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 “因特网” 是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功能包括连通性(信息交互)和资源(信息,软件,硬件)共享

  • 因特网的标准制定阶段 (所有的因特网标准都是以RFC的形式在因特网上发表的):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 (RFC)、草案标准 (RFC)、因特网标准 (RFC)

  • 因特网的组成
    因特网的拓扑结构: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是指“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

  • 通信方式
    1、客服—服务器方式(CS)
    (1)通信模式:客服和服务器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服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2)通信特点:
    客户程序:通信时主动向服务器发送通信 (知道服务器地址) ,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提供专门的服务,一直被运行,被动地同时接受多个客户地服务请求,(不知道对方地址) ,需要强大地硬件和操作系统
    2、对等连接方式(P2P)
    (1)通信模式: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P2P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2)通信特点:每一个主机既是主机又是服务器

  •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关键构件是路由器,提供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电路交换
    三个步骤:“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通话中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2、报文交换
    要发送的整块数据成为一个“报文”。通过路由转发
    报文: 首部 + 传送的信息
    首部: 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3、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技术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将报文划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等长的数据段
    优点:

    • 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逐段占用通信链路
    • 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 灵活,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充分使用链路的带宽
    • 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自适应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为什么要存储转发:
    从主机A发送信息经过B(结点交换机)传送给C:计算机里面存储的基本上是一些二进制的字符串(01010…),当存储的字符串达到一些量的时候,数据的传输速度会变慢,因此主机A到主机B传输的数据并不是同时到达的,而是B需要一点点将数据攒起来,攒完后确定内容都传输完成,再把内容发送给主机C
    主机A和D发送信息都经过B传送给C:将A和C进行报文排序,之后按照紧急程度或者通过一定的算法等方式发送给C
    所以存储转发不仅是因为网速的限制,更多的是因为网络设备的繁多,需要进行一个调度
    三种方式各自的特点: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这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 计算机的分类
    1、按作用范围分类: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和个人区域网
    2、按网络的使用者:公用网(电信公司出资)、专用网(某个部分、某个行业为各自的特殊业务、工作需要而建造的)、接入网(接入网是从某个端系统到另一个端系统的)

  •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速率
    计算机网络上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为数据率(网速)
    2、带宽
    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3、吞吐量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4、时延
    时延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发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1)发送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的时间,也是从发送数据帧的额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2)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
    (3)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处理
    (4)排队时延
    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序等待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5)时延带宽积
    把传播时延和带宽----相乘,就得到另一个很有用的度量:传播时延带宽积,即: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6)往返时间
    确认对方已经接受
    (7)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
      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
    • 网络利用率
      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
      D = D 0 1 − U D=\frac{D_0}{1-U} D=1UD0
      D 0 D_0 D0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U时网络的利用率,数据在0到1之间,当网络的利用率达到其容量时,时延就要加倍。(上网人多就速率慢了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利用率达到1/2的时候就要扩展带宽了,否则就会给客服带来不好的使用效果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我们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 协议与划分层次
      1、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比如几位表示一个信息)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比如头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0和1分别表示什么,哪个主机。。。)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比如分组按照信息组装成原来的样子)
      2、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TCP/IP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学习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原理,则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从上至下:(边缘部分的主机
      5 应用层
      4 运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核心部分只有第三层
      (1)应用层(传送的东西封装成01字符串
      功能:应用层的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代表协议:HTTP,SMTTP,FTP
      (2)运输层(要传到哪儿,加上首部,报文
      功能:负责向两个主机中的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代表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用户数据报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
      数据传输单位:用户数据报
      3、网络层(报文进行分组,所以核心部分只有这一层
      功能: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代表协议:IP
      数据传输单位:分组,包
      4、数据链路层(分组转化成电信号与底层链接吗,比如多少是高电平,多少是低电平
      5、物理层
      数据的单位:比特

    •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2、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3、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