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省不少产妇家属向媒体反映新生儿信息出现泄露,称接到推销电话或诈骗电话,对方连新生儿出生证编号都了如指掌。而各医院都表示没有泄露信息。
从新闻报道可以看出,新生儿信息泄露并不是个别情况,也不单单出现在某个特定的医院。笔者不禁要问,为何多家医院同时出现泄漏?信息到底是在哪个环节泄露的?这当中会不会存在盗取或售卖信息的情况?有关责任人又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要解答诸如此类的问题,要靠公安司法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法律和职权调查认定。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新生儿信息安全问题不容乐观,相关信息保护存在薄弱环节,亟需弥补。
泄漏新生儿信息,侵犯了公民基本权利,后果亦不容小觑。其一,大量骚扰电话会影响产妇的心情,干扰产妇的休息,给产妇身体恢复和哺乳带来不利影响;其二,点对点的电话推销模式绕过了监管,很可能成为一些不合格奶粉等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渠道,危害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身体健康,并造成维权难、追责难;其三,新生儿身份信息的泄露,也为一些不法人员进行诈骗或开展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新生儿信息泄露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决不可对此不管不顾、听之任之,而应该亡羊补牢,及时采取行动,把危害降到最低。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还有很多,也会产生类似的危害。在医疗、教育、交通、电信和物流等各个领域,都出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一些人的信息安全意识不足,对个人信息不注意保护,没有意识到一旦保护不善,就可能造成信息泄露,让个人权益受到侵犯。
《你的个人信息安全吗》回答的就是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经意间想到并担心的问题,以及各种你想都没想到过的个人信息安全泄露的问题。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安全泄露已经成为人人都担心的事情,我们需要去了解其中的缘由及防护措施。你的个人信息安全吗?
《那你的个人信息安全吗》由从事信息安全行业十几年的专家细心收集近年来的各种典型个人信息安全泄露事件,并全面补充了个人在生活、工作中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的方方面面,更对信息安全泄露的原理进行了细致讲解。这是一本信息时代人人都需要的个人信息安全科普读物。
来自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23470545.HTML)好评!
………………
来自京东(http://item.jd.com/11459893.html)的好评!
…………
在网络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充实一下我们对于信息安全方面知识的空缺。 《你的个人信息安全吗》这本书的内容简介:
没完没了的垃圾邮件,防不胜防的银行卡盗刷,莫名其妙的推销电话,闻虎色变的病毒木马……一时间,我们突然意识到,现代生活中,伴随着快速和便捷,我们也面临着越
来越多的危险。抽丝剥茧,我们发现,上述危险的源头正是个人信息的泄露,而减少或杜绝上述危险的方法就是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第1部分主要介绍如何设置简单且安全的密码、如何通过加密拒绝“不速之客”、如何通过证据防御抵赖老手等通用内容。第2部分主要包括使用计算机上网时的数据保护、如何识别安全网址、QQ聊天安全、病毒和木马的防治等内容。第3部分是本书最独特的一部分,主要介绍家庭生活中座机电话、手机、银行卡、纸质证件等的使用 安全——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数码相机、汽车电子钥匙、门卡、快递单、求职简历,甚至是垃圾,都有可能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为此,我们只有在接受新技术、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关注自己的信息安全,主动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才能做到事前防患于未然,事后把损失降到最低。
推荐对象:
本书适合生活中关注个人信息安全的读者阅读。全书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不懂计算
机、不擅长使用网络、不经常接触新技术的读者,也能够理解其中的概念和方法,并将之
应用于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