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 国内外皮革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2 厂址选择 1
2原料皮的选择及成革要求 3
2.1 原料皮 3
2.1.1 黄牛皮组织结构特征及资源分布 3
2.1.2 原料皮的防腐 3
2.1.3 原料皮的挑选 3
2.2 生产规模及质量标准 4
2.2.1 生产规模 4
2.2.2 生产过程中坯革质量的变化 4
2.2.3 产品的质量标准 4
3 工艺的选择和论证 6
3.1 工艺路线 6
3.2 工艺论证 10
4 日程安排和机器设备的选型和计算 18
4.1 生产日程安排 18
4.2 机器设备的选型的原则和规定 19
4.3 机器设备选型的计算方法 19
4.4 机器设备选型 21
5 生产过程材料以及水电的统计 22
5.1 生产过程材料统计 22
5.2 生产过程水电气统计 24
5.2.1 生产过程用水统计 24
5.2.2 生产过程用电统计 26
5.2.3 生产过程用气统计 27
6 污水处理、人员安排及一些安全措施 29
6.1 污水处理措施 29
6.1.2 含铬废水的处理 30
6.1.3 综合废水的处理 30
6.1.4 污水排放标准 30
6.2 车间劳动定员和车间管理组织系统 31
6.2.1 车间工人人数的确定 31
6.2.2 人员编制 32
6.3 安全保护措施 33
6.3.1 防火措施 33
6.4 给水和排水 33
6.4.1 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 33
6.4.2 供水 34
6.4.3 排水 34
7 经济核算与建筑说明 35
7.1 工资统计 35
7.2 成本计算 35
7.2.1 直接费用(制造成本) 35
7.2.2 间接费用 35
7.2.3 完全成本 36
7.2.4 营业利润 36
7.2.5 纯利润 37
7.3 建筑说明 37
7.3.1 结构的选择 37
7.3.2 建筑物结构各部分确定 37
7.3.3 采光 38
7.3.4 全厂总平面设计说明 38
8 结论 39
致谢 40
参考文献 41
2 原料皮的选择及成革要求
2.1 原料皮
2.1.1 黄牛皮组织结构特征及资源分布
黄牛皮针毛、绒毛较细,毛孔小,针毛直径通常为0.030.04mm,绒毛直径为0.010.015mm,绒毛数量约占针、绒毛总数的90%,粒面光滑细致;表皮层较薄,仅占皮层厚度的0.5%左右;毛多而细密,毛囊和汗腺插入真皮不深,所以乳头层仅占真皮层厚度的1/41/5。乳头层厚度在真皮层中所占的比例小,网状层所占比例大。臀部和腹部网状层占真皮皮层厚度的70%80%,颈部网状层占真皮层厚度的80%左右,故黄牛皮强度较高。脂肪组织不发达,黄牛皮中无游离脂肪,皮中仅有脂腺存在,因为黄牛皮中90%以上是绒毛脂腺,长入皮内不深,一般在粒面下0.25~0.40mm处,在生产中容易除去。黄牛皮皮心部位网状层胶原纤维束编织紧密,制成革的物理力学强度最好。黄牛皮张幅大,皮层厚,整张皮部位差较其他动物皮小,厚度较均匀,成革利用价值较高,是制造各种鞋面革、底革、工业用革的好原料,其二层皮也多用作加工成修饰鞋面革、绒面革等产品[3]。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牛种以及饲养方式等条件的差异,各地所产生皮除盐腌程度有别外,其它质量指标已有较大程度的不同。根据黄牛皮品质近似程度,可以大致分为北路、中路和南路。北路皮产于黄河以北的东北、西北、华北北部,牛比较小,毛长,色杂,有绒毛,皮板薄,部位差比较大,而且颈纹深且密,虻害严重。中路皮产于黄河下游与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皮张幅大,毛短,皮板较肥,部位差小,伤残轻,其中尤其以鲁西牛、南阳牛、秦川牛、皖北牛皮、金楠牛非常著名。南牛皮指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牛皮张幅较大,虱叮较多,皮质较差。该地区的皮一般适合作修面鞋革,压花革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