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六章 总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总线概述

1.1 总线的基本概念

总线是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公共信息传送线路

共享是指总线上可以挂接多个部件,各个部件之间互相交换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这组线路分时共享。
分时是指同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如果系统中有多个部件,则它们只能分时地向总线发送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要用总线?
早期计算机外部设备少时大多采用分散连接方式,不易实现随时增减外部设备。为了更好地解决I/O设备和主机之间连接的灵活性问题,计算机的结构从分散连接发展为总线连接。

总线的特性

  1. 机械特性:尺寸、形状、管脚数、排列顺序
  2. 电气特性:传输方向和有效的电平范围
  3. 功能特性:每根传输线的功能(地址、数据、控制)
  4. 时间特性:信号的时序关系

1.2 总线的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串行总线与并行总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总线的分类(按总线功能)

数据通路表示的是数据流经的路径,数据总线是承载的媒介。

  1. 片内总线
    片内总线是芯片内部的总线。
    它是CPU芯片内部寄存器与寄存器之间、寄存器与ALU之间的公共连接线。

  2. 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是计算机系统内各功能部件(CPU、主存、I/O接口)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
    按系统总线传输信息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3类: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1)数据总线用来传输各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信息,它是双向传输总线,其位数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
    2)地址总线用来指出数据总线上的源数据或目的数据所在的主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它是单向传输总线,地址总线的位数与主存地址空间的大小有关。
    3)控制总线传输的是控制信息,包括CPU送出的控制命令和主存(或外设)返回CPU的反馈信号。

系统总线的结构:
1. 单总线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通信总线
    通信总线是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如远程通信设备、测试设备)之间信息传送的总线,通信总线也称为外部总线。

1.3 总线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1.总线的传输周期(总线周期)
一次总线操作所需的时间(包括申请阶段、寻址阶段、传输阶段和结束阶段),通常由若干个总线时钟周期构成。

总线周期与总线时钟周期的关系比较魔幻,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总线周期包含多个总线时钟周期,有的时候,一个总线周期就是一个总线时钟周期,有的时候,一个总线时钟周期可包含多个总线周期。

2.总线时钟周期
即机器的时钟周期。计算机有一个统一的时钟,以控制整个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总线也要受此时钟的控制。

3.总线的工作频率
总线上各种操作的频率,为总线周期的倒数。若总线周期=N个时钟周期,则总线的工作频率=时钟频率/N。实际上指一秒内传送几次数据。

4.总线的时钟频率
即机器的时钟频率,为时钟周期的倒数。若时钟周期为T,则时钟频率为1/T。实际上指一秒内有多少个时钟周期。

5.总线宽度
又称为总线位宽,它是总线上同时能够传输的数据位数,通常是指数据总线的根数,如32根称为32位(bit)总线。

6.总线带宽
可理解为总线的数据传输率,即单位时间内总线上可传输数据的位数,通常用每秒钟传送信息的字节数来衡量,单位可用字节/秒(B/s)表示。

7.总线复用
总线复用是指一种信号线在不同的时间传输不同的信息。可以使用较少的线传输更多的信息,从而节省了空间和成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信号线数
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3种总线数的总和称为信号线数。

练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取指令时,指令便是在数据线上传输的。操作数显然在数据线上传输。中断类型号用以指出中断向量的地址,CPU响应中断请求后,将中断应答信号(INTR)发回数据总线,CPU从数据总线上读取中断类型号后,查找中断向量表,找到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入口。而握手应答信号属于通信联络控制信号,应在控制总线上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由于总线频率为100MHz,因此时钟周期为10ns。总线位宽与存储字长都是32位,因此每个时钟周期可传送一个32位存储字。猝发式发送可以连续传送地址连续的数据,因此总传送时间为:传送地址10ns,传送数据128位40ns,共需50n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间址寻址首次访问内存所得到的信息是操作数的有效地址,该地址通过数据总线而非地址总线传送至CPU,地址总线是用于CPU选择主存单元地址和I/O端口地址的单向总线,不能回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65536=216色,因此颜色深度为16色,占据的存储空间为640×480×16=4915200位。有效传输时间=4915200/(56×103)s≈87.77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Ⅳ减少了线的数量,节约了成本,并不能提高传输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总线操作和定时

总线周期的四个阶段
1)申请分配阶段:由需要使用总线的主模块(或主设备)提出申请,经总线仲裁机构决定将下一传输周期的总线使用权授予某一申请者。也可将此阶段细分为传输请求总线仲裁两个阶段。
2)寻址阶段:获得使用权的主模块通过总线发出本次要访问的从模块的地址及有关命令,启动参与本次传输的从模块。
3)传输阶段:主模块和从模块进行数据交换,可单向或双向进行数据传送。
4)结束阶段:主模块的有关信息均从系统总线上撤除,让出总线使用权。

总线定时是指总线在双方交换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时间上配合关系的控制,这种控制称为总线定时,它的实
质是一种协议或规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 同步定时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步定时方式是指系统采用一个统一的时钟信号来协调发送和接收双方的传送定时关系。
若干个时钟产生相等的时间间隔,每个间隔构成一个总线周期。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可进行一次数据传送。
因为采用统一的时钟,每个部件或设备发送或接收信息都在固定的总线传送周期中,一个总线的传送周期结束,下一个总线传送周期开始。
优点: 传送速度快,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总线控制逻辑简单。
缺点: 主从设备属于强制性同步;不能及时进行数据通信的有效性检验,可靠性较差。
同步通信适用于总线长度较短总线所接部件的存取时间比较接近的系统。

2.2 异步定时方式

在异步定时方式中,没有统一的时钟,也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完全依靠传送双方相互制约的“握手”信号来实现定时控制。
主设备提出交换信息的“请求”信号,经接口传送到从设备;从设备接到主设备的请求后,通过接口向主设备发出“回答”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 总线周期长度可变,能保证两个工作速度相差很大的部件或设备之间可靠地进行信息交换,自动适应时间的配合。
缺点: 比同步控制方式稍复杂一些,速度比同步定时方式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练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同步控制方式虽然会降低效率,但可以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一个字符占用1+7+1+1=10位,因此传输速率为10×480=4800位/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