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絮凝与混凝控制技术解析
1. 絮凝基础与替代方案
絮凝过程存在一些关键特性。首先,存在一个最短时间,低于该时间无论速度梯度 (G) 值为多少都不会发生絮凝,此时聚合和破碎达到平衡。其次,串联使用反应器能显著减少相同处理程度下的总停留时间,建议最少使用三个隔室以减少短路情况。
研究表明,絮凝时间 (T) 和速度梯度 (G) 存在最优值。以明矾为混凝剂、高岭土为对象的实验显示,絮凝时间在 20 - 30 分钟较为合适,延长时间对絮凝效果提升不明显。最优 (G) 值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公式 1:((G^ )^{2.8} \cdot T = K)
- 其中 (G^ ) 为最优速度梯度((sec^{-1})),(T) 为絮凝时间(分钟),(K) 为常数。当明矾浓度为 10 mg/L 时,(K = 4.9 \times 10^5);25 mg/L 时,(K = 1.9 \times 10^5);50 mg/L 时,(K = 0.7 \times 10^5)。
- 公式 2:((G^*)^{2.8} \cdot T = \frac{44 \times 10^5}{C})
- 其中 (C) 为明矾浓度(mg/L,范围 10 - 50 mg/L)。最优 (G) 值范围为 20 - 50 (sec^{-1}),且渐减速度梯度的絮凝方式比均匀速度梯度更高效,推荐的过设计系数约为 1.5。
常见的水处理絮凝机械混合设备有以下几种:
|设备类型|特点|
| ---- | ---- |
|桨式或卷轴式设备|水平或垂直安装,低速旋转(2 - 15 rpm),设计时限制最远端桨叶尖端速度为 1 - 2 ft/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