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权路是复旦生活区域里很重要的一个路段,复旦附小、复旦附中、复旦出版社,都在这条路上。还有邮政局以及国权路理发店、国权路煤球店等这些老字号国营店,都给复旦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小时候一直看到在国权路靠近邯郸路口的复旦附小后来不知何时突然发现换牌了,变成了复旦大学分校,成了国权路上另外的一道风景线。 那段时间我刚从近郊来城随父亲在复旦生活、读书,就读于复旦附中对面的复旦子弟学校,经常路过复旦分校,感觉门面和校园很是简陋。分校虽然紧挨着复旦大学本部,与复旦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级别只属于一个文科大专学校,以致有部分复旦二线老师很不情愿地分流到这里工作,好像自己由此矮了一截似的。
与分校相隔百米的复旦附中,其虽是高中,却校园很是宽敞气派,在当时应该够得上一所大学的硬件设施。我们虽在对面的复旦子弟学校读初中,但体育课、音乐课、外语视听课等都要跑到附中本部来上,分享着校园的福利。但我觉得最大的收获还是附中图书馆的开放,使我业余时间阅读到了不少自己喜欢的书,诸如《李自成》《说唐》《啼笑因缘》《门采尔素描》《美术丛刊》等,这些小说、画册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为未来打下了基础。遗憾的是初中毕业后没能进入复旦附中继续深造,而是舍近取远地进入到江湾中学高中部求学,骑自行车有20来分钟的路程。
江湾中学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老校,曾经出过些优秀人才,只是那个时候高考录取率与复旦附中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每届也就出个两三位大专生,如此而已。但在中专生即拥有“小知识分子”称号的时代,大专生的荣誉就可想而知了。
有一次我们正在班级里上语文课,老师叫韩慕贞,突然见窗外有个女同学正探着脑袋急匆匆地唤她出去有事交代。原来是韩老师毕业班上的这个女生被复旦分校录取了,她第一时间前来报喜,激动不已,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当我们得知情况后也好生羡慕,那个年代还没什么追星,考进大学就是最好的星,绝对可以骄傲一阵子的。复旦分校虽然与复旦大学不是一个等级,但在那时的普通人眼里已经算很了不起了,毕竟很少有家庭能出个大学生,何况分校又在我家门口,再熟悉不过了。
1983年复旦大学分校更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并迁出,以后又搬到了三门路上。轮到我们参加高考时,班里有个女同学,也是我们一位老师的女儿,学习成绩在班里算是名列前茅的,最后如愿以偿地考取了上海大学文学院秘书专业专科,是两年制的。
直到九十年代初,已大学毕业并执教于上海第二师范学校的我,有了讲师头衔,受邀去三门路上的上海大学文学院挂职上选修课,主要的听课学生来自历史系和中文系,从此我也就与该校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后话。由于我亲历了上海大学文学院的演变之全过程,所以从心里一直把它视为复旦大学分校。
(作者:老冸,曾用名潘之,中国哲学史学会会员、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文艺专委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