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1 插松枝

L2-1 插松枝

分数 25

全屏浏览题目

切换布局

作者 陈越

单位 浙江大学

songzhi.jpg

人造松枝加工场的工人需要将各种尺寸的塑料松针插到松枝干上,做成大大小小的松枝。他们的工作流程(并不)是这样的:

  • 每人手边有一只小盒子,初始状态为空。
  • 每人面前有用不完的松枝干和一个推送器,每次推送一片随机型号的松针片。
  • 工人首先捡起一根空的松枝干,从小盒子里摸出最上面的一片松针 —— 如果小盒子是空的,就从推送器上取一片松针。将这片松针插到枝干的最下面。
  • 工人在插后面的松针时,需要保证,每一步插到一根非空松枝干上的松针片,不能比前一步插上的松针片大。如果小盒子中最上面的松针满足要求,就取之插好;否则去推送器上取一片。如果推送器上拿到的仍然不满足要求,就把拿到的这片堆放到小盒子里,继续去推送器上取下一片。注意这里假设小盒子里的松针片是按放入的顺序堆叠起来的,工人每次只能取出最上面(即最后放入)的一片。
  • 当下列三种情况之一发生时,工人会结束手里的松枝制作,开始做下一个:

(1)小盒子已经满了,但推送器上取到的松针仍然不满足要求。此时将手中的松枝放到成品篮里,推送器上取到的松针压回推送器,开始下一根松枝的制作。

(2)小盒子中最上面的松针不满足要求,但推送器上已经没有松针了。此时将手中的松枝放到成品篮里,开始下一根松枝的制作。

(3)手中的松枝干上已经插满了松针,将之放到成品篮里,开始下一根松枝的制作。

现在给定推送器上顺序传过来的 N 片松针的大小,以及小盒子和松枝的容量,请你编写程序自动列出每根成品松枝的信息。

输入格式:

输入在第一行中给出 3 个正整数:N(≤103),为推送器上松针片的数量;M(≤20)为小盒子能存放的松针片的最大数量;K(≤5)为一根松枝干上能插的松针片的最大数量。

随后一行给出 N 个不超过 100 的正整数,为推送器上顺序推出的松针片的大小。

输出格式:

每支松枝成品的信息占一行,顺序给出自底向上每片松针的大小。数字间以 1 个空格分隔,行首尾不得有多余空格。

输入样例:

8 3 4
20 25 15 18 20 18 8 5

输出样例:

20 15
20 18 18 8
25 5

代码长度限制

16 KB

Java (javac)

时间限制

500 ms

内存限制

64 MB

其他编译器

时间限制

400 ms

内存限制

64 MB


我的答案: (这是错的)

一、信息

题目描述了一个关于插松枝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工人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松针片插入松枝干,形成成品松枝。

规则如下:

  1. 工人手上有个小盒子,用于临时存放不满足要求的松针片。
  2. 每次从小盒子或推送器取松针片,从下往上插入松枝干。
  3. 插入时要保证新的松针片不比前一个大。
  4. 小盒子容量有限,超出后开始新的松枝。

二、分析

工人制作每根松枝的过程可以使用一个循环来模拟。在循环中,不断地从小盒子或推送器取出松针片,按照规则进行插入。

三、算法设计

  1. 初始化一个空的松枝和空的小盒子。
  2. 循环取出推送器中的松针。
  3. 检查是否可以插入当前松枝。如果可以,插入;如果不可以,放入小盒子。
  4. 根据小盒子的容量和松枝的容量判断是否完成当前松枝,如果完成,输出并开始下一个。

四、代码实现(用C语言)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 M, K;
    scanf("%d %d %d", &N, &M, &K);
    int needles[N];
    for (int i = 0; i < N; i++) {
        scanf("%d", &needles[i]);
    }

    int box[M], top = 0, branch[K], pos = 0, idx = 0;

    while (idx < N) {
        if (pos == 0 || (top > 0 && box[top - 1] <= branch[pos - 1])) {
            branch[pos++] = box[--top];
        } else if (needles[idx] <= branch[pos - 1] || pos == 0) {
            branch[pos++] = needles[idx++];
        } else if (top < M) {
            box[top++] = needles[idx++];
        } else {
            for (int i = 0; i < pos; i++) {
                printf("%d", branch[i]);
                if (i < pos - 1) {
                    printf(" ");
                }
            }
            printf("\n");
            pos = 0;
            top = 0;
        }

        if (pos == K || idx == N && top == 0) {
            for (int i = 0; i < pos; i++) {
                printf("%d", branch[i]);
                if (i < pos - 1) {
                    printf(" ");
                }
            }
            printf("\n");
            pos = 0;
        }
    }

    return 0;
}

五、实现代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 循环的结束条件需要仔细处理。
  2. 小盒子的容量和松枝的容量都需要判断。
  3. 当插入松针时,需要检查小盒子和推送器的条件。
  4. 注意输出的格式,每行数字之间有一个空格,但行尾不能有空格。

正确答案:

一、信息:

给定一个问题,工人需要制作松枝。他们每次需要从推送器或小盒子中取松针,并插到松枝上。插入的松针大小需满足一定条件。我们要按照规定的流程模拟松针的插入过程,并输出每根成品松枝的信息。

二、分析:

  • 使用list来表示推送器上的松针和松枝上已插好的松针。
  • 使用stack来表示小盒子里的松针。
  • 当需要插松针时,首选小盒子的松针,然后是推送器上的松针。
  • 按照规定的条件和流程模拟松针的插入过程。

三、算法设计:

  1. 输入N, M, K以及推送器上的松针大小。
  2. 使用循环,每次从小盒子或推送器中取松针,并插入到松枝上,直到满足任意结束条件。
  3. 按照规定的格式输出成品松枝的信息。

四、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ist>
#include <stack>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fillResultIfEmpty(list<int>& line, stack<int>& box, list<int>& result);
void transferNeedles(list<int>& line, stack<int>& box, list<int>& result, int K, int M);
void displayResult(list<int>& result);

int main() {
    int N, M, K;
    cin >> N >> M >> K;

    list<int> line, result;
    stack<int> box;
    int needle;

    for(int i = 0; i < N; i++) {
        cin >> needle;
        line.push_back(needle);
    }

    while (!line.empty()) {
        fillResultIfEmpty(line, box, result);
        transferNeedles(line, box, result, K, M);
        if(result.size() == K) {
            displayResult(result);
        }
    }

    while (!box.empty()) {
        fillResultIfEmpty(line, box, result);
        transferNeedles(line, box, result, K, M);
        displayResult(result);
    }

    if(!result.empty()) {
        displayResult(result);
    }

    return 0;
}

void fillResultIfEmpty(list<int>& line, stack<int>& box, list<int>& result) {
    if(result.empty()) {
        if(!box.empty()) {
            result.push_back(box.top());
            box.pop();
        } else if(!line.empty()) {
            result.push_back(line.front());
            line.pop_front();
        }
    }
}

void transferNeedles(list<int>& line, stack<int>& box, list<int>& result, int K, int M) {
    while (!box.empty() && box.top() <= result.back() && result.size() < K) {
        result.push_back(box.top());
        box.pop();
    }

    if(result.size() < K && !line.empty()) {
        if(result.back() >= line.front()) {
            result.push_back(line.front());
            line.pop_front();
        } else if(box.size() < M) {
            box.push(line.front());
            line.pop_front();
        } else {
            displayResult(result);
        }
    }
}

void displayResult(list<int>& result) {
    cout << result.front();
    result.pop_front();
    while(!result.empty()) {
        cout << " " << result.front();
        result.pop_front();
    }
    cout << endl;
}

五、实现代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 确保在从小盒子或推送器中取松针时,考虑到所有的插入和结束条件。
  2. 在松针插入松枝或放入小盒子时,需要确保容量不会超出。
  3. 为了避免冗余代码,可以考虑将一些常用的操作封装成函数。
  4. 需要注意不要在输出结果时误删松针,以确保所有的松针都被正确处理。

综上所述,上述代码通过使用栈和列表数据结构,准确地模拟了松针插入的过程,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输出了每根成品松枝的信息。


六、错误原因

以下是我的错误之处的详细分析:

  1. 初始的数据结构选择:

    • 我之前使用了队列,但这个问题更适合使用栈,因为小盒子中的松针按放入的顺序堆叠起来,工人每次只能取出最上面的一片。
  2. 处理小盒子和推送器之间的松针转移:

    • 在正确答案中,当从小盒子中取出松针时,会首先检查小盒子是否为空。如果小盒子是空的,则从推送器上取一个松针。这是一个明确的操作顺序,而我之前的答案没有明确地遵循这个顺序。
  3. 结束条件:

    • 我的代码没有完全处理三种结束手里松枝制作的情况。特别是当小盒子满了,但从推送器上取得的松针仍然不满足要求的情况。
  4. 输出:

    • 正确答案在每一根松枝制作完毕时立即输出,而我的答案则是将所有的结果保存并在最后输出。这会导致输出的顺序与预期不符。
  5. 代码逻辑和结构:

    • 正确答案使用了清晰的函数,如resultEmpty, Popprint,它们明确地定义了每一个操作步骤。而我之前的答案结构较为简单,没有将这些操作拆分成单独的函数,这可能导致某些操作步骤被遗漏或处理不当。

综上所述,我的答案在逻辑处理、代码结构和对题目细节的理解上都存在缺陷。

七、总结

从这道题目中,我们可以学到以下几点:

  1. 数据结构的选择:题目的描述中有明显的线索指出我们应当使用什么数据结构。在本题中,小盒子的行为(后进先出)明显暗示我们使用栈。正确地选择数据结构可以简化问题的解决过程。

  2. 细节处理:本题中的细节非常重要,例如松针的取用顺序和三种结束手里松枝制作的情况。正确地理解和处理这些细节是得到正确答案的关键。

  3. 模拟:这道题目实际上是一个模拟题。很多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可以转化为编程问题。通过模拟实际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4. 代码组织与模块化:将复杂的问题拆分为更小、更容易管理的部分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函数的使用可以使代码更加清晰,易于理解和调试。

  5. 测试与验证:在解决编程问题时,应当养成良好的习惯,针对各种可能的边界条件和情况进行测试,确保代码的正确性。

  6. 反思与总结:每当遇到问题或犯错误时,都应该花时间分析原因,并从中学习。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未来犯同样的错误,还可以加深对编程和算法的理解。

  7. 持续学习与实践:编程和算法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的领域。通过不断地解决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积累经验,提高解题技巧,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L2-041 松枝是一个人造松枝加工任务,工人需要将各种尺寸的塑料松针松枝干上,制作成不同大小的松枝。工人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每个工人手边有一个小盒子,初始状态为空;还有一个推送器,可以取出一片随机型号的松针片。工人首先捡起一根空的松枝干,从小盒子里摸出最上面的一片松针,如果小盒子是空的,则从推送器上取一片松针。然后,工人将这片松针松枝的最下面。在后面的松针时,工人需要保证每一步到一根非空的松枝干上的松针片,不能比前一步上的松针片大。如果小盒子中最上面的松针满足要求,就取出来好;否则,工人会继续从推送器上取一片松针。如果推送器上取到的松针仍然不满足要求,工人会将这片松针放到小盒子里并继续去推送器上取下一片。工人每次只能取出最上面的一片松针。当小盒子已经满了,但推送器上取到的松针仍然不满足要求时,工人将手中的松枝放到成品篮里,并开始制作下一根松枝。当推送器上已经没有松针了,但小盒子中最上面的松针不满足要求时,工人也会将手中的松枝放到成品篮里,并开始制作下一根松枝。这样循环进行,直到完成所有的松枝制作任务。<span class="em">1</span><span class="em">2</span><span class="em">3</span> #### 引用[.reference_title] - *1* *2* *3* [L2-041 松枝 (有备注详细过程)](https://blog.csdn.net/daybreak_alonely/article/details/124403764)[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3^chatsearchT3_1"}}]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100%"] [ .reference_list ]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夏驰和徐策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