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制的发展过程

  • 诞生: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茨于1679年发明了二进制,当时人们不知道这个发明有何用处,直到来到了计算机时代

    • 莱布尼茨生于: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去世
  •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可以重复编程使用的电子计算机,ENIAC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 占地170平,重达30吨

    • 使用了一万七千多二级管

    • 每秒可以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这个速度远远高于人类手工运算速度

    • 不出所料的是这台计算机是使用了十进制

  • 两个重点人物

    • 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美籍匈牙利人,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是现代计算机之父,在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领域内做出重要贡献。
      • 生年:1903年12月26日;
      • 卒于:1957年2月8日。
    • 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 生年:1912年6月23日
      • 卒年:1954年6月7日
  • 诺依曼是ENIAC首批使用者,他发现有如下问题

    • 识别十进制问题
      • 数学大小是按照电瓶,可理解为电压的大小来表示,而有10个数字,就需要10种电压,但相邻两个数字电压非常接近,很容易出现识别错误
    • 而且他根据图灵的理论,即“计算思想”,不仅要求计算机可以计算,还能分辨对错,即为可以很好进行逻辑运算,理解真与假
    • 而二进制只有两种数0和1,而且可以天然使用0表示假,1表示真
  • 基于上述思想,诺依曼提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即计算机核心使用二进制的计算机体系诞生

    • 1949年,基于该思想的计算机EDVAC诞生
      • 1946年开始创建该机器
      • 1949年交付使用
      • 1951年经过调整后正式使用
    • 到此以后到现在,所有计算机都是以该种架构制造
    • 该体系三大原则
      • 采用二进制逻辑
      • 顺序执行程序
      • 硬件分为五个部分
        • 运算器
        • 控制器
        • 存储器
        • 输入设备
        • 输出设备
  • 二进制的优缺点

    • 优点
      • 技术容易实现
      • 传输可靠性高
      • 适合逻辑运算
      • 运算规则简单
    • 缺点:
      • 位数太多
      • 可读性差,难以记忆(针对人类而言)
      • 储存占用空间多
      • 逻辑只能代表是与否,无法表示未知
  • 指定一个正整数int类型,什么样的十六进制值与其相加等到负数最小值

    • 831的二进制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1100111111
      int类型负数最小值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凑001111111111111111111110011000001
      凑0数的十六进制值7FFFFCC1
  •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转换表

    • 十进制二进制补码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10001010x1
      2100010020x2
      3110011030x3
      41000100040x4
      51010101050x5
      61100110060x6
      71110111070x7
      8100010000100x8
      9100110010110x9
      10101010100120xA
      11101110110130xB
      12110011000140xC
      13110111010150xD
      14111011100160xE
      15111111110170xF

int *i = &a;// 获取地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