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P设计模式

MVP设计模式

M model
是数据访问层:往往是数据接口或者服务器的API。
V View
UI显示层:主要是用于展示数据并对用户做出反馈,在
android平台上,它可以对应为Activity、Fragment、View     或者对话框。
P Presenter
逻辑处理层:可以向View层提供数据,除此之外,它还会提交一些事务。

我们为什么要用MVP的架构?

现在开发安卓人员都会遇到这种问题,那就是在一个逻辑非常的复杂的Activity中,代码量尝尝会达到数百甚至上千行,造成了activity既像view,但是某一定意义更像mvc的Controller。最终,你会发现“所有的事物都被连接到了一起” ,这样的结果就是造就“万能的对象”。
越小的类,bug越不容易出现,越容易调试,更容易测试.在MVP模式下,View和Model是完全分离没有任何直接关联的(比如你在View层中完全不需要导Model的包,也不应该去关联它们)。
使用MVP模式能够更方便的帮助Activity(或Fragment)职责分离,减小类体积,使项目结构更加清晰。

MVP设计的目的

易于维护
易于测试
降低耦合度
复用性高
健壮性稳定

解决思路

其思想是通过将Activity或Fragment看做View,并单独采用has…a…关系包含一个Presenter类的方式实现的,这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MVP的四个要素

View:负责绘制UI元素,和用户进行交互。
View interface:需要View实现的接口,View通过View interface与presenter进行交互降低耦合度,方便进行单元测试。
Model:负责存储、检索、操纵数据。
Presenter:作为View和Model交互的纽带,处理用户交互的逻辑。

MVP的优缺点

缺点:增加了接口和类,多了额外的代码和学习的成本
优点:降低了耦合度、模块职责划分明显、利于测试驱动开发,代码复用、隐藏数据、代码灵活。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MVP(Model-View-Presenter)是一种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设计模式,它将界面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展示者(Presenter)。在Qt框架中实现MVP设计模式的demo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首先,创建一个数据模型类(Model),该类负责处理数据的获取和管理。可以定义一些成员变量用于保存数据,并提供相应的方法来操作这些数据。 2. 接下来,创建一个视图类(View),该类用于用户界面的展示。可以在视图类中使用Qt的控件来构建界面,并将用户输入的操作反馈给Presenter类处理。 3. 然后,创建一个展示者类(Presenter),该类作为Model和View之间的中介,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的交互。可以在Presenter中实例化Model和View对象,并定义一些方法用于处理用户界面的操作,同时更新数据模型。 4. 最后,在Qt的主函数中初始化Model、View和Presenter对象,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连接。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可以通过信号和槽机制来实现View和Presenter之间的通信,以及Model和Presenter之间的数据传递。 通过上述步骤的实现,就可以在Qt框架中创建一个简单的MVP设计模式的demo。在这个demo中,View负责用户界面展示,Presenter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交互,Model负责数据的管理。这种设计模式的好处是使代码结构清晰,职责明确,易于扩展和维护,使得开发过程更加高效。 ### 回答2: MVP(Model-View-Presenter)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用于将业务逻辑和用户界面分离。Qt框架是一个功能强大的GUI开发框架,可以轻松地实现MVP设计模式。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三个主要的组件:Model(模型)、View(视图)和Presenter(展示器)。 模型(Model)是应用程序的数据源。它负责处理数据的读取、写入和处理。在Qt中,我们可以使用QAbstractItemModel类或自定义的数据结构作为模型。 视图(View)是用户界面的呈现层。它负责展示数据,并且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在Qt中,我们可以使用QWidget或QML作为视图。 展示器(Presenter)是模型和视图之间的桥梁。它负责接收视图的用户交互事件,并使用模型来处理业务逻辑。在Qt中,我们可以使用QObject类来实现展示器。 在实现MVP设计模式的Demo中,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简单的待办事项列表应用程序。 首先,在模型中,我们可以定义一个代表待办事项的数据结构,并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接下来,在视图中,我们可以使用QWidget或QML来创建一个用于展示待办事项的列表的界面。用户可以添加、删除和更新待办事项。 最后,在展示器中,我们可以连接视图和模型,处理用户的交互事件,并将其反映到模型中。 例如,当用户点击添加按钮时,展示器将接收到该事件,并调用模型的添加方法。模型更新后,展示器将更新视图以反映最新的待办事项列表。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实现一个简单的MVP设计模式的Demo,同时利用Qt框架的强大功能。这样做将使代码更易于维护和扩展,并促进良好的代码分离和可测试性。 ### 回答3: MVP(Model-View-Presenter)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主要用于分离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和图形界面。在Qt中实现MVP设计模式的示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创建模型(Model):模型负责处理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可以使用Qt的数据结构,如QList、QMap等来表示数据。例如,在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创建一个学生模型类(StudentModel),用于存储和处理学生的信息。 2. 创建视图(View):视图是用户界面的可视化部分,负责读取模型中的数据并展示给用户。可以使用Qt的界面设计工具(如Qt Designer)创建视图的UI界面。例如,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创建一个学生信息展示的窗口,包含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的文本框和标签。 3. 创建Presenter(Presenter):Presenter是连接模型和视图之间的桥梁,负责处理用户的输入操作,更新模型中的数据,并将更新后的数据传递给视图进行展示。可以使用Qt的信号与槽机制来实现Presenter的交互逻辑。例如,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创建一个学生信息展示的Presenter类(StudentPresenter),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更新学生模型的数据,并将更新后的数据传递给学生信息展示的视图进行展示。 4. 其他辅助类:除了上述三个核心类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创建其他辅助类,用于处理一些通用的功能,如数据验证、数据转换等。 在实现MVP设计模式的Demo中,可以创建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序。通过使用上述步骤创建模型、视图和Presenter,并在主函数中进行连接和初始化,以实现学生信息的展示和更新操作。用户可以通过视图输入学生信息,并通过Presenter将输入的信息更新到模型中,并实时反映在视图中。 通过以上步骤以及合理的类和模块的划分,可以实现MVP设计模式的Demo,并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分离业务逻辑和图形界面,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