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高墙与鸡蛋” 林少华译

村上春树:“高墙与鸡蛋”       ——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演讲

 

                                                                [日]村上春树  林少华译

 

[按:此文是依据村上春树在日本《文艺春秋》杂志(四月号)发表的日语原文翻译的]

 

    我作为一个小说家,换句话说,作为以巧妙说谎为职业的人来到这里、来到耶路撒冷市。

 

  当然,说谎的不都是小说家。诸位知道,政治家屡屡说谎,外交官和军人说谎,二手车推销员和肉铺和建筑业者也说谎。但小说家说谎和他们说谎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说家说谎不受道义上的谴责。莫如说谎说得越大越高明,小说家越能得到人们的赞赏和好评。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小说家能够通过巧妙说谎、通过栩栩如生的虚构而将真相拽到另一场所投以另一光照。以其固有的形式捕捉真相并予以准确描述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惟其如此,我们才要把真相引诱出来移去虚构地带,通过将其置换为虚构形式来抓住真相的尾巴。但为此必须首先在自己心底明确真相的所在,这是巧妙说谎所需要的重要资格。

 

  可是今天我不准备说谎,打算尽可能说实话。一年之中我也有几天不说谎,今天恰好是其中的一天。

实话实说好了。关于此次来以色列接受耶路撒冷文学奖,不少人劝我最好拒绝。甚至警告说如果前来,将开展不买我的书的运动。无须说,理由在于加沙地区的激战。迄今为止,已不止一千人在被封锁的城区丧生,据联合国报告,大多数是儿童、老人等手无寸铁的平民。

 

  接到获奖通知以来,我本人也一再自问:这种时候来以色列接受文学奖果真是妥当的行为吗?不会给人以支持作为纷争当事者一方、拥有占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并积极行使的国家及其方针的印象吗?那当然不是我所希望的。我不认可任何战争,不支持任何国家。同时,自不待言,我的书在书店被人拒买也不是我所希求的。

 

  然而,经过深思熟虑,我重新坚定了来这里的决心。原因之一,就在于有那么多人劝我最好别来。或许我有一种大部分小说家都有的“犟脾气”——别人叫我“别去那里”、“别干那个”、尤其那样警告我的时候,我就偏偏想去或想干,此乃小说家的nature(天性)。为什么呢?因为小说家属于这样一种人:无论刮怎样的逆风,也只能相信自己实际目睹、自己实际手摸的东西。

 

  正因如此,我才出现在这里。较之不来,选择了来;较之什么也不看,选择了看点儿什么;较之什么也不说,选择了向诸位说点儿什么。

 

  有一句话(message)请允许我说出来,一句个人性质的话。这句话在我写小说时总在我脑袋里挥之不去。它并非写在纸上贴在墙壁,而是刻于我的脑壁。那是这样一句话:

 

  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是的,无论高墙多么正确和鸡蛋多么错误,我也还是站在鸡蛋一边。正确不正确是由别人决定的,或是由时间和历史决定的。假如小说家站在高墙一边写作——不管出于何种理由——那个作家又有多大价值呢?

 

  那么,这一隐喻到底意味什么呢?在某种情况下它是简单明了的。轰炸机、坦克、火箭、白燐弹、机关枪是坚硬的高墙。被其摧毁、烧毁、击穿的非武装平民是鸡蛋。这是这一隐喻的一个含义。

 

  但不仅仅是这个,还有更深的含义。请这样设想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分别是一个鸡蛋,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鸡蛋。我是,你们也是。再假如我们或多或少面对之于每一个人的坚硬的高墙。高墙有个名称,叫作体制(System)。体制本应是保护我们的,而它有时候却自行其是地杀害我们和让我们杀人,冷酷地、高效地、而且系统性地(Systematiclly)。

 

  我写小说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现出来,将光线投在上面。经常投以光线,敲响警钟,以免我们的灵魂被体制纠缠和贬损。这正是故事的职责,对此我深信不疑。不断试图通过写生与死的故事、写爱的故事来让人哭泣、让人惧怕、让人欢笑,以此证明每个灵魂的无可替代性——这就是小说家的工作。我们为此而日复一日地认真编造故事。

 

  我的父亲去年夏天去世了,活了九十岁。他是个退休教师,也是个兼职佛教僧侣。在研究生院就读期间被征召入伍,参加了中国大陆的战斗。我小的时候,他每天早上都在饭前向佛坛献上长长的深深的祈祷。一次我问父亲为什么祈祷,他回答为了在战场死去的人,为了在那里——无论友方敌方——失去性命的人。每次看见父亲祈祷的身姿,我都觉得那里似乎漂浮着死亡的阴影。

 

  父亲去世了,其记忆——还没等我搞清是怎样的记忆——也彻底消失了。但是,那里漂浮的死亡气息仍留在我的记忆中。那是我从父亲身上继承的少数然而宝贵的事项之一。

 

  我在这里想向诸位传达的只有一点:我们都是超越国籍、种族和宗教的一个一个的人,都是面对体制这堵高墙的一个一个的蛋。看上去我们毫无获胜的希望。墙是那么高那么硬,那么冰冷。假如我们有类似获胜希望那样的东西,那只能来自我们相信自己和他人的灵魂的无可替代性并将其温煦聚拢在一起。

请这样想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以拿在手中的活的灵魂,体制则没有。不能让体制利用我们,不能让体制自行其是。不是体制创造了我们,而是我们创造了体制。

 

  我想对诸位说的仅此一点。

 

  荣获耶路撒冷奖,我很感谢。感谢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看我书的人。我要向耶路撒冷的每一位读者致以谢意。毕竟是因了你们的力量我才出现在这里的。但愿我们能够共同拥有什么——非常有意义的什么。我很高兴得以来此向诸位讲话。

内容概要:该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行波理论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点会产生向两侧传播的电流和电压行波。通过相模变换对三相电流行波解耦,利用解耦后独立模量间的关系确定故障类型和相别,再采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标定行波波头,从而计算故障点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识别故障类型和相别,并对故障点定位具有高精度。研究使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为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文中详细介绍了三相电流信号生成、相模变换(Clarke变换)、小波变换波头检测、故障诊断主流程以及结果可视化等步骤,并通过多个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的专业人士,特别是从事电力系统保护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诊断;②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相别及故障点位置;③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减少停电时间和损失。 其他说明:该方法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还提供了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行波理论的核心公式、三相线路行波解耦、行波测距实现等关键技术点,并针对工程应用给出了注意事项,如波速校准、采样率要求、噪声处理等。这使得该方法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前景。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剖析了2025年全球感知技术的十大发展趋势,涵盖多模态感知融合、3D感知空间计算、脑机接口中的感知反馈技术、5G/6G赋能的超低延迟感知、语音情感识别的高级化、生物感知数字健康、环境感知自适应智能、增强现实(AR)触觉反馈技术、气味化学感知、量子感知极端条件测量。文章详细介绍了每项技术的技术原理、关键算法、实现方式、商业案例及未来前景,强调了感知技术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智慧医疗、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深刻影响。报告指出,感知技术正从单一传感模式向多模态融合、从二维数据向三维空间重建、从传统网络通信向超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网络升级,实现全场景、全维度的智能感知。; 适合人群:对感知技术感兴趣的科技爱好者、研究人员、决策者、企业管理层和投资人。;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感知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②为技术研究提供全面、深入的参考;③为商业应用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前景分析;④推动跨领域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其他说明:报告基于近年来技术研发的最新进展、业界前沿的技术路线以及各大科技企业在商业落地方面的丰富实践。随着感知技术的不断成熟,数据隐私安全保护问题也需高度重视,以确保技术进步社会伦理和谐统一。未来,感知技术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万物互联、智慧决策和智能体验提供无限可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