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的前世今生

最近读《HTTP/2 in Action》,跟着作者过了一遍HTTP的“前世今生”,读完觉得对HTTP的发展史清楚了不少!我们每天都在和HTTP打交道,它所涉及的知识点也颇多,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趁着这股新鲜劲儿还没过去,赶紧写篇文章总结整理一下:)

一、HTTP的诞生

HTTP协议诞生自 1989 年,第一版是 HTTP 0.9,但 HTTP 0.9 并不是一个正式标准;直到 1996 年,根据 RFC 1945,HTTP 1.0 成为 IEFT 标准,1999 年,在 RFC 2616 中发布了 HTTP 1.1。

其版本路线如下:

  • HTTP/0.9
  • HTTP/1.0
  • HTTP/1.1
  • HTTP/2(2015)
  • HTTP/3(2018)

二、预备知识

1、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一个URL后回车,背后会进行哪些技术步骤?
2、OSI七层模型

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是经常用来描述网络分层的概念模型。此模型包含7层,但这些层并不严格对应所有的网络。

image.png

  • 第一层:物理层

它直接面向原始比特流(0、1)的传输,需要解决好包括传输介质、信道类型、数据与信号之间的转换、信号传输中的衰减和噪声等一系列问题。可以理解为在网线、光纤中传输的由0和1组成的一长串数据,而物理层保证的就是使这些数据能完整的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

  •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它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发送端网络层发送的数据可靠的传输到接收端的网络层。物理层仅仅负责传输比特流,不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在实际环境中难免会受到干扰,导致信息丢失、顺序不正确等问题。在数据链路层层必须用纠错码来检错与纠错,是对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的加强,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 第三层:网络层

互联网好比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综合交错,节点众多。而网络层的任务就是在这个网络中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使发送端传输层所传下来的数据能够通过所选择的路径到接收端。它提供的功能主要是寻址(一般见到的IP)和路由选择,使传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

  • 第四层:处理信息的传输层

传输层是OSI参考模型中承上启下的层,它的下3层,主要面向网络通信,确保信息被准确有效地传输;它的上3层,主要面向用户主机,进行数据处理,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网络层只是根据网络地址(IP地址)将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传送到接收端,而传输层则负责将数据可靠地传送到相应的端口。传输层通过弥补网络层服务质量的不足,为会话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它为会话层屏蔽了传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使会话层不受到下3层的技术变化的影响。

  • 第五层:会话层

会话字面意思就是“对话和交谈”,建立一个逻辑上的连接。它的主要功能使在两个节点间建立、维护和释放面向用户的连接,并对会话进行管理和控制( 允许信息同时双向传输或任一时刻只能单向传输 ),保证会话数据可靠传输。会话层还提供了同步服务, 例如,正在下载一个100MB的文件,当下载到95MB时,网络断线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用到了会话层的同步服务,通过在数据流中定义检查点(Checkpoint)来把会话分割成明显的会话单元。当网络故障出现时,将仅重传最后一个检查点以后的数据即可。

  • 第六层:表示层

这一层主要解决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