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5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32、DO-178C 相关标准及补充说明解读
本文深入解读了DO-178C及其相关标准与补充说明,涵盖DO-278A地面系统标准、DO-248C常见问题与原理说明、工具资格级别(TQL)的变革、基于模型的开发与验证、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挑战、形式化方法的技术优势,并综合对比各标准特点。文章还分析了其对航空电子软件行业的影响,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开发流程,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现代机载软件适航认证的技术演进与实践路径。原创 2025-10-27 00:30:21 · 7 阅读 · 0 评论 -
31、航空软件标准DO - 178C/ED - 12C的实践解读
本文深入解读了航空软件标准DO-178C/ED-12C相较于DO-178B的主要变化,涵盖核心文本更新、各章节关键改进及新技术补充文件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目标与活动关系、需求层级定义、验证独立性、MC/DC覆盖、停用代码处理等关键变更,并提供了应对策略,包括流程调整、文档更新、工具选择和与认证机构沟通等建议,旨在帮助航空软件开发者确保合规性,提升软件安全性与可靠性。原创 2025-10-26 10:23:44 · 4 阅读 · 0 评论 -
30、IEC 61508与DO - 178C/ED - 12C标准的修订与应用解读
本文深入解读了IEC 61508功能安全标准的最新修订内容,涵盖关键定义、架构约束、系统安全完整性、数字通信、ASIC要求等方面,并分析了DO-178C/ED-12C标准对DO-178B的更新背景与预期影响。重点探讨了新技术如基于模型设计、面向对象技术和形式化方法在机载软件中的应用支持,以及工具鉴定和可追溯性管理的强化要求。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和实施建议,帮助相关组织理解标准变化,优化开发流程,提升系统安全性与合规性。原创 2025-10-25 10:31:22 · 4 阅读 · 0 评论 -
29、IEC 61508 标准:功能安全的全面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了IEC 61508功能安全标准的核心内容,涵盖其应用领域、关键特性、安全生命周期、安全完整性等级(SIL)的确定与实现策略。文章详细阐述了基于风险的安全设计方法,介绍了标准在机械、过程、核能等行业的衍生应用,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标准在化工企业中的实施流程。同时,探讨了标准修订带来的技术与经济影响,分析了其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持续改进和跨行业拓展的重要性,为相关企业和开发者提供权威指导。原创 2025-10-24 11:32:04 · 11 阅读 · 0 评论 -
28、CE认证与IEC 61508标准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CE认证与IEC 61508标准在产品安全与合规性中的关键作用。涵盖了CE认证的适用指令、合规决策矩阵、技术文档要求及生产线安全测试,并详细介绍了IEC 61508标准的背景、结构、版本演进及其与CE认证的关联,帮助制造商理解如何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产品在欧洲经济区的安全合规与市场准入。原创 2025-10-23 10:54:35 · 4 阅读 · 0 评论 -
27、CE标志:基本要求全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了CE标志的基本要求,涵盖产品合规、适用指令识别、协调标准选择、合格评定程序及EC合格声明等内容。通过流程图、案例分析和常见问题解答,帮助制造商系统理解并实施CE认证流程,确保产品顺利进入欧洲经济区市场。同时探讨了未来技术发展对CE合规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建议。原创 2025-10-22 15:05:54 · 2 阅读 · 0 评论 -
26、形式化方法与CE认证:现代软件开发与产品合规的综合视角
本文从现代软件开发与产品合规的综合视角,探讨了形式化方法在提升软件可靠性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Hi-Lite项目如何推动前置条件等注释语言的标准化,并促进形式化验证在Ada和C等语言中的应用。同时,文章系统解析了CE认证的法规框架,包括新方法指令、欧洲协调标准(EN)、合格评定程序及技术文档要求,阐明了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合规路径。结合产品责任法律体系,强调制造商在安全与责任方面的义务。最后指出,无论是软件开发还是产品制造,都需融合形式化技术与认证流程,以满足日益严格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原创 2025-10-21 10:14:19 · 2 阅读 · 0 评论 -
25、形式化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的实用视角
本文探讨了形式化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的实用视角,涵盖程序正确性、用户界面设计、编程语言规范、运行时错误与安全属性的证明,并分析了形式化方法与测试的协同作用。文章还讨论了对现有程序进行形式推理的应用,以及在安全关键系统、实时系统和遗留系统中的优势。通过SPARK、CodePeer等工具案例,展示了形式化技术在提升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方面的实际价值,并提出了其与传统开发方法结合的可行路径及未来发展趋势。原创 2025-10-20 10:29:36 · 2 阅读 · 0 评论 -
24、形式化方法的务实视角:Hi - Lite 项目
本文从务实角度探讨了形式化方法在关键系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正确性、可靠性、安全性和保密性方面的挑战与潜力。文章介绍了Hi-Lite项目的目标,即通过整合形式化方法与测试、建模语言等现有技术,提升软件质量。同时对比了不同开发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形式化方法在航空、汽车和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强调应以综合、实用的方式推动其广泛应用。原创 2025-10-19 09:54:07 · 3 阅读 · 0 评论 -
23、安全、安保与多核技术的融合发展
本文探讨了安全、安保与多核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与挑战。文章分析了MILS分离内核在虚拟化环境中的应用,比较了全虚拟化与半虚拟化的实现方式,并讨论了多核处理器的发展背景及其在性能和功耗上的优势。针对多核软件架构,详细阐述了对称多处理(SMP)和非对称多处理(AMP)的特点及适用场景,重点介绍了受监督和虚拟化的AMP架构在安全与安保系统中的潜力。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安全与多核、安保与多核融合的可行性与障碍,指出基于管理程序的MILS架构是实现三者融合最具前景的技术路径。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硬件优化、软件原创 2025-10-18 16:40:24 · 3 阅读 · 0 评论 -
22、安全、安保与多核技术
本文探讨了嵌入式系统在安全、安保和多核技术方面的演进趋势,分析了从联邦式架构向集成模块化航空电子(IMA)的转变及其对安全认证的影响。文章还介绍了多重独立安全级别(MILS)架构如何应对高安保需求,并讨论了虚拟机管理程序在实现隔离与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随着多核处理器的普及,文中阐述了其在安全与安保关键系统中面临的调度、隔离和隐蔽通道等挑战,同时指出虚拟化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最后,文章展望了安全、安保与多核技术融合的趋势,提出构建统一、智能、协同的下一代可信系统的可能性。原创 2025-10-17 14:23:00 · 5 阅读 · 0 评论 -
21、铁路联锁系统测试:方法与实践
本文探讨了铁路联锁系统的测试方法与实践,重点分析了在高安全完整性等级(SIL 3/4)要求下,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测试用例设计应对复杂性、成本和变更副作用等挑战。基于CENELEC EN 50128标准,文章介绍了结合半形式化与形式化规范的测试流程,并通过调车移动、侧翼保护和速度信号控制等实例,展示了状态转换测试、随机测试和条件测试等技术的应用。提出的方法指南有助于集中测试实施、早期发现缺陷、合理选择测试技术并避免冗余。最后展望了未来在测试技术有效性研究、知识库构建和自动化测试推进方面的方向,旨在提升铁路系统的原创 2025-10-16 14:40:18 · 25 阅读 · 0 评论 -
20、安全关键系统测试:测试用例设计的结构化方法
本文探讨了安全关键系统中测试用例设计的结构化方法,针对传统经验式测试导致冗余和覆盖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测试用例设计指南。该方法结合业务需求分析、产品特定缺陷分类、测试强度定义、规范建模解释及测试技术选择,提升了测试的针对性与效率。通过实际案例(如BVA项目)验证,该指南能有效减少冗余测试、增强故障检测能力,并提高可追溯性。文章还分析了IEC 61508、DO-178B等标准对测试的要求,展望了自动化测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未来的应用趋势,并指出了系统复杂性与人才短缺等挑战,为安全关键系统的测试实践原创 2025-10-15 11:37:44 · 27 阅读 · 0 评论 -
19、安全关键嵌入式系统测试经验分享
本文分享了在安全关键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测试经验,重点介绍了硬件缺陷处理、软件安全措施、多种测试技术(如状态转换测试、边界值分析和分类树方法)的应用,以及集成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的实施流程。文章强调了风险分析(包括安全危害分析、FMEA和产品风险分析)的重要性,指出文档、结构化测试和测试报告在安全关键环境中的必要性。通过增量开发与工具支持,结合正式且实用的测试方法,确保系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仍具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多个产品的发布,有效避免了安全相关问题的发生。原创 2025-10-14 09:20:23 · 27 阅读 · 0 评论 -
18、医疗设备软件测试与安全关键嵌入式系统测试经验
本文深入探讨了医疗设备软件测试与安全关键嵌入式系统测试的核心方法与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风险驱动的测试策略,强调用户模拟测试在验证可用性与安全性中的作用,并结合V模型阐述了从需求到系统发布的全周期测试流程。通过基于风险的测试方法,合理分配测试资源,提升测试效率与覆盖率。文章还分析了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的协同应用、可追溯性管理的重要性,并讨论了人工智能、法规更新和跨学科合作带来的未来挑战与发展。适用于从事医疗设备开发、嵌入式系统测试及质量保证的专业人员参考。原创 2025-10-13 15:32:46 · 25 阅读 · 0 评论 -
17、医疗设备软件的风险驱动测试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疗设备软件的风险驱动测试方法,涵盖新软件开发和维护阶段的全流程。通过系统级风险分析、需求与测试用例的可追溯性建立、基于风险优先级的测试执行策略,以及100%覆盖安全关键需求的测试要求,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文章还探讨了用户行为、环境因素、文化差异对测试的影响,提出了‘用户模拟测试’等实践方法,并总结了该方法的优势与挑战。最后给出了最佳实践建议和完整的流程图,帮助团队构建高效、合规的风险驱动测试体系。原创 2025-10-12 13:49:41 · 25 阅读 · 0 评论 -
16、医疗设备软件测试:安全风险驱动与实践
本文探讨了医疗设备软件测试中的安全风险及其应对实践,以H-VAD(人工心脏辅助装置)为例,详细介绍了体外测试与动物实验在代码覆盖率和异常行为发现中的应用与局限。文章强调了风险驱动的测试方法在确保软件安全性中的核心作用,分析了风险管理流程及测试验证机制,并对比了不同测试环境的优劣。面对环境建模困难、测试成本高和结果可推广性差等挑战,提出了结合模型驱动开发、多方法融合和数据积累的应对策略。最终指出,跨领域协作与技术创新是提升医疗设备软件测试水平的关键,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原创 2025-10-11 11:33:33 · 26 阅读 · 0 评论 -
15、医疗健康信息通信技术系统安全维护与人工心脏软件测试
本文详细探讨了医疗健康信息通信技术(ICT)系统的安全维护与人工心脏软件测试的关键内容。在ICT系统安全方面,涵盖了信息资产登记、安全管理流程、变更控制、第三方采购、事件响应及网络弹性建设;在人工心脏软件测试方面,介绍了H-VAD系统的结构、软件架构及其体外与动物实验中的测试结果。文章还深入分析了变更管理流程、网络安全措施、测试方法优化以及人工心脏软件与医疗ICT系统融合发展的方向,强调通过系统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提升医疗设备与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原创 2025-10-10 09:31:47 · 11 阅读 · 0 评论 -
14、医疗设备与健康 ICT 系统的安全管理
本文探讨了医疗设备与健康ICT系统的安全管理,重点分析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中大学学院伦敦医院基金会信托(The Trust)在应对日益复杂的计算机系统时所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内容涵盖第三方软件的文档与验证标准、医疗软件的风险分析流程、相关立法与国际标准构成的监管框架,以及为满足DSCN 14和DSCN 18等法规要求而实施的合规策略。文章详细介绍了The Trust通过建立ICT安全委员会、制定安全管理政策、协调利益相关者、培养安全文化、强化人员能力及构建持续改进机制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全面提升I原创 2025-10-09 16:30:51 · 2 阅读 · 0 评论 -
13、医疗设备软件质量体系中的基于风险方法与ISO 62304集成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基于风险的方法在医疗设备软件质量体系中的应用,并详细阐述了其与ISO 62304标准的集成路径。文章从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出发,涵盖风险管理、审查、验证与确认、缺陷控制、变更控制及发布等核心流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各流程的协同作用,展示了如何通过系统化、结构化的流程保障软件的安全性与合规性。同时,探讨了支持性流程如文档控制、内部审计和供应商管理的关键作用,并展望了未来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背景下医疗设备软件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10-08 16:59:26 · 2 阅读 · 0 评论 -
12、IT服务组织与医疗设备软件的安全管理策略
本文探讨了IT服务组织与医疗设备软件领域的安全管理策略,分析了两者在风险管理、文档管理和人员能力方面的相似性,并提出了相互借鉴的思路。文章介绍了IT服务组织通过更新业务模板和引入服务保证级别(SAL)进行分级管理,以及医疗设备软件遵循ISO 62304标准实施风险驱动的安全管理。同时,针对未来技术复杂性、法规变化和跨领域融合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加强技术应用、建立法规跟踪机制和推动跨领域合作等应对策略,强调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以保障系统安全与公众利益。原创 2025-10-07 11:32:17 · 3 阅读 · 0 评论 -
11、IT 服务组织中的系统安全管理
本文探讨了一家跨国IT服务公司在其广泛的安全相关服务项目中,如何通过内部审计发现系统安全管理的不足,并制定实施路线图进行改进。重点分析了服务交付生命周期中尽职调查和过渡阶段的文档变更,强调安全工程师的角色、安全管理计划的必要性以及安全文化的建设。文章还展望了后续在流程推广、持续改进和跨服务协调方面的挑战与对策,旨在全面提升IT服务组织的系统安全管理水平。原创 2025-10-06 13:47:36 · 4 阅读 · 0 评论 -
10、安全关键系统的项目管理与测试策略
本文探讨了安全关键系统在项目管理中的测试策略与缺陷控制方法,强调以失败成本为核心驱动测试决策。通过分析开发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合理分配测试资源,采用分类测试方法(如草稿、开发、生产、业务关键),确保产品符合用途并降低风险。文章还介绍了Fagan检查、可追溯性要求、安全案例应用及V模型设计中考虑测试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如何平衡收益、成本与风险。最后提出优化测试策略的方向,包括数据分析、多方法结合和持续改进,为安全关键系统的高效可靠开发提供系统化指导。原创 2025-10-05 13:17:57 · 3 阅读 · 0 评论 -
9、安全关键系统管理:从理论到实践
本文探讨了安全关键系统管理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要素,强调安全关键性应被视为系统开发中的普遍维度而非特殊类别。文章分析了项目管理中的商业现实、收益与影响关系,并提出通过BIP映射、需求-验收-约束模型和生命周期协同来提升安全性与效率。同时,介绍了安全关键系统中的成本考量、标准应用的利弊及最佳实践,包括明确目标、沟通机制、风险评估、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未来工作方向聚焦方法验证、沉浸感探索与自动化分析配置,旨在提高系统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原创 2025-10-04 09:19:56 · 2 阅读 · 0 评论 -
8、系统-of-系统安全案例中的虚实辨析
本文探讨了系统-of-系统(SoS)安全案例构建中的关键问题,分析了基于过程与基于目标的安全标准在SoS环境下的适用性,并提出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可管理、可维护的安全案例。文章重点研究了人为因素在SoS危害识别中的作用,特别是以人为因素为导向的差异分析方法及其在IAT训练系统中的应用,强调沉浸感等认知现象对操作安全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六阶段的验证框架以确保危害评估过程的有效性,并展望了未来在认知现象深入研究、验证推进和方法标准化方面的持续工作。原创 2025-10-03 09:47:01 · 3 阅读 · 0 评论 -
7、系统-of-系统安全案例中的虚实辨别与危害评估
本文探讨了集成机组训练(IAT)系统-of-系统中的安全案例构建,重点分析了实时、虚拟与构造元素的交互特性及其带来的安全挑战。文章提出基于特征模型的配置导向危害评估方法,结合部署前与部署后的分阶段安全分析流程,通过自动化建议与人工审查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评估效率与完整性。针对SoS复杂性,引入扩展特征建模、决策支持工具和系统理论事故模型(STAMP/STPA)等方法应对不确定性与系统间不协调交互。最后总结核心要点,提出实践建议,并展望自动化、数据驱动和跨领域协作等未来发展方向,为复杂训练系统的安全工程提供系统性原创 2025-10-02 14:42:17 · 3 阅读 · 0 评论 -
6、软件安全证据管理与系统-of-系统安全评估
本文探讨了软件安全证据管理与系统-of-系统(SoS)安全评估的关键方法与挑战。在软件项目中,有效的证据管理通过V模型、过程验证和安全案例证据报告确保安全论证的可靠性,同时强调信息隐藏、分离关注点和渐进集成等原则的应用。针对SoS的独特复杂性,如元素自主性、动态协作和人类因素影响,传统安全分析方法面临局限,需引入特征模型和加强人类行为分析以提升评估准确性。文章结合实例与流程图,提出应对策略,并展望未来在人工智能辅助和安全管理流程优化方向的发展,旨在提高复杂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原创 2025-10-01 11:39:54 · 3 阅读 · 0 评论 -
5、软件安全标准中的证据管理与安全论证
本文深入探讨了软件安全标准中的证据管理与安全论证,重点分析了CAP 670/SW01标准的要求与局限,阐述了目标导向型安全标准下如何通过结构化方法构建安全论证并有效管理证据。文章强调早期规划、抽象化设计、多利益相关者协作的重要性,提出了优化证据生成过程、使用数据库实现可追溯性、生成总结文档等实践建议,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应用方法。最后展望了智能化证据管理、区块链技术应用、跨行业标准融合和实时监控等未来发展趋势,为提升大型软件项目的安全保证能力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原创 2025-09-30 16:23:20 · 2 阅读 · 0 评论 -
4、安全案例:从科学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本文探讨了从科学的‘假设与挑战’视角理解和改进安全案例的方法。传统安全案例倾向于将‘系统是安全的’作为需证明的结论,而科学方法则主张将其视为可被挑战的假设。文章分析了安全案例在开发、评估和运行三个阶段中如何接受挑战,并强调寻找反证、鼓励独立审查的重要性。同时,对比了Def Stan 00-56和IEC 61508两个标准与该方法的兼容性,指出当前安全实践中存在的‘仅为合规’、‘自我实现的预言’等问题,并提出通过范式转变提升安全案例的动态性与可信度。原创 2025-09-29 13:02:44 · 2 阅读 · 0 评论 -
3、构建清晰安全论证的新视角
本文探讨了当前安全案例论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有保证的安全论证’机制将安全论证与信心论证分离,以提升论证的清晰性与有效性。同时,借鉴科学方法中的假设提出与挑战机制,从全新视角审视安全案例的构建与评估,强调证据支持、逻辑结构和持续改进。文章还分析了安全案例与科学实践在逻辑结构、证据验证和动态更新方面的兼容性,并对现有安全标准与监管要求提出了灵活性与创新性的改进建议。最终目标是建立更可靠、可验证且持续演进的安全论证体系。原创 2025-09-28 16:47:43 · 2 阅读 · 0 评论 -
2、创建清晰安全论证的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创建清晰且可靠的安全论证的新方法,涵盖断言推理、断言上下文和断言解决方案三大核心概念,并通过置信论证结构来支持各论证主张点的可信性。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识别和管理保证缺陷,构建整体置信论证,并以胰岛素泵为例展示了实际应用过程。强调在复杂系统中确保论证全面性、证据可靠性及多方协作的重要性,为功能安全领域的论证构建提供了系统化框架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9-27 13:10:57 · 3 阅读 · 0 评论 -
1、系统安全论证新方法:确保安全论证结构的清晰性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系统安全论证方法——确保安全论证,通过将安全论证与信心论证分离,提升论证的清晰性与有效性。文章分析了传统单一论证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安全论证和信心论证的具体方法,并以药物输液泵为例展示了该结构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避免论证冗余、遗漏和不聚焦等问题,为复杂系统的安全验证提供了更可靠的框架。原创 2025-09-26 16:53:12 · 2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