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杨辉三角的两种实现方法分享(模块化设计,方便理解)

1.杨辉三角简述:

                就一个图片,咳咳;

这样的:

2.我的两种方法:

        采用了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两种实现:可以说我的方法空间和算法都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很烂,但是为了体现模块化这一特点,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一下模块化设计)

  (1).二维数组的实现:

首先,按照不为等腰三角的方式理解,好理解一些:这样的

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它就是一个二维数组的部分,按照特定方式输出的一个二维数组;

而且它的边缘是 1 ;因此可以将这个二维数组就当做一个全是  1  的数组,我们需要对特定的值进行改变后就可以对数组进行特定值得输出:

ok,思路好了,我们来使用模块化设计将主函数设计好

#include <stdio.h>
#define rows 2000
#define cols 2000
int n, i, j;								//全局变量运用
int main()
{
	static double yh[rows][cols];
	void ini_yh(double* yh);              //初始化函数
    void put_yh(double* yh);              //输出函数
	void change_yh(double* yh);           //实现杨辉三角里面值的函数
	ini_yh(yh);
	printf("请输入需要的杨辉三角的行数:");
	scanf_s("%d", &n);
	change_yh(yh);
	put_yh(yh);
	return 0;
}

 ps:另外,这里在main函数之外的int n , i, j;是一个全局变量,在本程序的任意处都可以使用(因为后面在自定义函数中频繁使用,这样就只用定义一次就可以了)

        define rows(也就是行)  define  cols(也就是列)这里的定义是为了后面改变输出行数方便而搞的;

        同时这里的static的静态变量的表示是为了,后面的函数能够直接改变这个二维数组的值,方便设计程序;                        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看看这个:学习static静态变量https://blog.csdn.net/shushanghua/article/details/121482799https://blog.csdn.net/shushanghua/article/details/121482799      (其实这里不用static静态变量申明,但是可以减少栈的使用,比如说你求100行的时候它会报警告,但是使用静态变量就不会了,而且不需要在自定义函数里面加上形式参数,在这里我还是使用了,为了强化一下自定义函数的使用)

 

      为什么double定义呢,就是为能够在要求1000行这种很大的数据时候不出错;

      好了我们再来实现自定义函数;

      首先是   ini_yh  函数(取名自initialization也就是初始化)

void ini_yh(double yh[][cols])
{
	for (i = 0; i < rows; i++)
		for (j = 0; j < cols; j++)			//实现初始化
			yh[i][j] = 1;
}

这里很简单,可以说 也是多此一举,但是为了体现模块化,就这样了;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形式参数的二维数组的定义必须要有列也就是cols,不然就是非法的;

然后就是 put_yh函数的实现:

void put_yh(double yh[][cols])
{
	for (i = 0; i < n; i++)
	{
		/*for (j = 0; j <= n - i; j++) printf("    ");*/         
       //实现等腰三角的输出,要用的话要在后面的%g改成%7g
		for (j = 0; j < i + 1; j++)				                 //实现输出
			printf("%g ", yh[i][j]);
		printf("\n");
	}
}

这里的%g格式控制符不知道的话可以看看这个:%g等学习

对于这里的等腰三角的输出,需要把握住前面的空格和%ng的限定长度比例,这里的n是指输出要多少位数,不足的以空格填充,超过的保留输出,不改变;

实现等腰三角(就加一行填充空格的):

void put_yh(double yh[][cols])
{
	for (i = 0; i < n; i++)
	{
		for (j = 0; j <= n - i; j++) printf("    ");
		for (j = 0; j < i + 1; j++)				        //实现输出
			printf("%7g ", yh[i][j]);
		printf("\n");
	}
}

最后就是找规律的一部分:

        change_yh的实现:

先是分析把握它们之间变化的值的关系:

        

       我们可以发现变化的值的坐标的之间的关系是:变化的值的坐标的是与上一行的两元素的坐标的关系是     例如:2.1 = 1.0 + 1.1  4.2 = 3.2 + 3.1;也就是说他们的行坐标是相差为一的,列坐标是它本身对应上去的列和前面列的元素:

        另外,它的变化的值是对称的,所以我们可以在计算到前半部分后,进行对后半部分的赋值;ok  现在来实现:

void change_yh(double yh[][cols])
{
	int x;
	int k;
	if (n > 2)                               //n > 2才执行是为了将输出两行的情况不进行执行
	{
		for (i = 2; i < n; i++)
		{
			for (j = 0; j < i; j++)
			{
				{
					x = i / 2;							//对半分,实现前后交换的所需值
					for (k = 1; k <= x; k++)
						yh[i][k] = yh[i - 1][k - 1] + yh[i - 1][k];            
					for (k = 1; k <= x; k++)             //实现对半交换
						yh[i][i - k] = yh[i][k];                     
				}
			}
		}
	}

这个实现杨辉三角的程序就完成了,将拼接起来就好了;

(2)、一维数组的实现:

             用一维数组的实现,就很难找关系;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首先前面的实现都差不多:

#include <stdio.h>
int i, j, n;
int main()
{
	static int yh[999];
	void ini_yh(int* yh);
	void change_yh(int* yh);
	void puty(int* yh);
	printf("请输入需要多少行的杨辉三角:");
	scanf_s("%d", &n);
	ini_yh(yh);
	change_yh(yh);
	puty(yh);
	return 0;
}
void ini_yh(int yh[])
{
	for (i = 0; i < 999; i++)
		yh[i] = 1;
}
void puty(int* yh)
{
	int k = 0;
	for (i = 0; i < n; i++)
	{
		for (j = 0; j <= n - i; j++) printf("   ");
		for (j = 0; j <= i; j++)
		{
			printf("%5d ", yh[k]);
			k++;
		}
		printf("\n");
	}
}

然后就是change_yh的实现,我单独抽出来:

       

 我们首先发现的是,第三行的操作的是一个元素,然后四行,五行的操作元素依次多一个,因此可以用连个for循环进行操作;

然后就是变化的值之间的关系是:yh[4] = yh[1] + yh[2]   也就是yh[4] = yh[4 - 3] + yh[4 - 2]

                                                                                     然后就是yh[7] = yh[7 - 4] + yh[7 - 3]

                                                                                                   yh[8] = yh[8 - 4] + yh[8 - 3]

                                                                                   之后就是yh[11] = yh[11 - 5] + yh[11 - 4] 

                                                                                                 yh[12] = yh[12 - 5] + yh[12 - 4]

                                                                                                  yh[13] = yh[13 - 5] + yh[13 - 4]

                                                                           这里最后就是 yh[16] = yh[16 - 6] + yh[16 - 5]

等等;

通过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一个关系,首先改变的数组元素下标是4开始;

每次将每一行需要操作的函数操作完之后就会,进行加3的操作,从而进行下一行的;

而且进行加的元素的下标的改变是从3开始,每一次一行操作完之后,再进行加1;

好了,然后就是代码的实现:

void change_yh(int* yh)
{
	if (n >= 3)
	{
		int m = 4;
		int w = 3, q = 2;		
		for (i = 2; i < n; i++)
		{
			for (j = 1; j < i; j++)
			{
				yh[m] = yh[m - w] + yh[m - q];
				m++;
			}
			w++;
			q++;
			m += 2;
		}
	}
}

(3)、无数组运用解题

           待更新;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了,如果大家喜欢的话,点个赞哦;

##同时如果有什么错误的,望各位大佬指出,我会积极修改的,谢谢!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