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大败局----第二章 产业标准的魔力

第二章产业标准的魔力

    任何产业,制定标准的人是赢家。

    利用标准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IBM制定了PC产业标准,却让微软利用了它的魔力。

 

    魔力――意味着强大、神奇和不可预知。

    产业标准――手中的利剑,但你握住的是剑柄,还是剑锋?

    SiliconBeast――IBM将它养大,却成为微软腾飞的骏马。

 

案例:先行者往往先犯错:IBMDigitalResearchApple和微软

    我们现在所认为的高科技开始于1975Altair发明首台人们消费得起而又实用的微型计算机,由美国新墨西哥州的Micro Instrumentation and Telemetry Systems(MITS)研制。French MicralAmerican Scelbi等计算机的发明时间比AItair早,但这些计算机的用处不大。按前美国空军工程师Ed Roberts的策划,Altair按套件形式销售,售价为397.00美元,能接受此价位的用户甚多。根据当时强大的8Intel 8080处理器,添加了键盘、显示器、内存、外部存储设备(如纸磁带阅读器)以及软件,这样装配而成的Altair能够进行实时工作。但是,当此计算机首次推出时,这些配件均不能大量供应。不过,以Isaac AsimovRobert A.HeinleinRobby the RobotStar Trek(尤其是Star Trek!)的神奇构想为基础诞生的新一代计算机不会因为部分不足之处而停止对新世界的构建。在此引用William Wordsworth的诗句与大家共勉:Bliss was it in that dawn to be alive, but to be a young geek was very heaven!

大爆炸:Altair

    Altair在市场中带来了大爆炸,但如同炸弹爆炸的振波扩散一样,它在微型计算机中的地位也是短暂的。MITs被自身的快速增长所误导和毁灭,这样模式在工业界不断被重复。但随着Altair的耀眼光环逐渐褪去时,剩下的是由CoIBModore PETAppleTRS-80CromencosOsbornes和其他现在早已销声匿迹的系统组成新的竞争格周。

    但髙科技是风云变幻的残酷竞技场。很快,日益活跃的经济涌动开始为微型计算机这片处女地注入强大的活力。无数双贪婪的眼睛紧盯着这座自由岛,并开始策划将其擭为己有。

■不菲的筹码

    在早期市场,对微型计算机这块肥肉虎视眈眈的所有竞争者中,IBM是不容置疑的强者。对于很多人来说,IBM不仅仅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而且本身就代表高科技,其他公司只是在IBM统治下的臣子而已。1981年,对IBM的敬畏程度达到了一种新的顶礼膜拜层次。IBM成为了"蓝色巨人",在大型机市场,它的主要竞争者被称作"7个小矮人"

    尽管如此,似乎与IBM的意愿相反的是,它逐渐觉察到有一种未知力量驱使人们购买上亿美元的"玩具"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IBM开始意识到理解这种力量、参与其中并控制它的必要性了。IBM PC就是IBM为达到此目的的第一次下注。

    大量神话都围绕着这个传奇的系统。人们偏执地认为在IBM出现之前的微型计算机市场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新科技领域,充斥低劣的软件和形形色色的经营者。但在历史上,真相和传奇总是不一致的,这种情况司空见惯。

    真相是,在IBM出现前,微型计算机工业并不是那么乱糟糟的"卖牛市场"cow-town),而是一列呼啸前行的新式蒸汽火车,拥有耀眼的亮黄色、浑身涂满崭新的油漆。大部分乘客在起始站上车并驶向繁荣。这样一个"卖牛"小镇只是旅程上的一个小站而己。坐在Pullman车厢(George M.Pullman设计的豪华型列车车厢,乘客一般为特等客人。设计者为19世纪美国发明家)的是各种体面的人物,他们均身着购自精品店的服装,这是他们获得成功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再投资收益后的消费。这列车上有硬件上的纨绮子弟,包括AppleCoIBModoreRadio Shack,还有许多8位计算机的厂商,这种计算机运行着广泛使用的CP/M操作系统。他们偷快地工作着,尽其生产能力,以最快速度向市场投放他们的产品。

    家用市场同样生机勃勃,虽然不是同样利润可观,但在每个圣诞节和其他节日里,城镇的每个普通商店里都有父母及其充满渴望的子女在抢购着VIC20CoIBModore64Atari800Texas Instruments94Timex Sinclair(1982年,当时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强者Macy's连锁公司(当时,我在Macy's连锁店工作,作为一家人员齐备、货源充足的计算机精品零售店的销售员。该店位于公司第34街旗舰Herald广场内。该商店被授权销售像IBM PCApple IIApple III之类的精品系统,但在它们完成前,我在Macy's的消费电子产品部门上班,这个部门销售一些低档系统,VIC-20Atari 400Atari 800。在圣诞节的前几天,让父母们失望的是惟一现货是被淘汰的Sinclair,这些产品最终被绝望的商店束之高阁。在1982年的一段时间,该商店成为名人和PC精英们的焦点,因为这是在纽约地区少数几个可以买到IBM而不必等待过长时间的地方。《个人电脑》(《PC Magazine》)的创建人Tony Gold某一天亲临该店,为他自己和杂志社的几个职员购买计算机。著名的科幻作家Isaac Asimov也曾经到该店询问微型计算机的情况。我陪同Asimov来到一台Apple II电脑前,坐下来后,他输入了一段BASIC代码,然后马上又被难住了,因为他不知道如何终止刚才启动的循环)在牵诞节之前的一个星期,它在纽约市的旗舰商店Herald Square里,所有面向家庭的微型计算机被抢购一空)。

    在硬件商前面,坐在车厢内的是软件小贩,看起来,他们似乎同样满足。它们也以极快的速度销售着VisiCalcWordStarPFS文件的拷贝。在很多场合,销售软件时甚至不用纸盒,因为需求量是如此之大,顾客宁愿用塑料袋把软件拿回家。实在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惊人的成果

    在等待火车出站的所有"乘客"当中,Apple也许是微型计算机领地的早期"居民"中最有望成为该城镇市长的候选人。Apple的中流硪柱系统Apple II以及它的下一代继承者AppleII+均是产业设计和应用上的成功典范。Apple提供的产品外观设计别致,与商业计算机常见的古板工业化设计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Apple为它们的产品合理定价(一台配置齐全的计算机系统约4000.00美元)。它所集成的彩色显示功能,也给家用市场增加了吸引力,而且,有广泛的商业和娱乐软件供该系统选择。一家名叫Corvus的小公司甚至为Apple联网工作开发了一个专门的系统。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最先进的系统,购买者热爱他们的"苹果"

    没错,该系统的确有其自身的特性。那就是用户必须购买一块硬件来升级到以小写字母输入。在Apple中,如果连接软驱不正确将导致磁盘像内部电容一样爆炸,发出巨大的砰砰声,并向驱动器外冒出一股青烟(我在一次Apple维修认证的培训课上看到了此现象。我获得了Apple一级维修认证(1982),并获得了Apple面向消费者零售教育毕业证。你认为送到办公室的Apple III如何呢?)。但人们却宁愿将这些小缺陷视而不见。

    与其硬件设计同样重要的是,Apple是第一台运行电子表格--VisiCalc的系统,VisiCalc是微型计算机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lication)。所谓"杀手级应用"指的是某种产品是如此吸引用户,为了运行这一特定的软件,用户不得不购买相配套的必备硬件。VisiClac就具备这种难得的特征--当一名会计师或CFO(财务总监)看到更新后的电子表格,成排的数据像涟漪的波纹一样在表格上飘舞时,她(或他)就下定决心:一旦拥有,别无所求。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后来称作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部门也许不关心这些"小盒子"所代表的集中控制权的损失,但公司生活中的一条众所周知的真理是"不要对CFO说不"。而且一旦CFO的秘书(现在称做管理助理)尝试了字处理程序,他也会如此的。Apple与其他运行VisiClac (或它的一些早期竞争软件)的计算机一起都在商业领域快速扩张,这些商业领域均渴望使用它们生产的计算机系统。

    Apple II的成功还做出了贡献的是它相当灵活和可扩展的软硬件架构。与其大部分竞争者不一样,Apple系统是"开放的"。揭开Apple II的外壳后,可以看到一些插槽和连接器,在这些插槽和连接器中可以插入许多不同的附件和升级件,包括内存扩展器、加速卡、拷贝板(在档案工作中用来帮助制作软件位图图像的硬件设备)CP/M(能让Apple II运行CP/M软件)等等。为Apple II提供第三方附件和升级件的众多厂家快速崛起,同时推动了Apple II进一步如火如荼地销售。

    事实上,根据Apple的观点,该系统绝对是太开放了。1980年,以Apple的旗舰产品很快诞生出克隆(兼容)和"灰色"市场,这些产品冠有像PineappleOrange这样的名字,此类计算机产品从中国的台湾地区和其他东方国家以越来越大的规模源源不断进入美国市场。在国内,Apple甚至有了自己的兼容机公司(该公司对于Apple,类似Compaq对于IBM----家名叫Franklin Computers的新泽西公司,它提供一款非常棒的Apple兼容计算机,这种计算机甚至可以方便地输入小写字母。

    Apple对此形势变化的反应预示它将来在Macintosh市场中的相关行动。它聘请了一批律师来扼杀这种克隆市场。律师们完成此任务的做法是说服法院,这些公司复制Apple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复制让系统与其内部设备通信的内置软件指令集是不合法的。一旦此说法成立,克隆市场马上萎缩,因为这些计算机恰恰是复制了Apple的硬件框架,并配备包含"盗版"BIOS代码的ROM芯片(尽管Franklin费尽心思创建自己的Apple操作系统版本,但大部分人还是通过复制随机附带的磁盘获得Apple操作系统----Apple DOS)。台湾公司撤回到自己的小岛上集中生产IBM兼容机,Franklin计算机最后一次作宣传是1983年在Las Vegas举办的COMDEX(计算机分销商年会)上。它邀请Beach Boys演唱组在一次聚会上为出席的观众表演,事实说明,这次聚会是为公司即将来临的失败而献上的。

    在那个时候,很多人认为,CP/M(Control Program/MonitorControl Program for Microcomputers的缩写,意即控制编程/监视或微型计算机的控制编程)是Apple的巨大对手(虽然CoIBModoreTandy系统也有自己的忠实崇拜者)。CP/MIntergalactic Digital Research这家名字古怪公司的创建人Gary Kildall1974年开发(这家公司后来改名为Digital Research)CP/M设计运行于广泛应用的Intel 8位微处理器8080及其若干克隆产品上,例如最著名的Zilog公司的Z80芯片上。与Apple DOS及其他竞争产品不一样,CP/M与特定微型计算机的相应硬件关联不太紧密。Digital Research利用这一优势打造出一张利润丰厚、前景可观的许可证,并让CP/M以此进军如NCRTelevideoSol ProcessorRadio Shack(即众所周知的"Pickles and Trout",之所以如此称呼的原因已无从知晓)以及Osbome Computing(工业界最早、也是最辉煌的公司之一,它是首台"便携"电脑的创造者,这台电脑只有25磅重)这样的公司。

    但是,CP/M有一个巨大的缺陷。尽管CP/M很容易运行于各神计算机上,但事实上并不存在针对CP/M的硬件标准。打印机端口、显示器,尤其是软盘驱动器在所有计算机上各自不同。因此,为Vector系统购买了MicroProWordStar字处理软件的用户不能保证存储文件的软盘能被Cromenco计算机顺利读出。即使这两台计算机均使用CP/M操作系统,这种情况也可能发生。一段时间后,像纽约的Lifeboad Systems这样的二级销售商开展了一项符合潮流的业务,即为CP/M用户提供软件,以使他们各式各样的计算机可以读取这样的磁盘。

    尽管出现了磁盘驱动器爆炸和不兼容软盘格式问题,但这列"火车"仍然开足马力、轰轰烈烈地向前驶去。不过,当火车出站时,远处突然出现一名单枪匹马的暴徒,他的战马飞奔而来。在火车全速行驶之前,战马赶上了最后一列车厢,歹徒抓紧栏杆,迅速跳上车尾平台。追车者是一名消痩的歹徒,衣衫褴褛,脸部被一顶下拦的破旧帽子所遮掩。他进入火车,大踏步朝前迈进,直达Pullman车厢,我们的硬件商正颇感意外地坐在那里。当歹徒到达他们的车厢时,他们面对入侵者,脸上写满了惶恐。然后,是长时间的沉默。接着,陌生人向上推了推他的帽沿,露出冰蓝色的眼睛。在这双眼睛里,没有丝毫的怜悯之意。他向后掀开斗篷,露出三件套服装,配一件白色衬衫和一条得体的领带。陌生人腰上是一对8088、致命的转轮手枪,在镀铬枪管上赫然印着"16"。扣动扳机,陌生人残忍地干掉了每个硬件商。只有少数人幸免于难。

    IBM PC就是这个蓝眼陌生人。

■完美的猛兽

    开发和设计IBM PC的历史被无数次、在无数场合重复讲述着,因此,在介绍该系统对产业的长期影响之前,我只需要简略讲述这段历史就可以了。意识到微型计算机产业的超速增长,而且担心IBM可能会在此过程中被取代,IBM执行小组决定防患于未然。1980年,在一次IBM的高层管理会议上,这个具有先见之明的小组建议当时的IBM总裁Frank Cary必须让公司生产自己的PC,而且要马上付之实施。顺便说一下,IBM PC不是IBM生产微型计算机的第一次企图。早在1975年,它就试图生产委员会管理(management-by-coIBMittee)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陈旧、过份工程化,而且价格过髙。没有人愿意购买,也没有人购买过此计算机。

    为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IBM批准建立一个"离岸"决胜工程("off-campus" skunk works),用来生产新式IBM微型计算机,它不受臃肿官僚机构的约束。推进这一工作的是Bill LoweJack RogersJack SamsDon Estridge等人。Estridge负责此项目的日常运作,他在后来被称做IBM PC之父。实施此项目的地点选在Bill Lowe在佛罗里达的Boca Raton实验室中。新计算机取名为Acorn。该项目完成期限为1年。

    为了按期完成任务,IBM团队决定不再因循守旧,而是釆取非常规工作方式。他们不准备从内部构建和生产这一新计算机,这种PC主要用从第三方购买的部件组建而成。IBM进行组装、发行,并为计算机提供支持,他们使用IBM品牌,但承包商提供大部分关键部件,包括计算机的微处理器。

    做出此决定后,IBM必须决定新计算机的基本架构。是采用封闭盒式设计?还是像Apple II系列一样采用开放式、可组装式的架构呢?Apple在快速构建对系统的第三方支持方面的成功给Boca Raton的主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Apple看做他们的最大竞争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不决和内部争论后,最终选定了Apple模式。IBM PC将具有若干插槽和一个对第三方开放的架构。

    作为计算机的大脑,PC核心处理器芯片选定为Intel8088,这是一个比Intel新的强大的16位芯片8086稍弱的版本。8088是一种设计上的折中,它是16位内核与周边设备的8位数据通道结合的硅芯片。IBM看中8088的价格以及8位总线,它使计算机的成本下降,使得硬件生产商更容易生产新的附件,以填补PC上的插槽。

    在软件方面,IBM从微软购买了业界最流行的语言BASIC,微软的BASIC是该语言在业界最流行的版本。对于PC的操作系统,IBM没有选中被许多人视为业界标准的CP/M,这个不合时宜的决定现在仍然受到质疑。IBM选中的是MS-DOS,该操作系统从微软购买。MS-DOSCP/M非常"相似",而且与Digital Research的产品一样,与其他基于Intel的计算机的可移植性非常强。

    从成本上看,IBM使用第三方部件意味着,一台配备齐全的IBM PC只需花费4000.00美元~5000.00美元,赠送或购买一两件附件。此费用比Apple II高,但对于将来系统的主要用户、IBM所预料的小型企业来说,这并不存在太大的财政障碍。为了消除人们对"昂贵PC"的感觉,IBM甚至生产了一款简化的促销计算机,它仅售1265.00美元(这款计算机有16KB内存,无显示器,也无软驱)。事实表明,这些计算机很受欢迎,因为一些喜欢动手的用户通常购买它们后,再添加一些更便宜的非IBM部件就使之功能更强(其实,可能也包括你的计算机。当我在Macy's时曾购买了其中二台计算机,并以较髙的价格卖给了我的一位朋友,他在纽约Greenwich Village的一家计算机商店工作。我利用赚得的利润配置另一台计算机)。有时,购买者甚至将它们转手卖给需求量很大的半合法市场(gray market),以赚取一定的利润。

    事实上,IBM已经承诺开放其系统,它沿用Apple的原有开放硬件优势,并在若干关键地方超越了它。Apple使用对BIOS的控制权来杜绝克隆,与Apple不同的是,IBM发布了自己的BIOS规范(IBM实际上认为这是一项防止克隆的聪明策略。因为发布自己的BIOS后,它认为其他公司很难找到程序员来实施逆工程,如果这些程序员从未阅读过IBM发布的规范话。但显然,IBM公司失算了,因为很多公司在该PC发布后的12个月内成功制造出了BIOS的克隆品。似乎不少人从未见过这些BIOS规范,至少,这些程序员是这样说的。IBM的法律部门意识到很难证明有人已经阅读过该规范)。它不允许直接拷贝BIOS代码,但只要理解了它是如何与PC集成的,聪明的程序员就非常容易实现它的功能的逆过程,并制造出等价的BIOS,它的功能与IBM BIOS的功能完全相同。同时,IBM又不费吹灰之力地让PC的硬件接口规范化,并可以广泛获取。另外,IBM无意强制实施它在PC设计若干方面拥有的专利。

    定下战略决策后,IBM迅速行动,在一年内生产出了IBM PC19818月的发布,让用户欢呼雀跃,欣喜若狂。当时的一些头面人物对该计算机是否为真正的16位争论不休,但大部分明智的用户对此并不关心。IBM PC相对来说并不昂贵,而且对于将来的任何用户都是足够强大的。配备齐全后,它可以支持640KB的内存,当时谁又曾要求过那么多的内存呢?它还具备一个不错的键盘、支持彩色图形,在当时来说,它的外观非常时髦,而且可以提供用户需要的任何自然色。当然,IBM的销售商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该PC的销售立即取得了成功。

    现在,IBM已经生产了一台设计精良、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它具有纯正的品牌以及开放的架构。那么,IBM应该完成微型计算机硬件产业中最后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是,IBM没有完成这件事。而且,就这样度过了6年关键时期。

    通过这次"疏忽"IBM释放了业界的第一个、到目前为止惟一的"硬件病毒"。一旦将该"病毒"引入适当环境中,并让它自己繁殖,原本弱小的PC硬件标准开始变异成庞大的Silicon Beast(硅晶怪兽),经过一段时间,它会变得更大。最终,凭借它的大小和影响,PC标准围绕它自己创建了一个硬件产业系统,而且,在没有IBM的帮助和影响下,这个系统能让它继续增长和繁荣。不过,当IBM意识到它的决定性愚蠢的后果时,已经为时过晚。Silicon Beast已经从容地剥夺了其他公司控制自己的机会。此时,一个繁荣和开放的硬件市场形成了,至今,Silicon Beast一直主宰着该技术产业。

    在这一关键时期,IBM的确研制了一些新计算机,最著名的是1984年研制的IBM AT,这个系统在市场受欢迎程度和销售方面均超过了原有的PC。但是,相应的PC平台和架构保持开放,而且相当容易获得。任何人都可以在市场上攒出一台兼容PCAT来,事实上,许多人正是这样做的。包括Compaq(第一台手提计算机制造商)、Dell Computer等公司均切入此市场。在一段时间内,这样的公司几乎有数百家,其中大部分公司现在己经被人们遗忘了。

    为了理解这一事件的特有意义,请试想一下,在早期PC发布20年后的今天,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用标准化零件组装一台最新的计算机,而且有上百家生产商可以提供这样的零件。再试试组装MacintoshSun Microsystems SPARC(或者,组装电视机、录像机、DVD机,甚至烤炉),都比组装PC难多了。1994年,IBM最后尝试让兼容机市场围绕MacintoshMac操作系统(OS)发展,但是,Apple地位提升后,Steve Jobs迅速压制了Mac的兼容机势头。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早期,Sun Microsystems大肆宣扬它将如何发布其SPARC芯片和架构,并创造一个开放、可供选择的硬件平台。但尽管Sun MicrosystemsCEO Scott McNealy做出了这样的声明以及在此问题上的姿态,但该公司通过限制性使用许可条款,以及在硬件平台上玩的猫腻,让所有潜在的竞争者受到控制,并阻止了自由的兼容机市场对SPARC的蚕食。

    1987年,IBM试图挽回这一切,计划通过引进PS/2PC标准收回来。PS/2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硬件架构,与PC相比,IBM"质量控制"的名义严密控制其硬件规范,而且在竞争对手的系统上使用时要求有相对严格的权限许可。IBM釆取断然措施,为BIOS的每块芯片、每个连接件以及每个组件均进行了严格的法律保护,在每个部件上,IBM都印上了专属性权利要求。为了表明它用PS/2替换PC的决心,IBM在生产新计算机后不久宣布:PC类型的计算机即将停止销售。

    开发PS/2的努力完全是一个错误。的确,新的总线标准比早期的PC标准更优秀、更快。但是,对于当时的硬件来说,新的总线标准并非足够优秀,也不能在推出PS/2后的几年间保持足够的优秀性。由"暴发户"Compaq领导的IBM的竞争对手们快速联合起来,宣布对于那些切实需要更高性能的人可以免费使用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而不再是IBM产业标准结构了。令IBM懊恼的是,几乎无人再对生产PS/2兼容机感兴趣。因而,IBM被迫从"惟有使用PS/2"的盛气凌人开始收敛,它继续生产优秀的老PC机,而PS/2则跌入万丈深渊。大部分厂商忽略新的简单的硬件架构,仍然继续为广大用户组装更便宜的扣兼容机。IBM现在不再领导市场,而是发现正在被自己创造的Silicon Beast牵着鼻子,被迫与其他乌合之众一起在不断增长的庞然大物后面苟延残喘。

    同时,Silicon Beast有条不素地进军新领域,所到之处,横扫一片。首先消灭的是CP/M计算机,它是极其脆弱之物,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份额而无法长期生存。然后,Beast开始侵吞AppleII的领地,将它从商业市场挤到家庭和教育的小市场,在这片小市场中,它也将寿终正寝。PC标准的便利本质使之可以生产更便宜的PC。凭借此优势,Silicon Beast开始侵入家用市场,在这片市场中,它慢慢赶走那些平庸的对手,如CoIBModore 64,甚至赶走一些更特殊的对手,如AmigaAtari ST。在Beast庞然身躯前倒下的所有对手中,它们的垂死嚎叫几乎没有引起市场的关注。

    在短暂的时间内,AppleMacintosh上的成功为公司迎来了打造自身的法宝,以及挑战Silicon Beast的机遇。但与Apple IIAppleII+-样,Apple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它停滞于Macintosh处,现在,这只是一片由狂热Mac迷、打印和图形市场维持的脆弱领地。通过异样的工业设计、绚丽的色彩以及比尔.盖茨的忍让,Macintosh在狭小的温室中生存(比尔.盖茨认为Apple的继续存在有利于抵制联邦政府的反垄断调查)。在2002年,Apple占有硬件市场的3%--4%份额,变成世界最大的非关联(irrelevant)销售额达60亿美元的公司。

    对于IBM不幸的是,Silicon Beast不分门第的贵贱。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几乎是在不经意间, Beast吞没了Peanut,这是IBM PC"堂弟"(下一章将详述该事件)。前已述及,下一个轮到的就是PS/2。然后,Beast进一步切断了IBM的大型计算机的生存土壤。这个曾经是IBM商业模式核心的市场立刻变成一潭死水,接着慢慢萎缩。曾经辉煌的Silverlake也重蹈覆辙(SilverlakeIBM非常成功的AS400小型机的代号)

    贪婪的Beast20世纪90年代将视线转移到有利可图的Unix市场,寻求新的征服目标。相应的Unix厂商(SGI)发现急需提高其利润,因为它们的市场充斥高档PC,这些PC由廉价的内存和不断加快的处理器组装而成。而且,随着Beast曰益变大,现在甚至强大的Sun Microsystems也看到了衰落的可能性。运行Linux的廉价PC的巨大市场,免费Unix兼容系统开始与Sun MicrosystemsUnix版本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上进行竞争,这一切均使它日益摇摇欲坠。

    在生产PC时,IBM所做出的抉择的长期后果不仅仅只影响计算机制造业。PC的产生导致软件不再依赖于专利芯片。在IBM PC标准出台之前,公司很少购买计算机本身,而是购买集成了公司硬件、软件和服务的解决方案包。在这种受严格约束的环境中,IBM借助无情的市场和优秀的产品攀上了霸主地位。

    但是在IBM的美好(且未意料到的)新世界中,竞争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在PC存在之前,微处理器很少受到关注,而微处理器是存在于任何系统中的实际计算器。但渐渐地,人们领会到PC只是一些标准部件的集成,这些部件人人都可以组装。此时,人们才对计算机之间的真正特征区别开始感兴趣。Intel抓住这次机会,利用这一点在后续的几年间跻身为硬件标准的仲裁官,虽然该公司在业界的权威从未达到IBM曾拥有的至尊地位。

    更重要的是,PC标准的创建和发布意味着,现在是软件而不是硬件成为了计算机的力量源泉。随着计算机蜕变为各种几乎相同芯片的大集成,对操作系统、数据格式、应用程序接口以及Web标准的控制权将决定在市场中的霸权以及公司的利润。随着IBM从神坛的跌落,另一家公司将会取而代之,这家新崛起的公司能够更好地领悟新世界的新规则,并能运筹帷幄。"蓝色巨人"注定要衰落,"绿色巨人"必定要崛起("蓝色巨人"roM"绿色巨人"指微软)

绿色巨人的崛起:Digital Research和微软

    在美国2001年度100家最大个人PC软件公司评比时,Jeffrey Tarter在《Software Success》新闻特写中写道:微软的年收入占这100家公司年收入总和的69%。在操作系统、商业应用、开发工具、因特网浏览器、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不同类型的服务器软件中,微软拥有垄断、主宰或重要的市场份额。21世纪之初,微软己经取代IBM,成为计算机产业的霸主。如今,没人会大放厥词说要购买微软。

■悲壮的Ahab(Ahab,圣经中以色列国王。最后屈服于亚述侵略者)

    IBMPC一样,围绕微软崛起成为高科技的霸主盛传着许多传奇故事。最主要的传奇要追溯到该公司为PC提供操作系统,这是在商业历史上最绝妙的一击。据说IBM想在新PC上使用Digital Research公司的16位新操作系统CP/M-86(可参见《The 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这部电影,这是一部有趣而且表演到位的电影,它对该神话的真实性进行了批驳)

    传说中,由于一系列误解,Kildall拒绝同IBM的代表谈判。于是,IBM转向微软,打算使用它的操作系统。尽管微软没有此类产品,但是该公司欺骗IBM,让IBM同意购买一款并不存在的产品,然后转身从一家小公司Seattie Computer Products购得QDOS(Quick and Dirty Operation System)QDOSTim Paterson编写,用来支持一种8086模型板,这种模型板由该公司卖给软件开发商使用(该模型板的广告出现在《BYTE》杂志上)

    现实的演变与上面的传说不同。情况是,在1981年,业界最大的一条鱼(为IBM PC寻求计算机语言和OS)成为微软的美食,而与Digital Research无缘。在第一次会议上,比尔*盖茨坦白地告诉IBM他们无OS可售。此时,微软大部分利润来自计算机语言的销售,尤其是BASIC。微软为有此良机向IBM销售产品而欣喜若狂,但他建议道,对于OSIBM的代表应该与KildallDigital Research公司洽谈,寻求使用CP/M-86IBM依计而行,到加利福尼亚与Kildall会见。Kildall却认为初次会谈并不重要而未亲自参加,只是让他的夫人(时任公司副总裁)去主持会议。他们在签署一份保密协议时发生争论,双方各执己见,最后IBM无意再谈CP/M-86相关事宜而匆匆离开Digital Research

    IBM临时邀请比尔.盖茨与Kildall会谈,并说服他接受IBM的建议,但仍然无果。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培养的许多程序员眼中,IBM被蔑视为一个商业机构。IBM庞大、墨守成规,尽管它的计算机受各地大商业公司的推崇,但计算机迷却无法接近。Kildall沿袭Altair的精神,CP/M的生意也欣欣向荣,他不会为IBM所动,也没有向IBM行乞的必要。只是在Kildall这次回绝后,微软才着手准备OS,并答应为IBM提供一款产品,它开始对IBM PC发布日期的临近日益感到焦虑。毕竟,如果IBM不能发布它的PC,它就不会需要微软的BASIC让所有人感到喜出望外的是(Gary Kildall除外),意外收获QDOS让微软能够实现自己的诺言。

    在这些年间,大量报道描述Gary Kildall的悲哀与不平世界的残酷,但大部分扼腕叹息似乎都用错了地方。Kildall曾有幸让最大的蓝鲸游到他的门前、心甘情愿躺于砧板之上,无奈Kildall未曾举刀,反而弃之而去。公正的人很难指责比尔.盖茨横刀夺爱,掠人美食。而且与Kildall不一样,比尔*盖茨的目标是正确的。事实表明,它与IBM签订的这份协议是微软迈向产业霸主的第一步。

    然而,对于微软来说,这一事件的峰回路转并非代表万事大吉。在微软享用真正的美食前,Digital Research公司还犯了进一步的错误。

    PC首次发布时,PC DOS实际上是收录的操作系统。但是这并非像看起来的那么简单。DOS没有在IBM PC上预装。计算机无硬盘,PC的芯片上不存在DOS。每次打开计算机时,必须从软盘启动OS(作为Macy'S"专业"计算机商店的销售员,我多次尝试给客户推荐CP/M-86,而不是推荐IBM DOS。凭借CP/M8位水平的突出表现,我知道它是上上之选,但产品的价格几乎让每个人却步)DOS也没有集成到购买的PC中。它以独立形式销售,用户必须支付额外费用。在首次展示中,IBM没有为DOS的推广做太多工作,它的重点就是PC。但是随着系统的销售动力的形成,IBM的确注意到PC可用的OS不少于3个:PC DOSUCSD p-SystemCP/M-86。对于有志编写"一次编写,处处运行"软件的程序员来说,UCSD p-System是一个真正的开发系统(对,Java不是首次提出此概念的)。

    CP/M-86?怎么会有它呢?Kildall不是己经在那次传说中的会议和电话中被否决了吗?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随着Kildall意识到自己的的错误抉择,他仔细研究了即将发行的IBM OS拷贝。他惊奇地发现,它与CP/M实在太像了。这似乎并不公平。他立即亡羊补牢,亲自访问Boca Raton。于是,事情有了转机。现在,CP/M-86成为IBM官方支持的OS,它在IBM的销售包中一起发行,而且可以直接从IBM获得。

    CP/M-86较晚切入市场,尽管缺乏软件的支持,但仍不失为DOS的一个有力竞争者。新闻和技术主管均认为CP/M-86优于DOS,而且,老CP/M软件的发行商也没有发现将它们的应用程序移植到新OS有多难。例如,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MicroPro就将业界主导字处理软件WordStar移植到了CP/M-86,同样对其他大部分商业软件包进行了移植。畅销的dBASE II的发行商也开发了该程序的CP/M-86版本。开发电子表格、游戏、实用程序等产品的其他公司预测CP/M-86将很快从市场上将DOS驱逐出去。

    然而,事情的发展绝非如此。与Kildall的初始错误相呼应,他在销售CP/M-86时,价格定位上又马失前蹄。当IBM PC出现时,PC DOS的价格为40.00美元(当时任何人均能支付此费用;且该产品被大量盗版)IBM的这一决定使得市场中对微型计算机的OS价格体系进行了重新洗牌(事实上,6年后,该公司发现OS/2也成为被清洗的对象)。CP/M-86发布时售价为240.00美元,此价格与用户购买8CP/M的费用相当。价格上的巨大差异导致CP/M-86几乎不可能出售给个人用户,因而该OS迅速开始萎缩。

    若干年后,Kildall声称是IBM决定了两种操作系统间的价格差异。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质疑该声明。在1983年秋季的CP/M EAST展会上,最后一个主要商业展示是促销Kildall的产品,来自发行CP/M-86软件的不同公司的一群人在繁忙的展示会上,缠住Kildall就软件的价格与OS的前景展开讨论。在接下来的即兴讨论中,人们不断请求Kildall调整CP/M-86的价格,以便能与PC DOS竞争,而且警告他如果不这样做将会扼杀该产品。Kildall彬彬有礼、面带微笑,但强硬地宣称CP/M-86"价位恰如其分"。在离开展厅观众之前,他还表示"市场会理解玩具OS与专业产品之间的差别的"

    1984年年末,CP/M-86已如秋天的落叶般飘然落地、完全枯萎。

    沮丧的Digital Research欲以GEM夺回江山,这是一款看起来像MacintoshDOS命令解释程序,在好斗的Apple击垮它之前,它拥有短暂的成功。1987年,Digital Research发布DR DOS后,它受到了更实质性的报复。DR DOSMS-DOS"克隆"(不过,到底谁是谁的克隆系统仍争论不休)。虽然没有一家主要PC厂商选中该产品,但在这几年间,它与二流和三流制造商之间的买卖不亦乐乎,同时也让微软和比尔*盖茨隐隐作痛。

    微软在评Windows 3.1的测试版中警告用户,若与DR DOS一起使用Windows时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此时DR DOS出现了灾难性的一幕。这完全是胡说而已。DR DOSWindows 3.1工作良好,而且公众压力最终迫使微软放弃这一不明智的决策,但在这期间,对DR DOS市场的危害已经见效。

    更重要的是微软在使用许可协议中所做的变化,按此协议,如果不同时购买Windows就很难购买MS-DOS,而且,如果专门购买微软产品则可以享受优惠。这些属于强制的措施,在微软后来应诉美国政府对它的垄断商业行为的指控时,成为不利的证据。但是,即使微软是一位慈善、文雅的对手,在市场按Macintosh的方式无情地迈向GUI的计算模式时,DR DOS也永远不能成为主流,除非IBM介入其中,发挥引导作用。

■克隆产品的进攻

    与微软成为霸主的第二个传说是,原有的DOSIBM签订合约后,立即为该公司提供了大量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来说不公平的优势。同样,这与真相有所出入。随着时间的推移,的确证明了微软的DOS合同是一笔可观而稳固的财富来源,但IBMApple和其他公司也利用微软的QDOS,得到工业界一座闪光的金矿。

    从经济的观点看,原来的DOS订单为微软的口袋装入了大量财富,PC DOS的畅销也为公司带来了滚滚财源。但更重要的是,该合同让微软可以将DOS再销售给其他公司,事实上,微软立即着手进行MS-DOS的销售。

    不过,此业务也并非如微软原来想像的那样有利可图。IBM PC的首批"兼容"机并不是真正的克隆,它们尽量对PC的设计进行改进。来自DECOtronaRadio Shacks VictorTexas IntrumentsHyperion以及其他一些销声匿迹的公司的计算机被称做"MS-DOS兼容机"。一些计算机提供了较好的硬件支持,支持不同的键盘布局,并提供了较理想的图形功能,这是原始PC中较薄弱的方面。

    然而,正是图形支持和兼容性的问题,被证明是MS-DOS计算机的致命因素。软件开发人员很快就发现MS-DOS的一个毛病:显示图形速度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软件开发人员迅速掌握了绕过OS,直接调用IBM的图形硬件的技术,以提髙屏幕的显示性能。

    MS-DOS兼容机的出现使软件开发人员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应该开发自己设计的软件版本来支持这些新计算机吗?其中大部分计算机还没有占据实质性的市场份额。或者,应该避开锋芒,使用MS-DOS来处理屏幕更新?大部分人选择了回避,因此,MS-DOS兼容机的用户不得不习惯他们的软件在系统上蜗牛一样慢腾腾地爬行,而IBM PC用户却能充分享受字处理软件和电子表格带来的高效率,这些软件也似乎突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结果,对MS-DOS兼容机的兴趣很快被怀疑的眼光取代,紧接着抛来阵阵讥讽。人们对MS-DOS兼容机索然无味,而对IBM PC或真正的PC兼容机(它能运行IBM PC的软件)趋之若骛。MS-DOS兼容机市场迅速瓦解,微软的优势也似乎不如以前明显了。

    但是幸运之神对比尔.盖茨和他的公司又投来青睐的眼光,因为IBM释放了Silicon BeastMS-DOS兼容机市场萎缩后,IBM兼容机迅速取而代之,这些兼容机能够处理PC显示和图形,而不需要与计算机特定的配置。新一代兼容机进入市场惟一需要的是MS-DOS使用许可。微软与IBM的买卖才真正开始变成黄金。

    微软的巨大财富是建立在IBM十多年来寻求MS-DOS的替代品而做出的蠢事基础上的。第一个败笔就是TopView,这是1985年发布的一款笨拙、多任务处理、基于字符的伪OS,时值AppleMacintoshGUI的好处赢得了市场。下一个败笔即所谓的CP-DOS(这是它的众多名字中的一个),这是为了充分利用IBM AT80286芯片而创建的一个OS,可惜的是此计划流产了。继而,由于CP/M-86的不同版本均未能圆满完成,Gary KildallIBM连续不断地骚扰弄得伤心不已。OS/2也已经每况愈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IBM与微软分道扬镳后,它甚至试图在零售和原始设备制造厂商(OEM)市场销售自己的DOS版本,但其命运与OS/2一样。

    就像IBM在开发DOS的后续产品中从未成功过一样,Apple从未继续它自己的早期产品Apple II的辉煌,而且从未让Macintosh OS在开放环境中保持增长和繁荣。Digital Research也最终逐渐碉谢,不能从它的早期失误中恢复元气。

    20年期间,微软充分利用对手的失误和愚蠢,慢慢将自己在桌面0S上的优势转化为对被证明是高科技最具有战略意义领域的绝对控制权。以Windows这个总旗帜为根据地,微软的势力慢慢扩展到控制商业应用市场,然后转战成为Web领域的又一面旗帜。与它的竞争者一样,微软的商业行为不会百分之百地中规中矩或体体面面。但与它们不一样的是,微软始终如一地避免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蠢亊,因此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