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参考模型
1. 什么是协议
为了使数据可以在网络上从源传递到目的地,网络上所有设备需要“讲”相同的“语言”
描述网络通信中“语言”规范的一组规则就是协议
例如:两个人交谈,必须使用相同的语言,如果你说汉语,他说阿拉伯语……
数据通信协议的定义
决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的一组规则或者一组惯例
2. 协议分层
网络通信的过程很复杂:
数据以电子信号的形式穿越介质到达正确的计算机,然后转换成最初的形式,以便接收者能够阅读
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将协议进行了分层设计
分层设计的意义:
1) 用户服务层的模块设计可相对独立于具体的通信线路和通信硬件接口的差别
2) 而通信服务层的模块设计又可相对独立于具体用户应用要求的不同
例如:文件传输或电子邮件服务模块的设计,不必关心底层通信线路是光纤还是双绞线
邮局实例:
• 邮局对于写信人来说是下层
• 运输部门是邮局的下层
--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 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使用相同的语言
• 邮局之间的约定
--同层次之间使用相同的协议
3. OSI的七层框架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1)直观:
2)大体过程:
3)协议描述
4. TCP/IP协议参考模型
由于OSI模型和协议比较复杂,所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于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ARPANET开发了TCP/IP网络体系结构, TCP/IP是一组用于实现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以TCP/IP为核心。基于TCP/IP的参考模型将协议分成四个层次和5个层次,四层分别是:网络访问层、网际互连层、传输层(主机到主机)、和应用层。而TCP/IP模型因其开放性和易用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CP/IP协议栈也成为互联网的主流协议。
4.1 TCP/IP各层对应的协议
4.2TCP/IP模型与OSI模型的比较
相同点:
1)两者都是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
2)协议栈中的协议彼此相互独立
3)下层对上层提供服务
不同点:
1)OSI是先有模型;TCP/IP是先有协议,后有模型
2)OSI适用于各种协议栈;TCP/IP只适用于TCP/IP网络
3)层次数量不同
5.TCP/IP 协议数据封装的过程
以传输层采用TCP或者UPD、网络层采用IP、链路层采用Ethernet为例,可以看到TCP/IP中报文的封装过程如图所示。用户数据经过应用层协议封装后传递给传输层,传输层封装TCP头部,交给网络层,网络层封装IP头部后,再交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封装Ethernet帧头和帧尾,交给物理层,物理层以比特流的形式将数据发送到物理线路上。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将应用层数据交给应用程序处理。
5.1 物理层-网络的基础
物理层是TCP/IP模型的最底层
1)功能: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为此,该层定义了物理链路的建立、维护和拆除有关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包括信号线的功能、“0”和“1”信号的电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