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房搬进高楼、别墅,把拖把换成扫地机器人,搬进更高的摩天大楼、更大的房间,换成最新的手机型号……
人们用物质定义自我、归属群体、划分阶层。
另一面,人们也推崇极简主义、反对消费主义、逃离北上广……身处科技带来的极致物质享受之中,许多人却越来越希望逃离一切,怀念人情、故乡、田园。
这种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有矛盾,让现代人常常审视自我:我们能否与钢筋水泥、AI机器共存?
2022年,贾樟柯推出纪录片综艺《背后是中国·遇见百分之一》,将镜头对准3名空间打造者。他们打造了中国第一高楼、城市地标、国际艺术展览、顶尖居住空间,却更为关注物质表象背后的人性。
无疑,科技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城市、公共空间、家庭环境,AI技术应用程度逐渐提高,人类工作效率逐步提升,但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却越来越疲惫?
全屋智能,是理想的生活吗?
如果寻找一个人与科技深度交互的案例,那么智能家居显然是一个合适的观察切入口。
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智能家居早已不再陌生。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发布《2020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显示, 2016-2020年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由2608.5亿元增长至514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已经达到18.51%。
不过,即使是砸下重金购置顶配的中产阶级们,恐怕也很难和市面上的智能家居产品产生共鸣。
目前,智能家居产品已将基于IoT的远程操控、语音控制作为标配。仅从听音乐、调整光线、热水器预热等单一的需求来看,“家电+蓝牙”的基本配置就能够满足基本需求。
然而,碎片化的智能家居显然无法满足中产阶级、高净值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高档小区、大空间公寓、别墅的居住者。
可以想象,当忙了一天的你走进家门,要切换5个App、呼喊3个语音助手,才能启动每个房间的灯光、加湿器、空气净化器、饮水机、热水器,还要手动调整每个机器的运转模式,这显然是一个糟糕的居家体验。
那么,中产阶级想要的居家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
《背后是中国·遇见百分之一》纪录片中,关注居住空间的智能场景运营官周宗旭,认为智能家居产品的关键是“尊重”。他以高端科技家电品牌COLMO为例,表示科技、数据、解决方案,最终的落点应该是尊重用户选择,化繁为简地解决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