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专业课136总分370双非调剂吉大软院非全经验分享

引用阿甘正传里的一句话——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从我大学毕业,到现在,大概也有两年多了了,中间经历了从想要考研,备考,备考半年放弃,工作,再辞职备考半年考上吉大一系列的事。

我的本科是南京一所不知名的三本院校,尽管招我们的那年它是只招收二本线的学生,不过在大部分江苏人眼里,确确实实是个三本院校。大学的前三年,自己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用去做兼职,体验各种工作,直到大三下学期,我们才真正进入校企合作的公司,真正的开始做项目,那短短的大半年时间,让我明白了,自己当初花了那么多时间去做兼职,却把自己真正应该好好学习,好好掌握的东西抛之脑后。还好有了这大半年,让我感受到了编程的些许魅力,我确实凭借着一行行代码,写出了自己项目,尽管有不少都是问了同学,或者COPY了部分的代码,但是当它运行成功的那一刻,一个个模块出现在我眼前,我觉得自己还是能做成一些东西的。也就是在这期间,我放弃了我考研的计划,我觉得计算机这种工科行业,学校的理论教育已经有很多脱离了实践,我需要通过社会上的锻炼,提高我的专业能力,不考研,我以后也依旧可以进大厂。

不过工作了两年后,我渐渐明白这个想法距离我的目标还是很遥远。工作的日子,常做的任务就是CRUD,日复一日965的养老工作让我逐渐萌生了想要重新考研,活得充实点的想法。不过想法总是美好的,现实往往很惨酷。从我19年毕业工作后,第一年我尝试着边工作,边学习,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就慢慢沉浸在有了工资,可以到处溜达,和朋友一起聚餐的快乐之中。所以最后,19年我没有考研。

到了20年,家里人对我说,想要考研,就好好在下班空闲之余准备。我答应了他们,复习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慢慢学不下去,最后考研报名的时候,我的叔叔对我说,今年你去考试试吧。我说我几乎一点都没复习,去了也是白考。他说考不考上没关系,就算参与了一把。我想了想,觉得他说的话挺有道理,最后报了名,报考了长理工。因为它是我高考时候的一志愿,尽管当时我的高考分数离校线差了5,60分,想着万一有冷门专业可以调剂,也是可以接受的,不出意料最后没有录取。

还记得考试那天,到达考点,看着浩浩泱泱的人群,我不得不感叹,中国的学生真的都很好学,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大学,考研,读博,中国的孩子就这样一路考了过来。还记得考的头一天,考的英语和政治,秉承着考的都会,蒙的都对的思想,我很顺利的完成了第一天的考试。但是第二天考数学的时候,就没那么幸运,从我把会的写完,不会的蒙完,发现还有一大片空白,此时距离考完试还有一个半小时,煎熬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我跟我妈说,我不想考了,数学是直接炸掉了,我妈说,去都去了,还是把最后一科考完,我想想她说的话也挺有道理,于是就坚持考完了最后一科。考完了专业课,我忽然发现,考研好像也不是很难,专业课的题目,大部分我都能说出个五六七。最后出结果的时候,我还记得,我的政治考了50,英语二考了55,数学二考了37,专业课考了50多。

20年考完,我逐渐坚定了我想要考研的想法,加上换了工作之后,办公室里除了我们这种外派员工,其他的同事都是研究生,我就更加笃定了。所以21年过完年,我就开始筛选自己想要考的学校,当时在王道论坛查看了很多学校的经验贴。最后主要整理了三个学校的计算机,软院招生要求和情况,一个是吉大,一个是东北师范,最后一个是长理。在这几个里面,我注意到由于去年吉大软院一开始要缩招,后来又说要招收23个,导致后来一志愿没满,还调剂了几个。如果按照往年的招生计划,大概22年应该能招收50左右。我看了下往年的分数线,大概35,60分差不多应该就有很大概率有学上,所以最终决定要上就要考个好学校,报考了吉大(PS:不是说其他学校不好,只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更想追求更好)。尽管最后差了一名零点几分录取,但是我觉得或许这就是天意吧,随着考研的人越来越多,985的院校报考人数也越来越多,分数也随之水涨船高,想要稳上,就只能尽可能地考高些。

作为一名没能成功进入全日制的考生,我想我没什么太多可以指导大家的,但是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分享些心得,让大家避免走我踩过的坑。

先说下我的初试成绩吧,总分370,政治:62,英语(一):74,数学(二):98,综合(967):136。

关于政治:我觉得是最让我后悔的一科,我是从12月份才开始复习,一开始是刷1000题,做了大概两三百道,就开始刷肖八肖四的选择题,之前也没有听什么政治课,导致最后考研的时候,满分50分的选择题只得了24分,但凡之前多刷刷选择题,听听课,也不至于因为零点几分被刷。所以我强烈建议,政治起码从11月份开始,没事看看徐涛或者是腿姐得课,多做做选择题。如果想让基础坚固一些的话,也可以早些开始隔三岔五的看看视频,刷刷1000题。请务必保证,做到后期,自己的选择题起码能有60%以上的正确率,这样才能避免被政治拉后腿。至于主观题,我是考研前得两个星期,背得大牙的肖四主观题答案精简版,考试的时候,发现肖老押题压得还是挺准的,每道题我大概都能写出个三四点,然后结合材料再扩充下,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关于英语:我之前有看到一位学长的经验帖里面推荐了华研英语的套卷,里面关于完型、阅读理解、新题型的生词还有短语都有比较详细的解释。所以就买了一套,我大概是从8月份开始,每天两篇阅读理解,做完之后就整理不会的生词,短语。然后第二天早上回顾,之后就是按照所谓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定期再看一下。除此之外,之前大概从3,4月开始,也用墨墨背单词每天背100多个考研词汇。大概到10月份,我就做完了02年到20的阅读,外加几篇完型和阅读理解。不过我留了几套,17,19,21年的留着考前两星期做,虽然最后也没怎么做。

我也看到有些学长推荐的,说去看看唐迟老师的课,但是我看了大概几小时,就没再看了。不过唐迟老师的阅读课确实有些技巧是比较有用的,不过最有用的,我觉得是两点:1.多背单词,这样即使你不懂技巧,能看懂文章的意思,就已经够了。2.如果你在做真题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单词,就及时去查,不要想着,我是通过测验来测验我的能力,而是要先搞明白,你是因为单词不懂做错题,还是因为文章没读懂做错题。我觉得第二点对我尤其有用,我在做了几套卷子每套阅读错5-9个之后,用唐老师这种方法发现自己的错题少了很多,不过我稍微改变了下这种方法,我是在做之前,先根据华研后边的生词解释,把不认识的单词整理到A4纸上,然后再做题,遇到不会的单词,看一眼生词解释,再继续做,做完以后,定期复习这些生词和短语。这样做之后,好的时候,一套阅读只错1个,不好的时候5,6个,比之前好了很多,也让我明白自己主要是单词不太熟悉。

10月-11月,我主要是完成阅读的二刷以及新题型的一刷,外加每天100多个考研词汇的复习。到了12月,我用在英语上的时间就只有背单词了,每天用百词斩背150个考研核心词汇,直到考研的前一天,我算是过了两轮核心词汇。

最后对英语选择答案的时候,自己完型扣了3分,阅读扣了2分,新题型扣了2分。但是关于英语,我也犯了一个很不应该的错误,就是作文一直没准备,想着考前两周背作文,但是越到后期,时间越紧,每天大概只有40-60分钟用在英语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复习数学和专业课了。这导致我写作文的时候脑袋一片空白,用的单词都是很基础的good,very之类的单词,强烈建议下届的同学一定要分配好时间,大小作文考前起码背熟几篇模板,不至于像我这么狼狈。

关于数学:我的数二只考了98,其实我对这个没什么发言权。我是从去年7月份从原公司辞职的,到5月份的时候,我的高数才复习到第四章,用的是武忠祥老师的复习全书基础篇。大概是从过完年3月份开始吧,我每天下班或者周六周日就会去南航附近的自习室学习,不看视频,就是啃书,先看定义,然后再做题,我当时觉得看视频比较浪费时间。但是后来明白,第一轮打基础的时候,理解很重要。正确的顺序应该是,看一节视频(可以倍速,但要搞明白),做一节题目,标记错题,定期复习错题。从5月到7月,我的数学推进的就比较慢了,因为隔三岔五要加班,直到离职的时候,还没学到高数第六章。离职之后,我就在家附近的自习室复习数学,依旧是每天啃书。大概到了8月下旬,才开始强化,用的是武老师的高数辅导讲义,带着看一些线代的课,至于看的课,我是看的B站的小元老师,但是看完一遍,就忘的差不多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看完视频之后就没怎么做线代相关的题目,而是去做了高数辅导讲义。但是对于线代,当我12月份看了李永乐老师的强化视频之后,我才发现,为什么大家都叫他永乐大帝,李老师线代讲的确实不错,很后悔没有早点听他的课。但是听李老师的课说话比较模糊,建议1.5倍速或者2倍速听,听不懂的地方再放慢多听几遍。听完课一定要记得做题,然后定期回顾不熟悉或者做错的题目,不然等于白学,回头都会忘掉。大概到了10月,我把高数辅导讲义做完了一遍,线代听了一遍的课。10月开始到11月中旬,就开始二刷复习全书和辅导讲义。从11月下旬开始做历年的真题,大概三天一套,做了不到10套就考试了。很惭愧,感觉数学复习的确实有点乱,复习的时候常常怀疑自己,有些的东西做了一遍就忘掉,有些看了半天看不懂。我还是建议大家去看下其他数学高分选手的经验,别和我学。

不过对于数学的资料,我看了有些大佬的经验,总结了一下。基础阶段(4-6月):辅导讲义+李林880基础,强化阶段(7-9月):复习全书+李林880强化+660,提高阶段(10-11月):张宇真题大全解/李艳芳,冲刺阶段(12月):模拟题(李林6、李林4、张宇4必做,合工大、张宇8套卷选做)。如果你目标高(115+),那就以模拟为主,真题为辅;如果你目标低,就以真题为主,模拟为辅。关于时间的规划,在复习的时候,肯定会有所出入,但是不要担心,一定要稳扎稳打,慢一点没关系。争取做过的题都会,做错的题定期回顾,一个题想了很久都想不出来,可以适当放弃,等后面看答案后思考他的过程,自己卡在什么地方,然后自己再做做看,这样比较省时间。送给大家一段话:你能力的提高,不在于你做了多少题,而在于你做了多少的总结。而且这两年的出题风格,越来越偏向基础,定义之类的理解,在打基础的阶段,一定要扎实的打牢基础。

关于专业课:我的专业课136分。我从初试到复试,用的都是吉大红皮书团队的红皮书。在吉大群潜水的几年里,我见证了一届又一届被录取的学生。而我为什么选择吉大,也是有一方面是因为吉大相比其他学校,确实对我们这些双非的学生比较友好,公正,而且考试的科目和资料比较透明。尽管没能进入全日制,但也给了我一个继续学习软件工程的机会,只不过学习的方式不太一样。

我选择红皮书是因为如果自己去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这中间的时间精力要比这几百块要多。学习不仅是一种时间精力的投资,它也会需要金钱。在使用红皮书的过程中,卖我红皮书的学姐也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了我不少建议和指导,我也很感谢她。

除了红皮书,我曾经买过的王道的408套书也在初试时候发挥了它的作用。我是从8月份开始对着B站咸鱼学长的数据结构视频整理的数据结构的笔记,然后每看完一部分视频,然后去做对应章节的王道和红皮书的题目,大概9月底学完数据结构。从10月份开始,我开始学习高级程序语言,主要是做红皮书里的代码题,因为之前自己做的是JAVA开发,所以用C代码也算是触类旁通,思想是主要的,写法其实差不了很多。每天下午的三点到六点是固定的写代码时间,有时候思路卡壳,一个题可能会想很久,但是想通了就感觉豁然开朗。一开始定的目标是每天能做4道代码题,敲完代码,再把题目和题目的主要思想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到一个本子上,答案自己默写到红皮书上或者A4纸上,这样让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能进一步加深一下。这样大概写了十几天,速度就越来越快,一天有时候多的可以做6,7道题目,少的4,5道。这样写到了11月中旬,代码题过了一遍。然后就开始做红皮书的历年真题,每天做一套软专的真题,然后第二天根据答案订正,再把不会的代码题用手敲一遍。到12月中下旬,软专的题目做完了,就又做了几套计专的。不过总的来说,其实把红皮书程序设计里的几类题好好做一遍,专业课就差不多了。考前我比较担心一些算法题,因为算法题我练的不是很多,主要练过的就是链表,不过还好,最后考试的时候发现考察的算法题不是很难,都比较基础,可能这也是吉大967为什么拉不开太大差距的原因。但是随着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吉大以后的命题风格可能会适当提高难度。

还记得我刚辞职到家的时候,每天因为复习数学,搞得心情很焦虑,很烦躁,总是遇到不会的题目,反复看了半天还看不懂,那时候看到了汤家凤老师公众号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我觉得很好,送给大家,希望大家以后在考研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可以给大家一些安慰和启发。

这段话是这样——“让人害怕的,大多数是失控,而不是失败。你原以为自己能做出这道题,可是自己怎么做也做不会;你原以为今天能够早睡早起,可是不小心就熬夜或睡过头了;你原以为三天可以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可是最终没有完成。而你看到的这些,这些大大大小小的失败,都在指向‘你考不上’。

于是,你觉得害怕,你觉得有压力。

可真正的情况是,这些都没有办法直接导致你考研的失败,没有哪一个考上研的人说自己走过来一路顺风的,他们也有自己不会做的题目,他们也会‘失控’。

而你和学霸真正的差距,就是在如何面对这些‘失控的问题上’。学霸失控时,会调整自己的计划,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你只会自怨自艾,觉得自己要考不上了。换句话说,就是,学霸解决问题,而你被问题解决。

所以,日后在面对问题时,不要想着我怎么那么笨,而是要想想自己为什么解决不了,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不知不觉,我也从那个喜欢熬夜通宵打游戏的少年,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了现在。尽管结局不那么美满,但是我觉得,有时候不美满的美满或许也是一种美满。关于非全日制,日后的前途会怎么样,我也无法预料,但是我希望未来的自己,会比现在的自己更好一些。如果同学们对非全日制或者考研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私信我,我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大家帮助。

以后,我也有考虑定期更新我的帖子,写写我的非全研究生活和感悟。谢谢大家读完我的帖子。

  • 5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7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