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明朝有位大数学家叫程大位,他在解答“物不知其数”问题(即: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2,问物几何?)用四句诗概括这类问题的解决: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首诗就是解答此类问题的金钥匙,它被世界各国称为中国剩余定理或孙子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一项辉煌成果。
<经典例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解题策略>
我们就从上述四句诗中来找答案:
三人同行七十稀,把除以3所得的余数用70乘。
五树梅花日一枝,把除以5所得的余数用21乘。
七子团圆正半月,把除以7所得的余数用15剩。
除百零五便得知,把上述三个积加起来,减去105的倍数,所得的差即为所求。
列式为:2×70+3×21+2×15=233,233-105×2=23。
为什么70,21,15,105有如此神奇作用?70,21,15,105是从何而来?
先后70,21,15,105的性质:
70除以3余1,被5,7整除,所以70a除以3余a,也被5,7整除;
21余以5余1,被3,7整除,所以21b除以5余b,也被3,7整除;
15除以7余1,被3,5整除,所以15c除以7余c,被3,5整除。
而105则是3,5,7的最小公倍数。
总之来说:70a+21b+15c是被3除余a,被5除余b,被7除余c的数,这个数如果大了,还要减去它们的公倍数。
现在我们来提出别外一种解法,本质上是与上述方法相同,请大家不妨仔细体会一下。
先把题目改动一下:“今有物不知数,五五数之余二,七七数之余二,九九数之余四,问物几何?”
先找除以9余4的数:4,13,22,31,40,49,58,67……
其中除以7余2的数有:58。
但58除以5不余2,用58加上7和9的最小公倍数63,直到加成除以5余2为止:58,121,184,247……
其中247即为所求。
<画龙点睛>
在中国剩余定理这类问题中,我们实际上运用的是余数的加法定理和减法定理:
如果一个数A除以除数后余数为a,一个数B除以相同的除数后余数为b,那么A+B除以相同的除数后余数为a+b,A-B除以相同的除数后余数为a-b.
<举一反三>
1.一个数除以5余3,除以6余4,除以7余1,请找出适合条件的最小数。
2、秦末期间,楚汉相争,萧何向汉王刘邦推荐了年轻的韩信,拜韩信为大将军。据说韩信点兵不要求士兵报数,只要士兵排队。有一次,队伍排成5列纵队末行1人;6列纵队末行5人;7列纵队末行4人;11行纵队末行10人。若韩信的士兵人数为2000多人,请算一算韩信有多少士兵?
3、一个三位数除以9余6,除以4余2,除以5余1,这个三位数最大是多少?
9、4、5两两互素,m=9×4×5=180
M1=20, M1`=5, M2=45, M2`=1, M3=36, M3`=1
20*5*6+45*1*2+36*1*1=726
最大的三位数:726+180=906
<融会贯通>
4、一个圆圈上有几十个孔,小明从A孔出发,沿着圆圈逆时针方向,每隔2孔跳一步,结果跳到了B孔;如果每隔4孔跳一步,结果也只跳到B孔;如果每隔6孔跳一步,正好跳回A孔,你知道圆圈上共有多少个孔吗?(B孔在A孔的右边,即如果从A编号为1进行逆时针编号,B孔的编号正好是孔数)
孔数为x,x除以3余1,除以5余1,是7的倍数。
3,5,7两两互素,m=3×5×7=105
M1=35, M1`=2, M2=21, M2`=1
35*2*1+21*1*1=91
普通思路:我们先看每隔2孔跳一步时,小明跳在哪些孔上 很容易看出应在1,4,7,10,……上.也就是说,小明跳到的孔上的编号是3的倍数加1.按题意,小明最后跳到B孔,因此总孔数是3的倍数加1.
同样道理,每隔4孔跳一步最后跳到B孔,就意味着总孔数是5的倍数加1;而每隔6孔跳一步最后跳回到A,就意味着总孔数是7的倍数.
如果将孔数减1,那么得数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因而是15的倍数.这个15的倍数加上1就等于孔数,而且能被7整除.注意15被7除余1,所以15×6被7除余6,15的6倍加1正好被7整除.我们还可以看出,15的其他(小于7的)倍数加1都不能被7整除,而15×7=105已经大于100,7以上的倍数都不必考虑.因此,总孔数只能是15×6+l=91.
一般的小题用普通思路就ok啦,孙子定理在求解复杂同余式组才能显示它的优越性,用在小题反而有小题大作之嫌。
转载:http://xmuzzx.blog.hexun.com/13939890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