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Cinder创卷代码走读(Grizzly)上

刚开始学习OpenStack,第一次走读代码,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这块也是在看代码过程中写下的笔记,记录在这里:
1.  api-paste.ini中定义了请求消息的路由路径,分为V1,V2两个版本的API。

2.  [composite:openstack_volume_api_v1]

3.  [composite:openstack_volume_api_v2]

4.  以V2中走keystone鉴权路径为例,分别要走 faultwrap sizelimit authtoken keystonecontext apiv2 这个步骤。

5.  消息经过前4个步骤处理后,走到apiv2这个应用步骤,该应用的定义为
      [app:apiv2] paste.app_factory =cinder.api.v2.router:APIRouter.factory

6.  cinder.api.v2.router:APIRouter类继承自cinder.api.openstack.APIRouter,因此会调用父类的factory方法。该父类在init时会初始化一系列的变量,包括ExtensionManager和ProjectMapper.现在还不太明白这两个变量起什么作用,但是感觉是重要的变量。还会调用三个方法:
        self._setup_routes(mapper,ext_mgr)
        self._setup_ext_routes(mapper,ext_mgr)
        self._setup_extensions(ext_mgr)

7.  最后cinder.api.openstack.APIRouter在init方法最后又会调用其父类wsgi.Router的init方法,将mapper: ProjectMapper传入, wsgi.Router中会创建用于URL映射控制的routes库的routes.middleware.RoutesMiddleware类。

8.  通过routes的URL映射,创建卷的请求被dispatch到了volumes.py中的VolumeController类,并调用创建卷的方法defcreate(self, req, body):

9.  Create方法中,首先进行请求格式的校验,判断post的body中是否有volume参数存在。
10.然后,从body的请求中获取name,description参数,由于在V1接口中这两个参数为display_name和display_description,因此在V2接口中还专门对这两个参数进行了重名称,保持和V1一致。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