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第七章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行为

7.1 垄断的成因

竞争和垄断以不同的比例存在于各个市场中,把这个比例叫做市场结构。

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的决策模式是有很大差异的。

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从左到右竞争在减少,垄断在增加。

垄断的成因:

1. 自然垄断。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或电信企业。存在着规模经济的要求,必须有一个最适度的规模、一个最低的规模才是有效率的;可是另一方面这个市场容量可能会非常的有限。所以在这个市场里,它所容纳的企业,而且有效率的企业,能够适应这个规模要求的企业是非常少的。

自然垄断:是规模经济要求和市场容量限制所决定的,在一个行业里只有一家企业的垄断情形。

                                              

市场容量限制导致需求曲线非常靠左,规模经济体现在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该行业两家企业生产是没有效率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会率先扩大规模,增加产量,把平均成本降下来,把另一家企业赶走。

当需求曲线不断地从左边向右边增加的时候,这个行业里所需要的企业会越来越增加。竞争会逐渐增加,垄断逐渐下降。

2. 市场各种各样的进入障碍。

  • 法律限制。版权、专利。
  • 对关键资源的控制。
  • 政府授予某些特许权或者专营权。烟草、盐业、殡葬业服务等。
  • 较高的进入成本。消费者已经养成高度的品牌依赖、品牌忠诚(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企业密集的广告营销;研发成本。

7.2 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

完全垄断: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某一个行业只有一家公司供应产品或服务。 

边际收益:每增加一单位销售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量。

收益规律体现在需求曲线上。 

厂商需求和市场需求在完全垄断的市场情形里是重合的。向右下方倾斜。

边际收益也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在逐渐减小的。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的下方。要想增加销售量,价格必须降下来,或者说每增加一单位销售量边际收益MR递减。

价格(P)> 边际收益(MR)

销量增加,导致价格下降。价格下降不仅适用最后一个产品,还适用于以前本来可以卖较高价格的产品。

价格和平均收益是相等的。需求曲线也就是平均收益曲线。 

7.3 垄断厂商的供给决策

新增收益 = 新增成本,达到利润最大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