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资源是稀缺的
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有效配置资源和分配财富
资源——物品——欲望
稀缺 劳务 无限
经济物品: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自由物品: 空气、阳光
有害、废弃物品: 垃圾、噪声
西方经济学中宏微观区别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着较大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宏观则研究国民经济
微观经济学研究最佳配置,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有效利用
微观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变化,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总联的如何变得和决定的
微观经济学内容: 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生成和成本理论、厂商均衡、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内容: 宏观经济指标、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西方经济学发展
每一个观点都没有绝对的正确错误,因为跟背景相关
发展: 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基本假设:完全理性、自利假设
演绎法和归纳法
经济模型、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流量和存量
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动态分析
边际分析
好了下面开始干货了
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弹性
需求
需求量:在一定时期,给定价格,消费者愿意且能购买商品的数量(p1,Q1)
需求:是在一定时期,消费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商品的数量(p1,Q1)、(p2,Q2)等等
这里好理解就是,需求量更像是一个特殊情况下的需求的表现
1.需求函数
反应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Q=F(p)
一般p为纵坐标,Q为横坐标
一般的,曲线是右下的,则表示p和Q之间的关系成反比。特别的有如下几种
1.1 需求量和需求的变动
2.供给
供给量 在一定时期,一个给定价格,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商品的数量(点)
供给: 在其他条件不变,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价格下能够提供商品的数量(线)
供给函数:Q=F(p)
一般是右上的,P为纵坐标,Q为横坐标,特别的有
2.1 供给和供给量变动
3.市场均衡价格
联立生产函数和需求函数的交点,则为均衡的点
变动特点
4. 弹性
4.1 需求的价格弹性
由于需求和价格成反比,所以给弹性前加负号
4.1.1 弹性分类
Ep=0,为无弹性
1>Ep>0,缺乏弹性
Ep=1,单位弹性
1<Ep<+∞,富有弹性
Ep=+∞,完全弹性
一般的商品越是重要,弹性越小,反之,生活必需品弹性小,奢侈品弹性大
可替代程度越高,弹性越大
消费支出所占比重越小,价格弹性越小
调整时间越短,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4.2 需求的收入弹性
4.3 需求的交叉弹性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可能受到另外一种商品价格的影响
互补商品可能是羽毛球和羽毛球拍之间的关系。需求量同向变动
替代品则像土司和馒头的关系,需求量反向变动
4.4 供给弹性
注意:
Es=0,为无弹性
1>Es>0,缺乏弹性
Es=1,单位弹性
1<Es<+∞,富有弹性
Es=+∞,完全弹性
5.市场案例分析
5.1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支持价格:政府为支持一个产品的生成,而对该产品规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则P>P均衡,会导致供大于求
措施:政府收购、增加税收
**限制价格:**政府为了防止商品价格过高而制定的低于均衡价格的价格,会导致供小于求,可能产生黑市交易
措施:抽签、排队购买
5.2 税收效应
5.2.1 向销售商征收: 供给曲线向左移,则均衡价格增高,需求减少
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增加,生产者得到的价格减少
5.2.2 向消费者收税: 需求曲线向左移,均衡价格降低,需求量减少
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增加Pe’‘,生产者得到的价格减少Pe’
可以看出税收增高,其实是消费者和厂商一起分摊的,那分摊多少呢?
谁陡峭也就是谁缺乏弹性,谁承担
5.3 弹性和收入
6.效用、边际效用
基于基数效用理论时
6.1 总效用:TU=U(Q)
6.2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当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最大
**特殊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一般记作常数,虽然货币的边际效用按理说会递减,但是递减幅度小MU=c
6.3效用最大化
也就是消费者均衡,在收入既定时实现最大化效用满足
MU=pc,也就是每单位支出购买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MU/P刚刚好等于消费者的最大效用满足c,此时就是均衡
购买两种商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