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种光学物理现象。当偏振光以临界角入射到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界面(比如玻璃表面的金或银镀层)时,可引起金属薄膜内自由电子的共振,使反射光在一定角度内大大减弱。其中,使反射光在一定角度内完全消失的入射角称为SPR角。可以通过监测生物反应过程中SPR角的动态变化,得到生物分子之间结合和相互作用的特异性信号。
利用SPR表面等离子共振这种特殊的物理现象,将一种生物分子(靶分子)偶联在生物传感器表面,再将含有另一种能与靶分子产生相互作用的生物分子(分析物)的溶液注入并流经传感器表面。分子间的结合引起传感器表面质量增加,导致折射指数按同样的比例增强,生物分子间反应的变化即被监测到。通过不同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的分析物的注入,即可观察到分析物与靶分子的相互作用在分析物浓度或温度变化后引起的SPR角改变,进而可以绘制出两种分析物相互作用的SPR分子互作动力学曲线,计算出KD稳态与平衡常数。SPR分子互作动力学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定性和定量监测两种不同分子间结合程度的标准方法。
丨 SPR分子互作仪器设备
Biacore™ T200是一个高灵敏度、无标记的分子互作系统:
Biacore™ S200是一种非标记相互作用分析系统:
Biacore™ 8K是一款高通量、高灵敏度的 SPR 系统:
丨 SPR分子互作技术特点
1. 通过传感芯片可实时、原位和动态监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适用于各类生物体系的测定,小分子-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蛋白质,DNA-DNA等;
2. 研究抗原-抗体特异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
3. 样品无需标记,通过检测SPR角度变化,获得分析物的浓度、亲和力、动力学常数和特异性等信息;
4. 对复合物的定量测定不干扰反应的平衡,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定可靠性;
5. 实验设计方法灵活,提供高通量、高质量的分析数据。
丨 SPR分子互作实验流程
中药物质基础研究及小分子药物靶点发现一直是达吉特专注的科学领域,我们希望达吉特能为越来越多的中药及复方走向全世界提供有价值的技术支持。
达吉特针对于中药及小分子药物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
1)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高精度鉴定;
2)中药有效成分与代谢物组织空间分布
3)小分子化合物批量标记(生物素/炔基/荧光)
4)小分子钓靶(标记法):20K人类蛋白组芯片/ ABPP
5)小分子钓靶(非标记法):DARTS /Lip-MS/ CETSA
6)膜蛋白靶点筛选技术:SPIDER / MPA/GPCR膜蛋白芯片
7)药物调控通路筛选:磷酸化抗体芯片/磷酸化蛋白组
8)SPR表面等离子共振(分子动力学)
9) 药-靶结合位点分析(高分辨质谱/分子对接)
10) PET-CT与药物分布小动物活体成像
11)天然产物化合物库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