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
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
关系模型指的就是二维表格模型,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联系所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
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概念
-
关系: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都具有一个关系名,也就是表名
-
元组:二维表中的一行,在数据库中被称为记录
- 属性:二维表中的一列,在数据库中被称为字段
-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也就是数据库中某一列的取值限制
- 关键字:一组可以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数据库中常称为主键,由一个或多个列组成
- 关系模式:指对关系的描述。其格式为:关系名 (属性 1,属性 2, ... ... ,属性 N),在数据库中成为表结构
优点
- 容易理解:二维表结构是非常贴近逻辑世界的一个概念,关系模型相对网状、层次等其他模型来说更容易理解
- 使用方便:通用的 SQL 语言使得操作关系型数据库非常方便
- 易于维护:丰富的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大大减低了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概率
不足
- 网站的用户并发性非常高,往往达到每秒上万次读写请求,对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来说,硬盘
I/O
是一个很大的瓶颈 - 网站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是巨大的,对于关系型数据库来说,在一张包含海量数据的表中查询,效率是非常低的
- 在基于 web 的结构当中,数据库是最难进行横向扩展的,当一个应用系统的用户量和访问量与日俱增的时候,数据库却没有办法像
web server
和app server
那样简单的通过添加更多的硬件和服务节点来扩展性能和负载能力。当需要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升级和扩展时,往往需要停机维护和数据迁移。 - 性能欠佳: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导致性能欠佳的最主要原因是多表的关联查询,以及复杂的数据分析类型的复杂 SQL 报表查询。为了保证数据库的 ACID 特性,必须尽量按照其要求的范式进行设计,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都是存储一个格式化的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