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表的总结

一、结构差异
单向链表:
定义:单向链表是链表的一种,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域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域。
特点:链表的链接方向是单向的,即只能从头节点开始顺序访问到尾节点。
节点结构:通常包含数据域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如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
双向链表:
定义:双向链表也是链表的一种,但与单向链表不同,它的每个节点包含两个指针,分别指向直接前驱和直接后继。
特点:从双向链表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开始,都可以方便地访问前驱节点和后继节点。
节点结构:通常包含数据域、指向前一个节点的指针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如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prev; struct node* next; })。
内核链表:
定义:内核链表是Linux内核中常用的一种链表结构,主要用于内核内部的数据组织和管理。
特点:内核链表是一种双向循环链表,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扩展性。它的节点不包含具体的数据域,而是通过嵌入到具体的数据结构中来实现数据的存储。
节点结构:内核链表节点只包含两个指针,分别指向链表中的前一个节点和后一个节点(如struct list_head { struct list_head* next; struct list_head* prev; })。
二、功能差异
单向链表:
插入操作:只能从链表的头部或尾部进行插入,插入时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插入位置。
删除操作:删除节点时,需要遍历链表找到待删除节点的前一个节点,然后修改其指针域。
访问效率:单向链表的访问效率较低,特别是在查找特定节点时。
双向链表
插入操作:可以在链表的任意位置进行插入,因为每个节点都保存了前驱和后继节点的指针。
删除操作:删除节点时,可以直接通过前驱或后继节点的指针来修改链表结构,无需遍历。
访问效率:双向链表的访问效率高于单向链表,特别是在需要频繁访问前驱或后继节点时。
内核链表:
插入操作:提供了专门的函数(如list_add、list_add_tail)来在链表的头部或尾部插入节点,也可以在其他节点之后插入。
删除操作:提供了list_del函数来删除节点,该函数会自动处理链表结构的更新。
遍历和访问:提供了遍历链表(如list_for_each)和获取节点数据(如list_entry)的宏和函数,方便使用。

KLink_t *create_klink()
{
	KLink_t *pklink = malloc(sizeof(KLink_t));
	if (NULL == pklink)
	{
		perror("fail malloc");
		return NULL;

	}
	pklink->phead = NULL;
	pklink->clen = 0;
	pthread_mutex_init(&(pklink->mutex), NULL);

	return pklink;
}


int push_klink_head(KLink_t *pklink, void *p)
{
	KNode_t *pnode = (KNode_t *)p;
	pnode->pnext = NULL;
	pnode->ppre = NULL;

	pnode->pnext = pklink->phead;
	if (pklink->phead != NULL)
	{
		pklink->phead->ppre = pnode;
	}
	pklink->phead = pnode;

	pklink->clen++;

	return 0;
}

void klink_for_each(KLink_t *pklink, void (*pfun)(void *))
{
	KNode_t *pnode = pklink->phead;
	while (pnode != NULL)
	{
		pfun(pnode);
		pnode = pnode->pnext;
	}
	printf("\n");
}

KNode_t *find_klink(KLink_t *pklink, void *t, CMP_t pfun)
{
	KNode_t *pnode = pklink->phead;
	while (pnode != NULL)
	{
		if (pfun(t, pnode))
		{
			return pnode;
		}
		pnode = pnode->pnext;
	}
	
	return NULL;
}

int is_empty_klink(KLink_t *pklink)
{
	return NULL == pklink->phead;
}


int pop_klink_head(KLink_t *pklink)
{
	if (is_empty_klink(pklink))
		return 0;

	KNode_t *pdel = pklink->phead;
	pklink->phead = pdel->pnext;
	if (pklink->phead != NULL)
	{
		pklink->phead->ppre = NULL;
	}
	free(pdel);
	pklink->clen--;

	return 1;
}

void destroy_klink(KLink_t *pklink)
{
	while (!is_empty_klink(pklink))
	{
		pop_klink_head(pklink);
	}
	free(pklink);
}

  • 5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链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一系列元素。C语言中,链表是通过指针来实现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以下是链表的基础知识总结: 1. 链表的定义: ```c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 ``` 其中,data 表示节点存储的数据,next 表示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2. 链表的操作: - 创建节点: ```c struct Node* createNode(int data) { struct Node* node = (struct Node*) malloc(sizeof(struct Node)); node->data = data; node->next = NULL; return node; } ``` - 插入节点: ```c void insertNode(struct Node* head, int data) { struct Node* node = createNode(data); node->next = head->next; head->next = node; } ``` 其中,head 表示链表头节点。 - 删除节点: ```c void deleteNode(struct Node* head, int data) { struct Node* p = head->next; struct Node* q = head; while (p != NULL) { if (p->data == data) { q->next = p->next; free(p); break; } q = p; p = p->next; } } ``` - 遍历链表: ```c void traverseList(struct Node* head) { struct Node* p = head->next; while (p != NULL) { printf("%d ", p->data); p = p->next; } printf("\n"); } ``` - 销毁链表: ```c void destroyList(struct Node* head) { struct Node* p = head->next; while (p != NULL) { struct Node* q = p; p = p->next; free(q); } head->next = NULL; } ``` 3. 链表的优缺点: 链表的优点是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1),而数组的时间复杂度为 O(n)。但是,链表的缺点是无法随机访问元素,需要遍历整个链表才能找到要查找的元素。此外,链表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存储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