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B/S与C/S架构

阅读目录:

什么是C/S架构

什么是B/S架构

B/S架构的几种形式

发展前景

一、什么是C/S架构
C/S架构是第一种比较早的软件架构,主要用于局域网内。也叫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它可以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

第一层:  在客户机系统上结合了界面显示与业务逻辑;

第二层:  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

简单的说就是第一层是用户表示层,第二层是数据库层。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客户端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操作,它也是会处理一些运算,业务逻辑的处理等。也就是说,客户端也做着一些本该由服务器来做的一些事情,如图所示:

C/S架构软件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用户要使用的话,需要下载一个客户端,安装后就可以使用。比如QQ,OFFICE软件等。

1、C/S架构的优点:

1 C/S架构的界面和操作可以很丰富。(客户端操作界面可以随意排列,满足客户的需要)

2 安全性能可以很容易保证。(因为只有两层的传输,而不是中间有很多层。

3 由于只有一层交互,因此响应速度较快。(直接相连,中间没有什么阻隔或岔路,比如QQ,每天那么多人在线,也不觉得慢)

2、C/S架构的缺点:

可以将QQ作为类比:

1 适用面窄,通常用于局域网中。

2 用户群固定。由于程序需要安装才可使用,因此不适合面向一些不可知的用户。

3 维护成本高,发生一次升级,则所有客户端的程序都需要改变。

二、什么是B/S架构
B/S架构的全称为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Browser指的是Web浏览器,极少数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

B/S架构的系统无须特别安装,只有Web浏览器即可。

其实就是我们前端现在做的一些事情,大部分的逻辑交给后台来实现,我们前端大部分是做一些数据渲染,请求等比较少的逻辑。

B/S架构的分层:

与C/S架构只有两层不同的是,B/S架构有三层,分别为:

第一层表现层:主要完成用户和后台的交互及最终查询结果的输出功能。

第二层逻辑层:主要是利用服务器完成客户端的应用逻辑功能。

第三层数据层:主要是接受客户端请求后独立进行各种运算。

如图所示:

B/S架构的优点:

1、客户端无需安装,有Web浏览器即可。 
2、BS架构可以直接放在广域网上,通过一定的权限控制实现多客户访问的目的,交互性较强。 
3、BS架构无需升级多个客户端,升级服务器即可。可以随时更新版本,而无需用户重新下载啊什么的。

B/S架构的缺点:

1、在跨浏览器上,BS架构不尽如人意。 
2、表现要达到CS程序的程度需要花费不少精力。 
3、在速度和安全性上需要花费巨大的设计成本,这是BS架构的最大问题。 
4、客户端服务器端的交互是请求-响应模式,通常需要刷新页面,这并不是客户乐意看到的。(在Ajax风行后此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B/S架构的几种形式
第一种: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

这个应该是我们平时比较常用的一种模式:

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

2、服务器中的web服务层能够处理Http请求

3、服务器中的应用层部分调用业务逻辑,调用业务逻辑上的方法

4、如果有必要,服务器会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 然后将模版+数据渲染成最终的Html, 返送给客户端

第二种:客户端-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

 类似于第一种方法,只是将web服务和应用服务解耦

1 客户端向web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

2 web服务能够处理Http请求,并且调用应用服务器暴露在外的RESTFUL接口

3 应用服务器的RESTFUL接口被调用,会执行对应的暴露方法.如果有必要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应用服务器会和数据库进行交互后,将json数据返回给web服务器

4 web服务器将模版+数据组合渲染成html返回给客户端

第三种方法:客户端-负载均衡器(Nginx)-中间服务器(Node)-应用服务器-数据库

这种模式一般用在有大量的用户,高并发的应用中。

1、整正暴露在外的不是真正web服务器的地址,而是负载均衡器器的地址

2、客户向负载均衡器发起Http请求

3、负载均衡器能够将客户端的Http请求均匀的转发给Node服务器集群

4、Node服务器接收到Http请求之后,能够对其进行解析,并且能够调用应用服务器暴露在外的RESTFUL接口

5、应用服务器的RESTFUL接口被调用,会执行对应的暴露方法.如果有必要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应用服务器会和数据库进行交互后,将json数据返回给Node

6、Node层将模版+数据组合渲染成html返回反向代理服务器

7、反向代理服务器将对应html返回给客户端

Nginx的优点有:

1、它能够承受、高并发的大量的请求,然后将这些请求均匀的转发给内部的服务器,分摊压力.

2、反向代理能够解决跨域引起的问题,因为Nginx,Node,应用服务器,数据库都处于内网段中。

3、Nginx非常擅长处理静态资源(img,css,js,video),所以也经常作为静态资源服务器,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CDN

  比如:前一个用户访问index.html, 经过Nginx-Node-应用服务器-数据库链路之后,Nginx会把index.html返回给用户,并且会把index.html缓存在Nginx上,

  下一个用户再想请求index.html的时候,请求Nginx服务器,Nginx发现有index.html的缓存,于是就不用去请求Node层了,会直接将缓存的页面(如果没过期的话)返回给用户。

四、发展前景

1、 C/S和B/S各有优势,C/S在图形的表现能力上以及运行的速度上肯定是强于B/S模式的,不过缺点就是他需要运行专门的客户端,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不能跨平台,用c++在windows下写的程序肯定是不能在linux下跑的。

2、B/S模式就,它不需要专门的客户端,只要浏览器,而浏览器是随操作系统就有的,方便就是他的优势了。 
而且,B/S是基于网页语言的、与操作系统无关,所以跨平台也是它的优势,而且以后随着网页语言以及浏览器的进步, 
B/S在表现能力上的处理以及运行的速度上会越来越快,它的缺点将会越来越少。尤其是HTML5的普及,在图形的渲染方面以及音频、文件的处理上已经非常强大了。 
不过,C/S架构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雪飞_海」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sea_snow/article/details/81187804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B/S架构(Browser/Server Architecture)也称为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是一种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整个应用程序分为两个部分,即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客户端部分是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和使用的,主要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和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 服务器端部分则是整个应用程序的核心,主要负责处理业务逻辑、数据存储以及与客户端的通信等功能。 B/S架构具有以下优点: 1. 可跨平台:由于客户端是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因此可以在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设备上使用,无需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 2. 易于维护:由于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在服务器端进行处理,所以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维护和升级。 3. 安全性高:由于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端,所以可以更好地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4. 扩展性强:由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是分离的,因此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扩展和升级。 但是,B/S架构也存在一些缺点: 1. 可扩展性受限:由于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在服务器端进行处理,因此服务器端的性能和容量会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2. 用户体验受限:由于客户端主要负责展示界面和进行交互,因此用户体验受到浏览器的限制。 3. 离线功能受限:由于客户端是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的,因此离线功能受到限制。 总之,B/S架构是一种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和使用。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