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detection——anchor_head解读

本文深入解析MMDet框架中的Anchor Head模块,涵盖初始化、权重设置、前向传播、多尺度预测、损失计算及边界框预测等功能。通过具体代码示例,详细解读了FPN结构下的多输入处理方法multi_apply,以及loss计算中涉及的anchor生成、目标分配和采样策略。同时,介绍了get_bboxes函数如何将网络输出转化为最终的边界框和标签。

mmdet中anchor_head为预测分支的基类,包含了_inti_layers, init_weights, forward_single,forward, get_anchors, loss,get_bboxes这些功能,囊括了训练用到的loss计算以及预测用到的get_bboxes方法。

1、forward_single and forward

单尺度预测,得出分类,边框预测

def forward_single(self, x):
    cls_score = self.conv_cls(x)
    bbox_pred = self.conv_reg(x)
    return cls_score, bbox_pred

包含FPN结构涉及到多尺度预测,作者设计一个多输入处理方法multi_apply,该方法核心就是针对输入list每个元素依据func处理得出结果,得出的结果是[(cls,bbox),(cls,bbox)]这样的格式,最后再通过zip做一下同种类别预测的合并操作,输出([cls1,cls2],[bbox1,bbox2])

def multi_apply(func, *args, **kwargs):
    pfunc = partial(func, **kwargs) if kwargs else func
    map_results = map(pfunc, *args)
    return tuple(map(list, zip(*map_results)))

2、 loss

算loss,涉及到anchor的生成,以及anchor target的生成,损失函数
前两部分代码如下

anchor_list, valid_flag_list = self.get_anchors
<think>我们正在讨论的是固件启动检测相关的代码。用户之前询问了`oplus_boot_detection_clear_times`函数,现在转向`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的定义或作用。 根据上下文,`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很可能是一个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启动检测的固定头信息。在固件启动检测机制中,通常会有一些固定的数据结构来记录启动次数、错误标志、校验和等,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 分析步骤: 1. **结构体定义**:在代码中,`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可能是一个结构体类型,用于定义固定头部的字段。 2. **字段内容**:通常包含以下字段: - 启动次数(boot_times) - 错误标志(err_flag) - 校验和(crc)等 3. **作用**:这个固定头部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固定的格式来存储启动检测的关键数据,以便在每次启动时读取和更新,同时通过校验和确保这些数据在存储过程中没有被破坏。 ### 参考之前的回答: 在之前的回答中,我们提到过: ```c p_bd->boot_times = 0; // 启动次数清零 p_bd->err_flag = 0; // 错误标志清除 ``` 这里`p_bd`很可能就是指向`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结构体的指针。 ### 推断定义: 我们可以推断`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的定义可能如下: ```c typedef struct { uint32_t boot_times; // 记录启动次数 uint32_t err_flag; // 错误标志位,记录启动错误类型 uint32_t crc; // 校验和,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 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 ``` ### 作用详解: 1. **数据可靠性**:通过固定的结构体,系统可以在固定的位置(如特定的存储区域)读取和写入启动检测数据。 2. **校验机制**:每次读取数据时,会计算除crc字段外的数据的CRC值,并与存储的crc字段比较,以验证数据是否被破坏(如掉电导致的数据损坏)。如果校验失败,则可能采取恢复措施。 3. **启动失败检测**:当系统连续多次启动失败(`boot_times`超过阈值)且`err_flag`表明是固件错误时,可能会触发固件回滚机制。 ### 实际应用: 在系统启动过程中: 1. Bootloader会读取`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结构体。 2. 检查crc校验是否通过。 3. 根据`boot_times`和`err_flag`判断上一次启动是否成功,以及连续失败的次数。 4. 如果达到阈值,则进入恢复模式(如切换到备份固件)。 ### 引用之前的相关内容: 在之前的回答中,我们提到过`oplus_boot_detection_update_crc()`函数用于更新CRC,确保数据完整性[^4]。这个函数操作的对象就是`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结构体(或类似结构)的crc字段。 ### 总结: **`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是一个固定头部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启动检测的关键数据(包括启动次数、错误标志和校验和),其作用是确保启动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从而支持启动失败恢复机制。** --- ### 相关问题 1. 启动检测数据存储在哪个存储区域? 2. 系统如何确保启动检测数据的写入不会因掉电而损坏? 3. `err_flag`具体包含哪些错误类型? 4. 启动检测的阈值是多少?超过阈值会触发什么操作?</think>### `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 的定义与作用 #### 1. **基本定义** `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 是**启动检测系统的固定数据结构头**,通常定义为 C 语言结构体: ```c typedef struct { uint32_t magic; // 魔数标识(如 0x4F50554C)用于验证有效性[^1] uint16_t version; // 结构体版本号 uint16_t length; // 头部长度(字节) uint32_t boot_times; // 启动计数器(与 oplus_boot_detection_clear_times 关联) uint32_t err_flag; // 错误标志位(记录启动失败类型) uint32_t reserved[4]; // 保留字段 uint32_t crc; // 头部数据的 CRC 校验值 } 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 ``` #### 2. **核心作用** ##### (1) **数据可靠性保障** - **魔数验证**:通过 `magic` 值识别有效数据结构(防止内存错误或未初始化数据) - **CRC 校验**:`crc` 字段用于验证头部数据的完整性(如引用[4]的机制[^4]) $$ \text{CRC} = \text{calc\_crc32}(\text{data\_ptr}, \text{data\_size} - \text{sizeof(crc)}) $$ ##### (2) **启动状态管理** - **持久化存储**:该结构通常存储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区**(如 eMMC 的保留分区) - **跨启动周期传递数据**:记录 `boot_times` 和 `err_flag` 供 Bootloader 和内核读取[^1] ##### (3) **固件恢复机制支撑** 当连续启动失败时: 1. Bootloader 读取 `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 2. 检查 `boot_times > MAX_BOOT_RETRY` 且 `err_flag == FIRMWARE_ERROR` 3. 触发固件回滚(切换到备份镜像) #### 3. **典型工作流程** ```mermaid graph TD A[设备上电] --> B[Bootloader 读取 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 B --> C{CRC 校验通过?} C -->|是| D[读取 boot_times/err_flag] C -->|否| E[重置结构体并告警] D --> F{boot_times > 阈值?} F -->|是| G[触发恢复机制] F -->|否| H[正常启动系统] ``` #### 4. **设计特点** | 特性 | 说明 | |---------------------|----------------------------------------------------------------------| | **固定长度** | 通过 `length` 字段确保向后兼容(新版本可扩展保留字段) | | **错误隔离** | `err_flag` 按位标识错误源(如 Bit0:固件错误, Bit1:硬件错误)[^2] | | **存储优化** | 通常占用 32-64 字节,适应小容量存储区域 | | **安全防护** | 部分实现会加密 `crc` 字段或添加数字签名(防篡改) | > 该结构是**启动可靠性框架的核心枢纽**,连接固件校验、错误恢复和系统监控模块。 --- ### 相关问题 1. **魔数值(`magic`)的选择有哪些行业惯例?如何避免冲突?** 2. **`err_flag` 的具体位定义包含哪些常见错误类型?** 3. **在双系统设计中(如 A/B 分区),如何管理多个 `BOOT_DETECTION_FIXED_HEAD`?** 4. **CRC 校验失败后,系统如何保证最小化恢复能力?** 5. **该结构体与设备树(Device Tree)中的启动参数如何协同工作?** [^1]: 启动计数管理机制分析 [^2]: 错误标志位定义参考 [^4]: CRC 校验实现原理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