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协议介绍

 网络层的功能

1.定义了基于IP协议的逻辑地址

2.链接不同的媒介类型

3.选择数据通过网络的最佳路径

IP数据包格式

数据封装的时候在网络层会封装ip地址的头部,形成ip数据包。IP数据包格式(分为20字节的固定部分,表示每个ip数 据包必须包含的部分,和40字节的可变长部分

 1.版本号(4bit):指IP协议版本。并且通信双方使用 的版本必须一致,目前我们使用的是                                           IPv4,表示为 0100

2.首部长度(4):IP数据包的包头长度(不包括数据)

3.优先级与服务类型(8):该字段用于表示数据包的 优先级和服务类型。通过在数据包中划分一     定的优先 级,用于实现 QoS(服务质量)的要求。

4.总长度(16):IP数据包的总长度,最长为 65535 字 节,包括包头和数据。

5.标识符(16):该字段用于表示IP数据包的标识符。 当IP对上层数据进行分片时,它将给所有的分片数据 分配一组编号,然后将这些编号放入标识符字段中, 保证分片不会被错误地重组。标识符字段用于标志一个数据包,以便接收节点可以重组被分片的数据包

6.标志(3):和标识符一起传递,指示不可以被分片 或者最后一个分片是否发出(完整)

7.段偏移量(13):在一个分片序列中如何将各分片连 接起来,按什么顺序连接起来

8.TTL(time to live)生命周期(8):可以防止一个 数据包在网络中无限循环的转发下去,每经       过一个路 由器 -1,当TTL的值为0时,该数据包将被丢弃 0-255

9.协议号(8):封装的上层哪个协议,ICMP:1 TCP:6 UDP:17

10.首部校验和(16):这个字段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 不包括数据部分。这是因为数据报每经过       一次路由 器,都要重新计算一下首部校验和(因为,一些字段 如生存时间、标志、片偏移等         可能发生变化)

11.源地址(32):源ip地址,表示发送端的IP地址

12.目标地址(32):目标ip地址,表示接收端的IP地址

13.可选项:选项字段根据实际情况可变长,可以和IP一 起使用的选项有多个。例如,可以输入创       建该数据包 的时间等。在可选项之后,就是上层数据

icmp协议

作用:检测网络的双向连通性

Type            Code                      描述

 0                   0                           Echo Reply

 3                   0                           网络不可达

 3                   1                           主机不可达

 3                   2                           协议不可达

 3                   3                           端口不可达

11                  0                           超时

 8                   0                           Echo Request

ping

1. ping 自己 127.0.0.1 硬件

2. 看双方地址是否有问题

3. 看网关是否有问题

4. 防火墙策略是否有问题

功能:Ping

Ping是网络设备、Windows、Unix和Linux平台上的一 个命令,其实是一个小巧而实用的应用程序,该应用基 于ICMP协议。 Ping常用于探测到达目的节点的网络可达性。

PING选项

显示自己 IP地址 ipconfig

ping --help 显示帮助命令

-t 长ping -a 将地址解析为主机名。

-l size 发送缓冲区大小。

-w 超时等待时间

-n 指定ping 几次

ping -t ip地址 长ping ctrl+c 停止

ping -a ip 地址 显示主机名

ping -l 指定包的大小(1600 2000)

ip地址 ping -w 指定等待时间(默认是秒:2 ) ip 地 址

ping -n 指定的次数(5) ip 地址

tip:ping的通一定通

       ping不通不一定网络不通

       tracert 也是 icmp协议

       tracert IP地址 win

       traceroute Ip地址 linux

ARP协议

ARP协议是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通过解析IP地址得到MAC地址的,是一个 在网络协议包中极其重要的网络传输协议,它与网卡有 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TCP/IP分层结构中,把ARP划分 为网络层,为什么呢,因为在网络层看来,源主机与目 标主机是通过IP地址进行识别的,而所有的数据传输又 依赖网卡底层硬件,即链路层,那么就需要将这些IP地 址转换为链路层可以识别的东西,在所有的链路中都有 着自己的一套寻址机制,如在以太网中使用MAC地址进 行寻址,以标识不同的主机,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协议将 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由此就出现了ARP协议,所有 ARP协议在网络层被应用,它是网络层与链路层连接的 重要枢纽,每当有一个数据要发送的时候都需要在通过 ARP协议将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在IP层及其以上的 层次看来,他们只标识IP地址,从不跟硬件打交道。

ARP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结合交换机原理两台局域网主机互相通信为例讲解原理 ARP解析过程 1. 当PC1想发送数据给PC2,首先在自己的本地ARP缓 存表中检查主机PC2的MAC地址是否存在?

2. 如果PC1缓存中没有找到响应的条目,它将询问主机 PC2的MAC地址,从而将ARP请求帧广播到本地网络 的所有主机。 该帧中包括源主机PC1的IP、MAC地址,本地网络中 的所有主机都接收到ARP请求,并且检查是否与自己 的IP地址相匹配。如果发现请求中IP地址与自己IP不 匹配,则丢弃ARP请求。

3. 主机PC2确定ARP请求中得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匹 配,则将主机PC1的地址和MAC地址添加到本地缓存 表中。

4. 主机PC2将包含其MAC地址的ARP回复消息直接发送 回主机PC1(数据帧为单播)。

5. 主机PC1收到PC2发的ARP回复消息,将PC2的IP和 MAC地址添加至自己ARP缓存表中,本机缓存是有生 存期的,默认ARP缓存表有效期120s。当超过该有效 期后,则将重复上面过程。主机PC2的MAC地址一旦 确定,主机PC1就能向主机PC2发送IP信息

 

 ARP的二个作用

1.检测地址是否冲突

无故ARP: 当一台设备获取到一个Ip 地址时 ,会自动发送一个无故 ARP,检测 是否有设备已使用了此地址

2.将IP地址转化成MAC地址

网关跟当前IP地址在同一网段

网关要真实存在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