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电路:
原理:
BUZ-H引脚(需要接在单片机的PWM口上)负责输出音频频率,BUZ-L引脚(任意IO均可)负责对C40的充电作控制。
例如,要发出“叮”的一声,在BUZ-H输出2400Hz的方波,BUZ-L输出72ms的高电平,此段时间内,蜂鸣器将由幅值5V的频率驱动(如果要声音响一点可以用12V供电),发出类似击打瞬间的声音,同时对C40充电;72ms后,BUZ-L输出低电平,这个时候,无源蜂鸣器(最好用压电式,电磁式的声音不好听,推荐TDK的17mm的无源蜂鸣器)将由C40来提供驱动电流,并且随著电容放电,声音逐渐减弱,产生类似风铃尾音的效果。1秒后,关闭BUZ-H的输出。
这种发声方式,其实还是单音频发声,只是在单音频的基础上,用电容的充放电模拟了击打和尾音,产生比较丰满悦耳的听感,所以称之为“伪和弦”。
BUZ引脚负责输出PWM方波,BZV引脚负责充电控制。
例如,要发出“叮”的一声,在BUZ输出4KHz方波200ms,BZV输出低电平50ms。
先对电容充电;50ms后,BZV输出低电平,无源蜂鸣器由电容来提供驱动电流。
随著电容放电,声音逐渐减弱,产生类似风铃尾音的效果。
200ms后,关闭BUZ的输出。
变化不同频率,不同的时间,产生丰富和弦。
参考文章:
https://blog.csdn.net/qq172165232/article/details/116704508
https://blog.csdn.net/u012121390/article/details/113818082
-----------------------------------------------------------------------------------------------------------------------
单PWM实现蜂鸣器变调、渐变:
PWM变化频率,实现变调,占空比渐变至0实现声音减弱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