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密算法(中国国家密码算法)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加密算法,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领域。SM2、SM3和SM4是国密算法中的三项核心算法,分别用于公钥加密、哈希(摘要)和对称加密。下面是对这三种算法的简要介绍:
1. SM2(公钥密码算法)
SM2是中国国家密码算法标准中的一种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主要用于数据的加密和签名。SM2算法的核心是基于椭圆曲线的公钥密码学(ECC)技术,其设计参考了国际上广泛使用的ECC算法,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低的计算成本。
- 用途:
-
- 公钥加密:用于加密数据,以确保只有持有私钥的接收者才能解密。
- 数字签名: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来源,可以防止数据篡改和伪造。
- 密钥交换:SM2还可以用于双方通过不安全的通道安全地交换加密密钥。
- 优势:
-
- 高效性:相对于RSA等传统公钥算法,SM2在相同安全级别下具有较小的密钥长度和更高的计算效率。
- 安全性:SM2算法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ECDLP),具有较强的抗攻击性,且适应性较强。
- 标准:SM2是中国GB/T 32918-2016标准中规定的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
2. SM3(哈希算法)
SM3是中国自主设计的哈希算法,它用于生成固定长度的散列值(消息摘要),广泛应用于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验证和密码学应用中。SM3的设计基于MD5和SHA系列哈希算法,但对抗碰撞攻击和预映像攻击的能力更强。
- 用途:
-
- 数据完整性校验:用于验证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是否遭到篡改。
- 数字签名:SM3生成的哈希值作为数字签名的一部分,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密钥衍生:在密钥生成过程中,SM3可以用作密钥衍生函数的一部分。
- 特点:
-
- 安全性:SM3采用256位输出,具有较高的抗碰撞、抗预映像、抗第二预映像攻击的能力。
- 性能:与SHA-256等国际标准相比,SM3在性能上有一定优化,适合中国的应用环境。
- 标准:SM3是中国GB/T 32905-2016标准中定义的哈希算法。
3. SM4(对称加密算法)
SM4是中国国家密码算法中的对称加密算法,广泛应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SM4算法采用128位的密钥和块加密模式,支持128位的块加密,主要用于数据加密。
- 用途:
-
- 数据加密:SM4用于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只有授权方能够解密得到明文数据。
- 网络通信加密:在VPN、无线通信、云计算等领域,SM4可以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
- 文件加密:可以对文件、硬盘加密等进行安全保护。
- 特点:
-
- 高效性:SM4使用128位密钥长度,算法结构简单,适合硬件加速,具有较高的性能。
- 安全性:目前,SM4被认为是一个安全的算法,且不存在已知的有效攻击方法。
- 应用广泛:SM4在中国的金融、政务和其他关键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
- 标准:SM4是中国GB/T 32907-2016标准中规定的对称加密算法。
4. 密码算法实现工具
该工具个人开发,实现了SM2签名验签、加密解密、密钥对生成,SM4加密解密,SM3 摘要计算、随机数生成、常用格式转换等算法!极大便利了开发测试,及相关算法结果的验证。
SM2:签名、验签、加密、解密
SM2:密钥对生成
SM3:
SM4:加解密
随机数:
格式转换:数组、base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