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ce参数
-c 统计每一系统调用的所执行的时间,次数和出错的次数等.
-d 输出strace关于标准错误的调试信息.
-f 跟踪由fork调用所产生的子进程.
-ff 如果提供-o filename,则所有进程的跟踪结果输出到相应的filename.pid中,pid是各进程的进程号.
-F 尝试跟踪vfork调用.在-f时,vfork不被跟踪.
-h 输出简要的帮助信息.
-i 输出系统调用的入口指针.
-q 禁止输出关于脱离的消息.
-r 打印出相对时间关于,,每一个系统调用.
-t 在输出中的每一行前加上时间信息.
-tt 在输出中的每一行前加上时间信息,微秒级.
-ttt 微秒级输出,以秒了表示时间.
-T 显示每一调用所耗的时间.
-v 输出所有的系统调用.一些调用关于环境变量,状态,输入输出等调用由于使用频繁,默认不输出.
-V 输出strace的版本信息.
-x 以十六进制形式输出非标准字符串
-xx 所有字符串以十六进制形式输出.
-a column
设置返回值的输出位置.默认 为40.
-e expr
指定一个表达式,用来控制如何跟踪.格式如下:
[qualifier=][!]value1[,value2]...
qualifier只能是 trace,abbrev,verbose,raw,signal,read,write其中之一.value是用来限定的符号或数字.默认的 qualifier是 trace.感叹号是否定符号.例如:
-eopen等价于 -e trace=open,表示只跟踪open调用.而-etrace!=open表示跟踪除了open以外的其他调用.有两个特殊的符号 all 和 none.
注意有些shell使用!来执行历史记录里的命令,所以要使用\\.
-e trace=set
只跟踪指定的系统 调用.例如:-e trace=open,close,rean,write表示只跟踪这四个系统调用.默认的为set=all.
-e trace=file
只跟踪有关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
-e trace=process
只跟踪有关进程控制的系统调用.
-e trace=network
跟踪与网络有关的所有系统调用.
-e strace=signal
跟踪所有与系统信号有关的 系统调用
-e trace=ipc
跟踪所有与进程通讯有关的系统调用
-e abbrev=set
设定 strace输出的系统调用的结果集.-v 等与 abbrev=none.默认为abbrev=all.
-e raw=set
将指 定的系统调用的参数以十六进制显示.
-e signal=set
指定跟踪的系统信号.默认为all.如 signal=!SIGIO(或者signal=!io),表示不跟踪SIGIO信号.
-e read=set
输出从指定文件中读出 的数据.例如:
-e read=3,5
-e write=set
输出写入到指定文件中的数据.
-o filename
将strace的输出写入文件filename
-p pid
跟踪指定的进程pid.
-s strsize
指定输出的字符串的最大长度.默认为32.文件名一直全部输出.
-u username
以username 的UID和GID执行被跟踪的命令
加载elf类型文件的handler是load_elf_binary(),它先读入ELF文件的头部,根据ELF文件的头部信息读入各种数据 (header information)。再次扫描程序段描述表,找到类型为PT_LOAD的段,将其映射(elf_map())到内存的固定地址上。如果没有动态链接器的描述段,把返回的入口地址设置成应用程序入口。完成这个功能的是start_thread(),start_thread()并不启动一个线程,而只是用来修改了pt_regs中保存的PC等寄存器的值,使其指向加载的应用程序的入口。这样当内核操作结束,返回用户态的时候,接下来执行的就是应用程序了。
ps:elf文件是一种灵活的二进制文件,可以是包含了数据和文件的可执行的程序,可以是可重定位文件,这些数据是和其他重定位文件和共享的object文件一起链接起来使用的。# file libfoo.o libfoo.o: ELF 32-bit LSB relocatable, Intel 80386, version 1, not stripped 。也或者是一种共享库文件,这些数据是在连接时候被连接器ld和运行时动态连接器使用的,例如 ld-linux.so.1
2.5 load_elf_interp()
如果应用程序中使用了动态链接库,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内核除了加载指定的可执行文件,还要把控制权交给动态连接器(program interpreter,ld.so in linux)以处理动态链接的程序。内核搜寻段表,找到标记为PT_INTERP的段中所对应的动态连接器的名称,并使用 load_elf_interp()加载其映像,并把返回的入口地址设置成load_elf_interp()的返回值,即动态链接器入口。当 execve退出的时候动态链接器接着运行。动态连接器检查应用程序对共享连接库的依赖性,并在需要时对其进行加载,对程序的外部引用进行重定位。然后动态连接器把控制权交给应用程序,从ELF文件头部中定义的程序进入点开始执行。(比如test.c中使用了userlib.so中函数foo(),在编译的时候这个信息被放进了test这个ELF文件中,相应的语句也变成了call fakefoo()。当加载test的时候,知道foo()是一个外部调用,于是求助于动态链接器,加载userlib.so,解析foo()函数地址,然后让fakefoo()重定向到foo(),这样call foo()就成功了。)
简短的说,整个在shell中键入./test执行应用程序的过程为:当前shell进程fork出一个子进程(子shell),子进程使用execve来脱离和父进程的关系,加载test文件(ELF格式)到内存中。如果test使用了动态链接库,就需要加载动态链接器(或者叫程序解释器),进一步加载 test使用到的动态链接库到内存,并重定位以供test调用。最后从test的入口地址开始执行test。
PS: 现代的动态链接器因为性能等原因都采用了延迟加载和延迟解析技术,延迟加载是动态连接库在需要的时候才被加载到内存空间中(通过页面异常机制),延迟解析是指到动态链接库(以加载)中的函数被调用的时候,才会去把这个函数的起始地址解析出来,供调用者使用。动态链接器的实现相当的复杂,为了性能等原因,对堆栈的直接操作被大量使用,感兴趣的可以找相关的代码看看。
2.5 load_elf_interp()
如果应用程序中使用了动态链接库,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内核除了加载指定的可执行文件,还要把控制权交给动态连接器(program interpreter,ld.so in linux)以处理动态链接的程序。内核搜寻段表,找到标记为PT_INTERP的段中所对应的动态连接器的名称,并使用 load_elf_interp()加载其映像,并把返回的入口地址设置成load_elf_interp()的返回值,即动态链接器入口。当 execve退出的时候动态链接器接着运行。动态连接器检查应用程序对共享连接库的依赖性,并在需要时对其进行加载,对程序的外部引用进行重定位。然后动态连接器把控制权交给应用程序,从ELF文件头部中定义的程序进入点开始执行。(比如test.c中使用了userlib.so中函数foo(),在编译的时候这个信息被放进了test这个ELF文件中,相应的语句也变成了call fakefoo()。当加载test的时候,知道foo()是一个外部调用,于是求助于动态链接器,加载userlib.so,解析foo()函数地址,然后让fakefoo()重定向到foo(),这样call foo()就成功了。)
简短的说,整个在shell中键入./test执行应用程序的过程为:当前shell进程fork出一个子进程(子shell),子进程使用execve来脱离和父进程的关系,加载test文件(ELF格式)到内存中。如果test使用了动态链接库,就需要加载动态链接器(或者叫程序解释器),进一步加载 test使用到的动态链接库到内存,并重定位以供test调用。最后从test的入口地址开始执行test。
PS: 现代的动态链接器因为性能等原因都采用了延迟加载和延迟解析技术,延迟加载是动态连接库在需要的时候才被加载到内存空间中(通过页面异常机制),延迟解析是指到动态链接库(以加载)中的函数被调用的时候,才会去把这个函数的起始地址解析出来,供调用者使用。动态链接器的实现相当的复杂,为了性能等原因,对堆栈的直接操作被大量使用,感兴趣的可以找相关的代码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