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TCP/IP模型

OSI、TCP/IP模型

本篇主要讲解OSI和TCP/IP模型的理解,涉及部分网络传输、数据包、数据帧、比特流的概念。


OSI模型

重要性无须多说,网络爱好者基本都知道,虽然实际中的产品并不是和它完全一样,但有关联,容易理解。



关于这七层各层的实现功能、作用,我只白话的讲一下,详细的大家可以看这里OSI参考模型,所有关于网络的书籍里都有:

从上往下:

  • 应用层:一般我们使用的应用软件就在这一层,如:Telnet、Http等
  • 表示层:理解为翻译,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的数据可以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读取,如:加密和解密、JPEG、MPEG、MIDI等
  •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两个通信主机间的会话,还为进行高效的用户传输、服务分类以及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的差错报告提供条件。
  • 传输层:上面传下来的数据通传到此层是一个整体,不利于在网络上传输,所以这一层将其分段;下面层传来的是数据分段,在这一层进行重组成数据流再往上层传。它是应用协议和数据流协议之间的分界。它上面的三层(应用、表示、会话层)考虑的是应用方面的问题,而从它开始向下的四层只考虑数据传输问题。在这层还要提供通信端口号的分配
  • 网络层:IP就在这一层
  • 数据链路层:MAC地址
  • 物理层:定义了电气接口等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点实际的东西了:(OSI模型目前主要只用于教学理解,实际使用中,网络硬件设备基本都是参考TCP/IP模型来的)

TCP/IP模型

我们一般使用的都是这个,参考OSI模型,我们很容易理解(可以想象成是OSI模型的简化版本,它合并了OSI模型中部分功能相近的分层)



ICP/IP模型只包括四层,看上图可以直接理解其与OSI模型的对应关系。

从上往下:

  • 应用层:所有与应用层相关的功能都整合为一,包括:HTTP、TFTP、FTP、NFS、SMTP、Telnet、SNMP、DNS等
  • 传输层:提供从源到目的主机的传输服务,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TCP),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 网络层:最著名的IP,还有ICMP、ARP、RARP等
  • 网络访问层:主要参与IP分组时建立和网络介质的物理连接

重点要记住我们平时使用的这些应用、服务或协议是工作哪一层的。了解了这些协议或应用的功能就很容易理解相对应层的功能了。

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的

说了这么多,全是理论,那数据究竟如何传的呢?这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通过了解这些我们可以更好的来理解网络模型(OSI、TCP/IP)



我们可以看到,数据通过OSI模型的上三层,进行必要的转换后数据流传到第四层(传输层),整段的数据流不适合网络传输,所以传输层对数据流进行分段,继续往下,网络层在数据段的前面加上网络层报头,变成数据包,再往下,到数据链路层,在数据包的前面加上帧头和帧尾,变成了数据帧,最后传到物理层,转换成可以在介质里传输的比特流。接受计算机通过相反的方向解包



这其实使用了TCP/IP模型来解释的,上面三层合而为一,统称应用层。应用层的数据流到传输层进行分段,变成小的数据段,向下传输到Internet层,添加网络头变成数据包,继续往下传,到网络访问层,添加MAC信息变成数据帧再转成比特流经过物理介质传输出去。

我们平时所所的什么网络设备工作于第几层,一般都是说的OSI模型:

  • HUB(集线器):工作于OSI模型的第一层,所以它只能对物理链路上的信号做整理放大。扩大冲突域。
  • Switch(二层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第二层,所以它可以识别到这一层的MAC地址信息,但无法知道上层的IP信息,这就可以知道,它可以分割冲突域,但不能分割广播域。(这里只是说的最普通的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可以理解为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混合体,不在此列)
  • Router(路由器):工作于OSI模型的第三层,功能最强大,可以连接不同网络,可分割广播域。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