构,后端基于Java语言和Spring Boot框架开发,前端则利用Vue.js框架构建用户界面,结合MySQL数据库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存储。系统设计注重用户体验和操作便捷性,通过Vue.js的高效渲染性能和组件化特点,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同时,系统的分布式设计确保了高并发下的稳定运行,支持多用户访问,能够满足不同规模商业场所的需求。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用户管理:支持用户注册、登录、权限分配和信息修改。
-
维护员管理:对维护员的账号进行管理,包括查看、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
-
故障类型管理:对故障类型进行分类管理,便于快速定位和处理问题。
-
监控设备管理:对监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包括设备状态查询、维护安排和历史记录查询。
-
维护安排管理:制定和管理维护计划,分配维护任务,跟踪维护进度。
-
维护信息管理:记录和查询维护过程中的详细信息,便于后续分析和追溯。
-
系统管理:对系统进行配置和管理,包括参数设置、日志记录等。
-
个人资料管理:用户可以查看和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
这些功能模块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智能安防监控系统。通过实时视频监控、事件检测与报警等功能,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安全防范的效率,使企业能够迅速响应各种安全事件,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系统的模块化和可扩展性强,可以根据不同商业空间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和升级,确保了投资的长期价值。此外,系统的智能分析功能还可以辅助管理人员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总之,基于Spring Boot和Vue.js的分布式商业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也为企业资产和人员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完成的毕业设计程序以下面的的环境软件、功能图和界面为准。
系统所需要的环境软件:idea、eclipse+mysql5.7、8.0+Navicat+JDK1.8+tomcat7.0
3.4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的目标是为管理员和维护员搭建一个网上沟通平台,保证双方的安全,并使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3.4.1管理员需求分析
管理员的功能主要是开放给系统的管理人员使用,能够对维护员的进行管理,包括对他们的账号管理等并进行查看,修改和删除等,对系统整体运行情况进行了解。管理员用例分析图,如图3-1所示。

图3-1管理员用例分析图
3.4.2维护员需求分析
维护员主要是对维护安排管理、维护信息管理、个人资料等功能进行管理。维护员用例分析图,如图3-2所示。

图3-2维护员用例分析图
3.5系统流程分析
3.5.1操作流程
首先为系统登录页面。进入页面后,用户可进行登录和注册的操作。点击登录后,页面就会出现一个登录提示框,向用户传达信息:要进行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完成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用户输入完成后,系统会将输入的信息提交给后台,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记录进行比较判断。判断比较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从用户名是否为空、输入的密码是否为空、用户名和密码是否匹配三方面进行判断。只有上述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数据库中的信息匹配正确,才视为登陆成功,方可完成后续的操作。若以上三种情况有一条不满足,则会提示该次登录错误,就需要进行重新登录。系统登录流程图如图3-3所示:

图3-3登录流程图
3.5.2添加信息流程
然后是添加信息的页面。进入该页面后,页面会出现一个提示框,示意操作者可以进行信息的添加,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用户输入想要添加的信息后提交,系统会对输入的内容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后输入的信息正确,则会出现“添加成功”的提示框,从而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系统检测后检测到想要添加的信息不符合规范要求,则会提示报错,需要进行修改后重新添加。添加信息流程图如图3-4所示:

图3-4添加信息流程图
3.5.3删除信息流程
最后为删除信息页面。进入该页面后,用户可以对所要删除的信息进行选择,选择好删除的内容后,会有一个“是否确认删除”的提示框,操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是”或“否”。完成上述操作,系统会自动的对删除的内容进行判断,如果符合删除要求则会成功删除数据记录,并且更新数据库的内容信息;如果删除的数据记录不符合要求,则会有一个“删除失败”的提示框,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提示来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重新删除知道删除成功。删除信息流程图如图3-5所示:

图3-5删除信息流程图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体系结构
基于Vue框架的分布式商业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结构图4-1所示:
图4-1系统结构
登录系统结构图,如图4-2所示:
图4-2登录结构图
4.2 系统总功能结构设计
系统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开发而来,贴近生活。从管理员通过正确的账号的密码进入系统,可以使用相关的系统应用。管理员总体负责整体系统的运行维护,统筹协调。
系统整体模块设计:系统分为管理员和维护员两大角色,系统管理员有最大的权限,整体功能展示如图4-3所示。
图4-3 系统整体功能图
4.3开发流程设计
系统开发流程的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它是指通过系统的设计开发目的初衷、面向使用用户的范围、系统运行和操作的安全性、各种问题的处理以及后台数据的分析能力等各个角度,来对商业智能安防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开发、搭建和调节,以保证该系统能够顺利的完成,达到预期的工作状态。上述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一开始就要下足功夫,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大量的测试和评估,来保证商业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正常和该系统的后台数据库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从而把控系统所包含信息的安全性、确保信息进入、出口顺利过渡。然后,对系统和数据进行操作和分析,根据每一步的执行步骤,完成信息的流程图制作过程。
系统的开发对管理模型和系统应用中的数据库进行了分类,创建代码,以及系统测试,如图4-4所显示。
图4-4开发系统流程图
4.4 数据库设计原则
学习程序设计,如果要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或者是根据需求而制定的系统接口,就必须创建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模式,用来保存数据资料,这样当在应用编程过程中时候,就不需要再向操作系统页面上加载信息,进而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信息库管理系统中保存着许多数据,应该说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中心和基础,而信息库管理系统也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新增、删除、更改和搜索的操作功能,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能够迅速地查询所需要的数据,而不会直接从程序代码中查找。信息库管理系统通过将信息表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特定的方法准确地合并,排序和组成信息库管理系统。
通过对商业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信息进行规划并分为若干功能实体信息,实体信息将使用E-R图加以表示,将“维护员、维护安排、监控设备、维护信息、系统日志、用户表”等作为实体,它们的局部E-R图,如图4-5所示:
图4-5局部E-R图
5.1前台注册登录功能实现
在注册流程中,用户在Vue前端填写必要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并提交。前端将这些信息通过HTTP请求发送到Java后端。后端处理这些信息,检查用户名是否唯一,并将新用户数据存入MySQL数据库。完成后,后端向前端发送注册成功的确认,前端随后通知用户完成注册。这个过程实现了新用户的数据收集、验证和存储。如图5-1所示:
图5-1维护员注册界面
在登录流程中,用户首先在Vue前端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这些信息通过HTTP请求发送到Java后端。后端接收请求,通过与MySQL数据库交互验证用户凭证。如果认证成功,后端会返回给前端,允许用户访问系统。这个过程涵盖了从用户输入到系统验证和响应的全过程。如图5-2所示。
图5-2系统登录界面
5.2管理员模块实现
管理员进入主页面,主要功能包括维护员管理、故障类型管理、监控设备管理、维护安排管理、维护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个人资料等进行操作。管理员主页面如图5-3所示:
图5-3 管理员主界面
维护员管理功能在视图层(view层)进行交互,比如点击“搜索、新增或删除”按钮或填写维护员管理信息表单。这些维护员管理表单动作被视图层捕获并作为请求发送给相应的控制器层(controller层)。控制器接收到这些请求后,调用服务层(service层)以执行相关的业务逻辑,例如验证输入数据的有效性和与数据库的交互。服务层处理完这些逻辑后,进一步与数据访问对象层(DAO层)交互,后者负责具体的数据操作如查看、修改或删除维护员信息,并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控制器。最终,控制器根据这些结果更新视图层,以便维护员管理功能可以看到最新的信息或相应的操作反馈。如图5-4所示:
图5-4维护员管理界面
故障类型管理功能在视图层(view层)进行交互,比如点击“搜索、新增或删除”按钮或填写故障类型管理信息表单。这些故障类型管理表单动作被视图层捕获并作为请求发送给相应的控制器层(controller层)。控制器接收到这些请求后,调用服务层(service层)以执行相关的业务逻辑,例如验证输入数据的有效性和与数据库的交互。服务层处理完这些逻辑后,进一步与数据访问对象层(DAO层)交互,后者负责具体的数据操作如查看、修改或删除故障类型信息,并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控制器。最终,控制器根据这些结果更新视图层,以便故障类型管理功能可以看到最新的信息或相应的操作反馈。如图5-5所示:
图5-5故障类型管理界面
监控设备管理功能在视图层(view层)进行交互,比如点击“搜索、新增或删除”按钮或填写监控设备管理信息表单。这些监控设备管理表单动作被视图层捕获并作为请求发送给相应的控制器层(controller层)。控制器接收到这些请求后,调用服务层(service层)以执行相关的业务逻辑,例如验证输入数据的有效性和与数据库的交互。服务层处理完这些逻辑后,进一步与数据访问对象层(DAO层)交互,后者负责具体的数据操作如查看、维护安排、修改或删除监控设备信息,并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控制器。最终,控制器根据这些结果更新视图层,以便监控设备管理功能可以看到最新的信息或相应的操作反馈。如图5-6所示:
图5-6监控设备管理界面
5.3维护员模块实现
维护员进入主页面,主要功能包括维护安排管理、维护信息管理、个人资料等进行操作。维护员主页面如图5-7所示:
图5-7 维护员主界面
源码无偿分享,文未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