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看完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

前面给大家出了一篇质量大师的笔记,从质量大师的贡献能得知,质量发展历经了3个阶段

 

但其实质量的发展从手工艺品生产时代就已经开始了,那时候质量还没有形成标准化和体系化,只能靠经验,靠我们的感官去定义质量。

 

现代质量管理活动真正始于20世纪初,根据解决质量问题的手段和方式不同,将质量管理划分为3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检验的方式,来控制每道工序以及成品的产品质量,因为工业化的发展,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对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就有了专职从事产品质量的人员,把不合格品、次品检查出来,这样的检验方法存在两点缺点:

(1)事后检验 :因为是在产品生产后才检验,质量问题无法根治,导致了无法预防和控制、非增值、低质量的代价。

(2)全数检验:又因为需要全数检验,导致员工的工作量剧增,人力资源成本增加。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为了从“事后检验”向“事前预防”转变,休哈特创立了SPC,依靠数理统计方法,对每道工序进行分析,发现生产过程的异常,并采取措施,实现事后检验和事前预防的相结合。

这一阶段能概括为:

(1)质量的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

(2)休哈特创建了统计过程控制理论(SPC),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

(3)道奇和罗米格发表了《抽样检验方法》,设计抽样检验表,解决了全数检验与破坏性检验应用中的困难。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针对上一阶段存在的问题,对产品质量提出了在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费根堡姆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QM,自此,世界各地先进企业开始学习使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分别制定各自的标准,进而发展出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这一阶段能概括为:

(1)费根堡姆(通用电气)

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需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

 

(2)日本

全公司质量管理(CWOC)、质量管理小组(OCC)、田口方法、5S管理、全面生产维护(TPM)、质量功能展开(OFD)、丰田生产方式(TPS)、老七种、新七种工具。

 

(3)克劳斯比

 第一次就把事情作对、零缺陷,提出明确需求,做好预防,一次做对,科学衡量。

 

(4)ISO 8402:1994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