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S 之M-PHY,UniPro简介

这个Top Level Architecture主要分两大部分,最上面Application Layer和UTP组成符合SCSI规范的部分,下面的M-PHY和UniPro组成下面遵守MIPI标准的部分。今天我们就主要介绍MIPI这部分—UIC(UFS InterConnect Layer)。

L1,M-PHY3.0:专为移动设备开发的一种串行接口技术,时钟频率能够达到5.8Gbps(高performance),每个Upstream Lane或者Downstream Lane只需要两根差分信号线(pin脚少,方便PCB布线),并且具有多种省电模式。从下面的图看,M-PHY是全双工的,并且不要求上行Lane和下行Lane成对出现,下图就是两个下行Lane配一个上行Lane的例子。但是针对目前的UFS,上行下行Lane还都是成对出现的。

UniPro v1.6:也是针对mobile设备开发的,广泛用于移动设备AP,协处理器和modem之前的通信协议,我通常把这层看作是对硬件接口的抽象,管理和负责通信的的软件层来帮助自己理解。

L1.5 PHY Adapter: 物理适配层,用于检测双向Lane通路的个数,并提供软件支持。允许访问对端L1.5层的控制参数和状态,并可以通过原子操作改变对端Power Mode。下图显示了L1.5层的数据以Symbol为单位的,每个symbol有17个bits,包含有两个Byte和一个control bit (bit16)。Control bit是1的时候,表明后面跟着的两个bytes是控制命令;如果是0,说明后面的两个bytes是data payload。

L2 Data Link: 数据链路层,主要保证数据通信过程中的可靠性。其中采用ECC保证接收数据的准确性,接收端也要留有足够的buffer来缓存接收到的数据。一旦接收失败,发送端必须重新发送一次。L2层的数据单位是Frame,在原有L1层的基础上,把独立的symbol打包。每个Frame最多可以打包144个symbol,并在Frame的头尾处各添加上Header和Trailer之后,附上16bits ECC来侦查纠错。

这层有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是TC(Traffic Class),UFS支持两种优先级的Data Frame TC0和TC1。TC1的优先级高于TC0,绝大多数的数据都是在TC0这个级别传递的,紧急的数据通过TC1来传递。TC1可以中断、抢占正在发送的TC0的数据发送。

L3 Network: 网络层,负责数据route到正确的目标设备,比如下图的AP#3这个设备,它不仅能与设备1、2、5通信,那么通过UniPro L3也允许其与设备4和6进行通信。

L3的数据的单位是package,在层2的Frame的基础上增加了7bits的shorter-header,用来标识数据route的目标地址。

L4 Transport:传输层。由于基本通信服务已经在底层处理的差不多了,所以传输层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一层,它提供对多device和多client的支持。L4层的数据的单位是segment,在package的基础上增加了5bit的”Cport” identifier,我们在这里可以把它看做是UFS的sub-address。

DME(Device Management Entity)与UniPro的每层都留有SAP接口(Service Access Point),通过SAP DME可以访问每个layer的控制和状态参数,管理他们的power模式,并且可以访问、控制对端设备的UniPro模块。

UniPro的上面就是UTP和SCSI命令集,由于涉及的SCSI命令是很大一块需要单独来讲,所以这里只简单两笔。正如最开始提到的,UTP和SCSI是属于SCSI这部分,在JEDEC的标准里能找到它们的具体说明。

UTP(UFS Transport Protocol):这层软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把UniPro的segment打包成UFS直接可以识别的命令格式;二是通过这层可以让UFS自己来掌握发送数据的节奏、控制自身的状态等,这样既可以免去host端持续的查询UFS的状态所带来的系统消耗,也是因为只有UFS本身最了解自己的内部状态,能够选择以最佳的方式在最佳时间把数据传递出去。

UFS Application Command Layer:这层是UFS命令集,分为UFS的独有内建命令集和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的命令集 。

SCSI命令分为SBC和SPC, 分别是SCSI Block Commands和SCSI Primary Command。

参考资源链接:[UFS-3.0 存储IP资料](https://wenku.csdn.net/doc/6401ac2bcce7214c316eadf2?utm_source=wenku_answer2doc_content) 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存储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技术应运而生。UFS采用双通道双向配置,通过高速的串行接口提供远高于eMMC的读写速度,特别适合高性能应用。UFS IP(即UFS接口处理器)则是实现UFS标准的硬件IP核,它支持UFS 3.0规范,兼容UniPro 1.8M-PHY 4.1规范,确保了与现有设备的兼容性高性能数据传输。 在智能手机中,UFS IP通过M-PHY作为物理,实现了与存储设备的高速连接。M-PHY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物理接口,支持高速串行通信,包括高速(HS-Gear)超高速(SS-Gear)模式,每通道速率可达11.6Gbps。通过M-PHYUFS IP能够以较低的功耗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这对于延长移动设备的电池寿命至关重要。 UFS IP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低延迟的命令处理高速的数据吞吐能力,这使得它成为智能手机中实现快速应用程序启动、高效多任务处理以及高质量多媒体内容存储与回放的理想选择。在项目实践中,开发者需要理解UFS Spec v3.0M-PHY Spec v4.1的技术细节,以确保IP核与智能手机的其他组件协同工作,发挥出最佳性能。 为了深入学习UFS IP的实战应用,推荐参考《UFS-3.0 存储IP资料》这一宝贵的资料。这份资料详细介绍了UFS IP的工作原理、接口规范性能测试等内容,是项目开发人员掌握UFS技术与M-PHY关系、设计高速存储解决方案的重要参考资源。通过这份资料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UFS IP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还能掌握如何优化存储性能降低功耗,提升整体用户体验。 参考资源链接:[UFS-3.0 存储IP资料](https://wenku.csdn.net/doc/6401ac2bcce7214c316eadf2?utm_source=wenku_answer2doc_content)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