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如下:http://bbs.21ic.com/icview-222265-1-1.html
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有同事在调试不成功的情况下,动不动努努嘴就说是“有干扰”,本人对此很无语。。。证据呢???用事实来说话。这就出现了如何用实验设备去抓住“干扰”。。。这个帖子是我无意中浏览到的,全当作是对知识的积累。
有一个网友贴上来一张示波器的图,如何看懂这张图?
某大牛解答说:
“你的干扰是500k的周期、干扰本证是20M左右的震荡波形。
有可能是你单板内部的干扰源? 你的晶振是不是20M的?
然后再找找单板上那些东西是500k的工作频率。(外部总线?IIC?)”
--------------------------------------------------------------------------------------------------
为什么干扰是500K?干扰本征是20M???怎么看出来的???
首先要看懂示波器。
上边的“几”字形为上跳沿触发;
M Pos:1.010us为触发位置为离中心刻度1.010us处,即图中的下三角的位置。
CH1 2.00mVBw的意思有网友如下解答:
“Bw是指ch1设了带宽限制,一般是50MHz的带宽限制”,关于这个参数,我还不是很明白。。。
M 250ns:即示波器每格250ns时间。
CH1/-2.87mV:意思为上跳沿触发,触发幅值为-2.87mV,这里还需要确认。
右下角的那个2.09477kHz还不是很明白。。。
----------------------------------------------------------------------------------------------------
T干扰=250*8ns=2000ns=2us
f干扰=1/T干扰=1/2meg Hz=500k
T本=250/5ns=50ns
f本=1/T本=1000/50 meg Hz=20M
----------------------------------------------------------------------------------------------------
应该是T = 250ns / 5
即干扰在示波器一个时间轴单位(250nS)内,大概震荡了5个周期。所以干扰本身频率大概是20MHz
----------------------------------------------------------------------------------------------------
关于上边所述的T = 250ns / 5中的5是怎么来的还需要关注。
上面的计算中,8的来历是看一整个干扰周期占了多少个格,应该是这个意思。
----------------------------------------------------------------------------------------------------
学海无涯啊~!
2010.10.07 18:29
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