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5G神秘的面纱

目录

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2.5G技术指标和三大应用场景

3.5G关键技术

4.5G面临的挑战

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技术具有代际演进规律

"G"代表一代

每十年一个周期

2.5G技术指标和三大应用场景

指标名称流量密度连接数密度时延移动性能效用户体验速率频谱效率峰值速率
4G参考值0.1Tbps/Km²10万/Km²10ms350km/h1倍10Mbps一倍1Gbps
5G取值10Tbps/Km²100万/Km²1ms500km/h100倍提升0.1-1Gbps3倍20Gbps

流量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总流量数
连接数密度:指单位面积内可以支持的在线设备总和
时延:发送端到接收端接收数据之间的间隔
移动性:支持用户终端的最大移动速度
能源效率:每消耗单位能量可以传送的数据量
用户体验速率:单位时间内用户获得MAC层用户面数据传送量。
频谱效率:每小区或单位面积内,单位频谱资源提供的吞吐量
峰值速率:用户可以获得的最大业务速率

3.5G关键技术

5G需要满足热点高容量场景

超密集组网:大量增加小基站,以空间换性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MBB即增强移动宽带,具备超大带宽和超高速率,实现用户体验速率100 Mbps、移动性500 Km/h;
mMTC即低功耗大连接,支持连接数密度100万/平方公里
uRLLC即高可靠低时延,支持单向空口时延最低1ms级别

动态自组织网络(SON),指可自动协调相邻小区、自动配置和自优化的网络,以减少网络干扰,提升网络运行效率。
在传统蜂窝网络架构下,终端必须通过基站和蜂窝网网关才能与目标端进行通信。在这种架构下,终端在获得数据传输服务前必须首先选择一个服务基站,与服务基站建立并保持连接。
在动态自组织网络中,任何接入网节点,都具备数据存储和转发功能,动态自组网中的每个节点,都具备无线信号收发能力,并且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上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进行无线通信,整个自组网呈网状结构。
在动态自组织网络中,任何节点间(终端与终端、终端与基站、基站与基站等)均通过无线通信,无须任何布线,并具有支持分布式网络的冗余机制和重新路由功能。任何新节点(如终端或基站)的添加,只需要简单的接上电源即可,节点可自动配置,并确定最佳多跳传输路径。

4.5G面临的挑战

三大场景安全挑战

eMBB:安全处理性能、二次认证、已知漏洞

mMTTC:轻量化安全、海量连接信令风暴

uRLLC:低时延的安全算法、边缘计算、隐私保护

新架构安全挑战

SDN、NFV等新安全机制要适应虚拟化、云华的需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