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总在寻找“爆发式成长”的捷径,但《重复做对的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高手,都在用“笨办法”赢时间。
这本书的核心不是教我们机械重复,而是通过正确的事叠加复利,把个体的不确定性变成群体的确定性。我总结了5个普通人也能直接上手的核心方法,帮你告别低效努力👇
1. 先筛选:用“长期主义”找到你的正确赛道
查理·芒格曾说:“人一辈子做对两件事就能富有:找到有效的重复,发现无效的避免。”
👊🏻判断标准:这件事是否满足三要素?
✅ 擅长且有需求(比如你擅长写作,且市场需要内容);
✅ 能长期复利(如读书、健身、技能提升);
✅ 有正向反馈(精神满足或物质回报)。
👀避坑指南:警惕“伪勤奋”!无效重复的例子:
❌ 每天背100个单词但从不开口说;
❌ 重复做低价值工作却不优化流程。
2. 再深耕:用“刻意练习”突破舒适区
重复≠原地踏步,而是螺旋式上升。
比如小红书博主@小A 每天花25分钟刻意练习写作:
第一步:拆解目标(今天专攻标题技巧);
第二步:对标模仿(分析爆款标题结构);
第三步:实践优化(写10个标题并测试数据)。
⚠️ 关键点:每次练习比上一次多突破1%,比如快捷键效率提升、减少犯错步骤。
3. 建立“微习惯”:让重复像刷牙一样自然
大脑抗拒突变,但接受渐变。参考《掌控习惯》:
每天只做25分钟:用番茄钟专注,完成后立刻停止(避免疲惫感);
👊🏻绑定已有习惯:比如早起后立刻运动10分钟;
👊🏻记录进度条:用打卡表可视化成果,成就感驱动坚持。
4. 对抗倦怠:用“游戏思维”激活动力
段永平说:“创业和人生都是游戏,快乐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设计奖励机制:
🌟 完成7天目标→奖励一顿美食;
🌟 坚持30天→买心仪好物;
- 切换场景:读书累了?换成听书+散步;
- 加入社群:找到同频伙伴互相监督(如读书会、运动打卡群)。
5. 终极心法:用“概率思维”对抗焦虑
成功=正确方向×持续投入×时间复利。
- 案例:巴菲特90%的财富在60岁后获得,因他坚持“滚雪球”策略;
- 心态调整:
🔹 允许自己偶尔摆烂(完美主义是坚持的大敌);
🔹 关注“进步率”而非“完美率”(比如本月比上月多读2本书);
🔹 把失败看作数据反馈,而非否定自我。
✨ 行动清单(马上收藏实践!)
1️⃣ 写下3件你愿意坚持10年的事;
2️⃣ 拆解为每天25分钟的具体动作;
3️⃣ 设置每周复盘日,优化流程。
最后分享书中的金句:“人生不是找到热爱,而是把该做的事做到极致,热爱自会浮现。” 你不需要每天都很努力,但要在正确的路上持续在场。
☘️如果你看了有收获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你还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把这篇文章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
☘️恭喜你,又掌握了了一本书核心思想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