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学习笔记-用户画像怎么做?


前言

本文记录的主要内容:

用户画像是什么?一般在什么场景中应用?是否真的需要用户画像,若真的需要,明确业务需求?如何搭建和开发标签体系?完成搭建和开发后,如何进一步迭代优化?


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

一、什么是用户画像?

基于用户在网络上留下的各种数据,如个人基本信息、用户偏好、用户行为等等,将这些数据结合加工,用来刻画用户的兴趣爱好,本质上是对用户贴标签,这就是用户画像。
个人理解:用户相关数据加工简化形成用户某特征标签

用户画像对于业务的价值体现:

  1. 有概念:具体了解用户群体。
  2. 定方向:基于平台目标,根据用户画像,进一步明确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明确努力奋斗的方向。
  3. 做优化:结合业务现状,明确需要迭代优化的业务方向。
  4. 下决策:基于对目标用户的研究,可以更准确的做决策。

二、用户画像的应用场景

1.对于产品

产品人员可以通过用户画像,进行用户研究,了解用户喜好、挖掘用户需求,指导产品研发、功能改动,以此提升用户体验。例如滴滴老年版。

2.对于运营

对于具体目标的用户,运用用户画像方法科学精细的制定相应运营策略。
eg:用户分群运营,通过标签将用户分成不同群体,针对不同用户群特性实施精准营销策略。可以对某一类用户,规定在某时间点给其发某额度的券促进其消费。
eg:针对用户流失问题,分析流失用户具体画像,具有什么特征,针对其提出解决策略。

3.对于技术

依据用户画像标签体系,推荐算法对内容单元进行有效分发,以提高双边匹配度和精准度。
eg:某用户购买完成一个带有标签1,标签2,标签3的商品后,一般在购买完成页会有交叉销售场景,我们通过用户偏好表的标签及权重,基于用户相似或商品相似的协同过滤算法,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其他商品。

4.对于商业化

为达到更高ROI,可以依靠用户画像来制定 “千人千面” 的广告投放策略,即圈定哪类人群的展示哪类广告。
eg:拼多多为吸引一二线城市的中高端年轻用户群体,会对B战、小红书不同圈子的博主投放不同品类的广告。

三、建立用户画像之前

考虑的问题:
1、业务中是否存在真正需要使用用户画像的场景,例如用户分层、智能触达和个性化推荐。
2、如果存在使用场景,一定需要建立用户画像吗?是否又替代方案?
3、用户画像建立之后,是否有对应的产品运营动作,使之落地闭环。
让用户画像落地的关键步骤:
1、明确业务需求,即业务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选择合适的标签。
3、不同标签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用户群,对于不同的用户群制定针对性的运营策略。

四、构建用户画像

两大关键步骤:

  • 标签体系构建,即表示用户特征。
  • 标签权重计算,即用户在标签上的偏好程度。

1、构建标签体系
1)标签体系的构建方法
构建标签体系的主要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结构体系化构建(常用)。通过划分标签类别和维度,从刻画用户的完整维度出发构建维度体系。这样的划分方式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能够比较全面的梳理出所有的信息维度,但受限于实际数据,落地较困难。
方法二:场景效果化构建。结合人群定向的实际需求,通过用户在不同行业领域或平台上的行为记录,对用户的心理需求和倾向性进行描述。这种方式目的性强,人群定向也较为精准,容易跟实际应用场景接轨,落地到具体的业务目标,跟实际数据结合较好,但标签会跟随消费趋势、娱乐热点等的变化波动。
2)标签的加工与设计
标签维度设计上不仅需要清晰直观,还需要考虑多个场景化使用需求,同时兼顾多种产品运营需求及商业化投放需求。
设计要点:
标签粒度:粒度过粗不利于运营使用推广,很容易脱离业务本身,对行为数据进行过度提炼造成信息丢失;而粒度过细则会导致标签覆盖率过低、耦合运营业务推广。
标签数据:标签数据的获取直接关系到实际使用价值,需要在可获取的数据范围内进行,扩宽数据源难度较大,通常优先对数据加工构造标签。
加工的方式:
统计型:通常针对原始数据利用一些统计方法处理,例如用户的年龄通过区间、代际方式划分不同层次。
规则型:即依据业务经验判断并结合统计方法,制定相应规则,为数据赋予直观形象的标签定义,例如RFM模型就可以依据业务理解确定判断标准。
算法型:通常利用一些聚类、预测等算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形成相应的总结概括性标签、预测类指数,例如用户的流失指数、忠诚度等。
3)标签的基本框架
参考常见的用户画像标签框架,根据实际场景和需求补充自身业务类画像标签。

  • 基础类:
    包括性别、年龄等相关人口统计学基本信息
    包括注册渠道、时间、设备等相关注册信息
    包括公司、职业、家庭、社交等相关社会属性信息
  • 行为类
    包括访问时间、浏览、点击等用户在平台的行为日志数据
  • 兴趣类:
    包括浏览/收藏/关注/互动内容、品牌、价格带、类目等偏好
  • 消费类:
    与消费相关的特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计算标签权重

标签权重是用来衡量用户偏好的程度,是精准描述用户特征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大小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计算数值是由该标签对用户本身的重要性(TF-IDF权重)与该标签在业务上对用户的重要性(业务权重)两者共同决定的。

即,用户标签权重 = 业务权重* TF-IDF权重。

1)TF-IDF算法
TF-IDF权重是由TF-IDF算法方式而得,TF-IDF权重=TF*IDF。
TF指某标签在某一用户中出现的频率,IDF=log(所有用户数/具有上述标签的用户数+1),防止分母为零。TF-IDF值越大,说明该标签对于用户越重要。
2)业务权重
业务权重基于用户行为得到的,业务权重=行为类型权重 * 行为次数 * 时间衰减。
行为类型权重:基于不同行为对于用户代表不同重要性,根据业务经验,对不同类型的行为赋予不同权重。例如支付>收藏加购>分享>浏览>点击。
行为次数:每一种行为的次数。
时间衰减:是指用户的行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用户偏好会不断减弱。在建立与时间衰减相关的函数时,我们可套用牛顿冷却定律数学模型。
牛顿冷却定律:较热物体的温度F(t)是随着时间t的增长而呈现指数型衰减,其温度衰减公式为:

F(t)=T*exp(-α*t)。
T:初始温度
α:衰减常数即冷却系数,是自己定义的数值,一般通过回归可计算得出
t:时间间隔

五、用户画像效果评估和迭代

完成构建用户画像后,需要评估用户画像的准确性,达到一定的准确率之后应用到业务,在使用中继续迭代优化,寻找更精准的画像。
评估有三种方式:逻辑验证、ABtest、用户回访
逻辑验证是指很多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购买电子产品的男性多于女性人数。ABtest是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指标对标,验证用户画像的效果。用户回访是最朴实的方式,直接客服电话回访深度用户。


总结

总体流程:什么是用户画像?→ 什么场景会用到用户画像?→ 我们是不是真的需要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怎么搞才能落地?→ 能落地的用户画像的构建步骤 → 用户画像的效果评估&迭代。

  • 2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