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Linux系统有两种分区方式:MBR和GPT。MBR的意思是“主引导记录”,应用于绝大多数使用BIOS的PC设备,但支持的分区数量有限,并且只支持不超过2T的硬盘。不过作为传统的分区机制,MBR仍然拥有最好的兼容性。GPT分区表类型不受分区个数、硬盘大小的限制。关于MBR和GPT的各自的区别与优势,请参考http://fyzx.ankang.gov.cn/Article/Class26/201408/1484.html
磁盘管理常用命令
磁盘分区工具有fdisk和parted,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分区步骤。
fdisk -l 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中所有的磁盘设备,即列出磁盘分区信息
df -TH命令:查看系统正在挂载的磁盘设备
blkid命令:查看系统可以挂载的磁盘设备id
df命令:查看系统中正在使用的设备信息
利用fdisk创建新分区
新分区创建完成后,需使用partprobe命令同步分区表,然后mkfs.xfs /dev/vdb1 格式化新分区(实则初始化文件系统),最后将它永久挂载到某个目录下(这里用/mnt举例)。
vim /etc/fstab ##永久挂载
编写格式:
device mountpoint ftype defaults(mountpoint) 0 0
/dev/vdb1 /mnt xfs defaults 0 0
mount -a ##使/etc/fastab中记录的挂载生效
使用cat /proc/partitons命令查看系统识别的分区信息。
再次使用df命令查看系统中正在使用的设备信息。
不过,当分区不想使用时,可以删除分区。先使用umount命令解除挂载,当无法解除挂载时,证明挂载点正被使用,此刻用fuser -kvm结束使用的进程,然后进行解除挂载。
fuser -vm /mnt/
fuser -kvm /mnt/
umount /mnt/
最后,使用fdisk /dev/vdb命令删除分区。
改变分区表记录方式
使用parted命令设定分区方式(将mbr换为gpt)
添加swap分区
1.使用fdisk /dev/vdb命令,添加一个新分区,大小4G。
2.在Command (m for help): 命令下选择t(修改分区功能id),然后列出所有分区类型。请注意,编号14正是swap分区。
3.完成修改后,按p显示分区。
4.按wq退出保存,使更改生效。
5.输入partprobe命令,同步分区表。
6.输入mkswap /dev/vdb1 命令,格式化成swap类型。
7.添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