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句谚语大家都知道,说到张良呢,肯定有小伙伴们会问了,是那个一开大我就动不了的那个么?答案呢,当然不是啦!
今天我们说的是历史上的张良,在历史上,这位千古谋臣的一生可是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他从一个显赫的贵族公子哥,沦落到流亡下邳,又辅佐刘邦建功立业,到最后的隐居山林。他的一生可谓是丰富多彩,充满了离奇与曲折!
首先呢,我们来说说张良的出身,他是战国末年韩国人,出生在贵族世家,他的爷爷张开地,是韩国的三朝宰相,他的爸爸也是两朝的宰相,不过到张良这,他可没有顺风顺水的继承了宰相的位置。
公元前250年,他的爸爸去世,20年后,秦国就灭了韩国,当时年轻的张良虽然没有在朝廷任职,但是作为愤青的他怎么能忍受得了国破的耻辱呢,虽然当时的他还有私家仆从300多人,小生活过得还不错,但最终他还是毅然而然地投入到了反秦的大业之中。
说到刺杀秦王,最出名的可能就是荆轲刺秦王了,荆轲刺秦王,两条什么什么抗?不知道是否有小伙伴们还记得这个呢?
咳咳,题外话少扯,我们的小愤青张良找的可不是荆轲,当时的张良把全部的身价全部都压到了这件事情上面,他为了完成这件事情,联合了东方的沧海君一起来干这件事。
首先呢,他们找到了一个大力士,给他弄了一个120斤的大铁锤,然后到处打探秦王的行踪,目的就是等掌握了秦王的行踪之后,让这个大力士扛着锤子上去,连车带人直接一锤子给呼上去,然后让秦王凉凉!
终于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秦王的一次东巡的时候,还真的让他们抓住了一次机会,张良也是牟足了劲就要去弄秦王,事情进展得也是相当的顺利,120斤的锤子呼的一下就给轮到马车上去了。
可是秦王多鸡贼呀,没事就被人刺杀,都快成习惯了,张良的那个大力士砸的马车并不是秦王坐的,所以这次行刺可是失败的不能在失败了。
还好,我们的小愤青张良趁乱从芦苇丛里跑了,这次行动的失败,也开启了张良的流亡之路。不过张良做事还是有一手的,秦王被行刺了,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了,所以就全国严查,但是却又无从查起,张良这才侥幸的保住了小命。
大家说说,这好好的公子哥不当,非要去当愤青,为了自己的理想,最后落得个啥也没有的结局,家底也败光了,人也不敢太高调了,这是不是有一点不值当呢?
话说张良行刺失败后,就一路的颠沛流亡,最后是跑到了下邳那,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睢宁县附近,长时间的逃跑打磨了这个年轻人的性格,此时的他呀经过了漂泊的生活,以及种种的磨难,性格方面呢也是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也为他后面的精力埋下了伏笔。
有一天呀,张良没事出去遛弯,走到一个桥上呢,看见了一个老头,老头跟张良擦身而过的时候,故意地把鞋子脱下来扔到了桥下面,并对张良说,小子,去给我把鞋捡回来!
张良也是感觉莫名其妙,你一老头牛啥呀牛!要不是我现在需要低调一点的话,就我这身世能给你把这事办了?虽然心里翻江倒海,但是看在他是一个老头的份上,张良还是违心的给他把这事办了!
就在张良把鞋捡回来以为这事就过了的时候,这个作妖的老头又提条件了,竟然让张良给他把鞋穿上!张良心里的怒火呀,这是蹭蹭的往外冒,不过我们前面也说了,逃亡中的张良性格磨得也差不多了,所以呀,他是强压这怒火,给这老头穿上了鞋!
就这种事,如果各位遇到的话,会不会给这老头俩大笔都呢?反正我是不敢,我怕老头讹我!
话说这老头呢也是不含糊,看张良表现还行,就跟他说,小伙子呀,我看你骨骼惊奇,五天后的凌晨你还来这桥上,我到时候给你看个大宝贝!张良不知道这老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就小心翼翼地答应了。
五天后呢,张良早早地来到了桥上,谁知道那老头比他更鸡贼,比他更早的来到桥上,还讥讽他说,你跟老人家约会,怎么比我还迟呀,大宝贝今天不给你看了,你五天后再来吧。
张良虽然恨得牙痒痒,但是他能忍啊,忍一忍海阔天空嘛,第三次张良可是长了一万个心眼,他直接桥上打了个地铺,我就睡桥上,我看你还能比我早么?老头一看,呦呵,这小子还真是不错,不仅性格好,忍耐力强,这小手段也是老母猪戴Bra,一套又一套的啊!
于是嘿嘿一笑,来这个大宝贝就送给你了。张良定睛一看,原来这个大宝贝竟然是《太公兵法》。这玩意还真是个好玩意呀,从此以后呀,张良就潜心的研究起了这部兵法书。
之后的整整十年,张良就一直的在钻研兵法,肚子里墨水多了,此时作为中年愤青的张良更加坚定了推翻秦朝的决心,这十年的学习,还为未来辅佐刘邦奠定了基础。
转眼之间,时间就到了公元前209年,这时候的张良已经42岁了,因为秦王总是乱来,当时的天下已经大乱了,张良也是带着一直百余人的队伍加入了反秦大潮,他本意是准备带着自己的一百来号人投奔项羽去呢,结果半道上就碰见了刘邦。
两人见面这么一聊,那是相当的投机呀,于是呼,刘邦在前面打,张良就给他出谋划策,这小默契度,蹭蹭的网上涨,随着俩人配合的越来越默契,张良决定辅佐刘邦共同谋划大业了。
经过了很多词的战役之后呢,刘邦也是打出了名声,最终被封为了汉王,而通过张良的明修栈道的策略夺回关中下邑,后来又是多次出奇谋,帮助刘邦打败了楚军扩大了地盘。在这些光辉的战绩背后,张良可谓是功不可没!
而张良的睿智可不仅是助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更在危急关头,为刘邦解围,扭转了局势。在楚汉战争中,张良策反九江王英布,联络彭越,派韩信北击燕赵等地,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一年后,韩信击败龙驹,灭楚军20万,汉军完成了对楚军侧翼的战略迂回。
公元前203年,项羽与刘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然而,张良建议刘邦不要放过项羽。于是,刘邦撕毁盟约,追击项羽。张良成功劝说韩信和彭越率军而下,将项羽困至垓下,最终项羽自杀。
韩信、张良、萧何被刘邦认为是汉朝取得天下的最大功臣,被后世称为汉初三杰。刘邦定都关中,大肆分封,确保了汉朝的稳定。而张良以运筹帷幄之才成为了日后谋士的最高评价。
在汉朝的宫廷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面,恪守明哲保身的原则。公元前197年,刘邦察觉吕后怀有不轨之心,想改立太子,吕后向张良求救。
张良告诉吕后只有请到江山四号保住太子。吕后请四位老者辅佐,刘邦见太子已封,不再提改立之事,吕后更加敬重张良。
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亲自前往,张良辅佐太子代理朝政,但很少出来议事。公元前186年,65岁的张良病逝。他请辞3万户十邑的封地,选择在自己与刘邦初次相遇的地方做了留侯。
汉朝政权日益稳固时,他又请告退,专心修道,成为了留侯祠的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名节无损的谋臣之一。
张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智慧与忠诚。他在历史的舞台上,如同一道流光,为大汉王朝的光辉岁月增添了无尽的光彩。他的智慧和才干不仅帮助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更在危急关头,为刘邦解围,扭转了局势,奠定了汉朝的基石。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张良的故事不仅传颂千古,还为后世的谋士树立了典范。正如同他曾经为刘邦立下的那道辉煌的光辉,张良的名字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他的生活虽然充满了曲折与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造就了他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让我们铭记张良的传奇一生,从他的故事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勇往直前,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