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10- 实践篇(八)-语句加锁/误删数据/kill语句

1. 用动态的观点看加锁

加锁规则。这个规则中,包含了两个“原则”、两个“优化”和一个“bug”:

  • 原则 1:加锁的基本单位是 next-key lock。next-key lock 是前开后闭区间。
  • 原则 2:查找过程中访问到的对象才会加锁。
  • 优化 1:索引上的等值查询,给唯一索引加锁的时候,next-key lock 退化为行锁。
  • 优化 2:索引上的等值查询,向右遍历时且最后一个值不满足等值条件的时候,next-key lock 退化为间隙锁。
  • 一个 bug:唯一索引上的范围查询会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为止。

基于下面这个表 t: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c` int(11) DEFAULT NULL,
  `d`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c` (`c`)
)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 values(0,0,0),(5,5,5),
(10,10,10),(15,15,15),(20,20,20),(25,25,25);

1.1 不等号条件里的等值查询

看下这个例子,分析一下这条查询语句的加锁范围:

begin;
select * from t where id>9 and id<12 order by id desc for update;

利用上面的加锁规则,这个语句的加锁范围是主键索引上的 (0,5]、(5,10]和 (10, 15)。也就是说,id=15 这一行,并没有被加上行锁。

加锁单位是 next-key lock,都是前开后闭区间,但是这里用到了优化 2,即索引上的等值查询,向右遍历的时候 id=15 不满足条件,所以 next-key lock 退化为了间隙锁 (10, 15)。

查询语句中 where 条件是大于号和小于号,这里的“等值查询”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里先拆解一下加锁过程

图 1 索引 id 示意图
图 1 索引 id 示意图

  1. 首先这个查询语句的语义是 order by id desc,要拿到满足条件的所有行,优化器必须先找到“第一个 id<12 的值”。
  2. 这个过程是通过索引树的搜索过程得到的,在引擎内部,其实是要找到 id=12 的这个值,只是最终没找到,但找到了 (10,15) 这个间隙。
  3. 然后向左遍历,在遍历过程中,就不是等值查询了,会扫描到 id=5 这一行,所以会加一个 next-key lock (0,5]。

也就是说,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树搜索的方式定位记录的时候,用的是“等值查询”的方法。

1.2 等值查询的过程

这个语句的加锁范围是什么?

begin;
select id from t where c in(5,20,10) lock in share mode;

先来看这条语句的 explain 结果

图 2 in 语句的 explain 结果
图 2 in 语句的 explain 结果
可以看出,这条 in 语句使用了索引 c 并且 rows=3,说明这三个值都是通过 B+ 树搜索定位的。

在查找 c=5 的时候,先锁住了 (0,5]。但是因为 c 不是唯一索引,为了确认还有没有别的记录 c=5,就要向右遍历,找到 c=10 才确认没有了,这个过程满足优化 2,所以加了间隙锁 (5,10)。
同样的,执行 c=10 这个逻辑的时候,加锁的范围是 (5,10] 和 (10,15);
执行 c=20 这个逻辑的时候,加锁的范围是 (15,20] 和 (20,25)。

这条语句在索引 c 上加的三个记录锁的顺序是:先加 c=5 的记录锁,再加 c=10 的记录锁,最后加 c=20 的记录锁。

这些锁是“在执行过程中一个一个加的”,而不是一次性加上去的。

有另外一个语句,是这么写的:

select id from t where c in(5,20,10) order by c desc for update;

间隙锁是不互锁的,但是这两条语句都会在索引 c 上的 c=5、10、20 这三行记录上加记录锁。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由于语句里面是 order by c desc, 这三个记录锁的加锁顺序,是先锁 c=20,然后 c=10,最后是 c=5。

也就是说,这两条语句要加锁相同的资源,但是加锁顺序相反。当这两条语句并发执行的时候,就可能出现死锁。

1.3 怎么看死锁?

图 3 是在出现死锁后,执行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命令得到的部分输出。

这个命令会输出很多信息,有一节 LATESTDETECTED DEADLOCK,就是记录的最后一次死锁信息。

图 3 死锁现场
图 3 死锁现场

这图中的几个关键信息:

  1. 这个结果分成三部分:
  • (1) TRANSACTION,是第一个事务的信息;
  • (2) TRANSACTION,是第二个事务的信息;
  • WE ROLL BACK TRANSACTION (1),是最终的处理结果,表示回滚了第一个事务。
  1. 第一个事务的信息中:
  • WAITING FOR THIS LOCK TO BE GRANTED,表示的是这个事务在等待的锁信息;
  • index c of table test.t,说明在等的是表 t 的索引 c 上面的锁;
  • lock mode S waiting 表示这个语句要自己加一个读锁,当前的状态是等待中;
  • Record lock 说明这是一个记录锁;
  • n_fields 2 表示这个记录是两列,也就是字段 c 和主键字段 id;
  • 0: len 4; hex 0000000a; asc ;; 是第一个字段,也就是 c。值是十六进制 a,也就是 10;
  • 1: len 4; hex 0000000a; asc ;; 是第二个字段,也就是主键 id,值也是 10;
  • 这两行里面的 asc 表示的是,接下来要打印出值里面的“可打印字符”,但 10 不是可打印字符,因此就显示空格。
  • 第一个事务信息就只显示出了等锁的状态,在等待 (c=10,id=10) 这一行的锁。
  • 当然,既然出现死锁了,就表示这个事务也占有别的锁,但是没有显示出来。别着急,从第二个事务的信息中推导出来。
  1. 第二个事务显示的信息
  • “ HOLDS THE LOCK(S)”用来显示这个事务持有哪些锁;
  • index c of table test.t 表示锁是在表 t 的索引 c 上;
  • hex 0000000a 和 hex 00000014 表示这个事务持有 c=10 和 c=20 这两个记录锁;
  • WAITING FOR THIS LOCK TO BE GRANTED,表示在等 (c=5,id=5) 这个记录锁。

从上面这些信息中,我们就知道:

  1. “lock in share mode”的这条语句,持有 c=5 的记录锁,在等 c=10 的锁;
  2. “for update”这个语句,持有 c=20 和 c=10 的记录锁,在等 c=5 的记录锁。

因此导致了死锁。这里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1. 由于锁是一个个加的,要避免死锁,对同一组资源,要按照尽量相同的顺序访问;
  2. 在发生死锁的时刻,for update 这条语句占有的资源更多,回滚成本更大,所以 InnoDB 选择了回滚成本更小的 lock in share mode 语句,来回滚。

1.4 怎么看锁等待?

图 4 delete 导致间隙变化
图 4 delete 导致间隙变化
可以看到,由于 session A 并没有锁住 c=10 这个记录,所以 session B 删除 id=10 这一行是可以的。但是之后,session B 再想 insert id=10 这一行回去就不行了。

看一下此时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的结果

图 5 锁等待信息
图 5 锁等待信息
几个关键信息:

  1. index PRIMARY of table test.t ,表示这个语句被锁住是因为表 t 主键上的某个锁。
  2. lock_mode X locks gap before rec insert intention waiting 这里有几个信息:
  • insert intention 表示当前线程准备插入一个记录,这是一个插入意向锁。为了便于理解,你可以认为它就是这个插入动作本身。
  • gap before rec 表示这是一个间隙锁,而不是记录锁。
  1. 那么这个 gap 是在哪个记录之前的呢?接下来的 0~4 这 5 行的内容就是这个记录的信息。
  2. n_fields 5 也表示了,这一个记录有 5 列:
  • 0: len 4; hex 0000000f; asc ;; 第一列是主键 id 字段,十六进制 f 就是 id=15。所以,这时我们就知道了,这个间隙就是 id=15 之前的,因为 id=10 已经不存在了,它表示的就是 (5,15)。
  • 1: len 6; hex 000000000513; asc ;; 第二列是长度为 6 字节的事务 id,表示最后修改这一行的是 trx id 为 1299 的事务。
  • 2: len 7; hex b0000001250134; asc % 4;; 第三列长度为 7 字节的回滚段信息。可以看到,这里的 acs 后面有显示内容 (% 和 4),这是因为刚好这个字节是可打印字符。
  • 后面两列是 c 和 d 的值,都是 15。

因此,就知道了,由于 delete 操作把 id=10 这一行删掉了,原来的两个间隙 (5,10)、(10,15)变成了一个 (5,15)。

session A 执行完 select 语句后,什么都没做,但它加锁的范围突然“变大”了;
所谓“间隙”,其实根本就是由“这个间隙右边的那个记录”定义的。

1.5 update 的例子

图 6 update 的例子
图 6 update 的例子
session A 的加锁范围是索引 c 上的 (5,10]、(10,15]、(15,20]、(20,25]和 (25,supremum]。

注意:根据 c>5 查到的第一个记录是 c=10,因此不会加 (0,5]这个 next-key lock。

之后 session B 的第一个 update 语句,要把 c=5 改成 c=1,可以理解为两步:

  1. 插入 (c=1, id=5) 这个记录;
  2. 删除 (c=5, id=5) 这个记录。

按照上一节说的,索引 c 上 (5,10) 间隙是由这个间隙右边的记录,也就是 c=10 定义的。所以通过这个操作,session A 的加锁范围变成了图 7 所示的样子:

图 7 session B 修改后, session A 的加锁范围
图 7 session B 修改后, session A 的加锁范围
接下来 session B 要执行 update t set c = 5 where c = 1 这个语句了,一样地可以拆成两步:

  1. 插入 (c=5, id=5) 这个记录;
  2. 删除 (c=1, id=5) 这个记录。

第一步试图在已经加了间隙锁的 (1,10) 中插入数据,所以就被堵住了。


思考
一个空表有间隙吗?这个间隙是由谁定义的?怎么验证这个结论呢?

一个空表就只有一个间隙。
在空表上执行:begin;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 for update;
这个查询语句加锁的范围就是 next-key lock (-∞, supremum]。

验证方法

复现空表的 next-key lock
复现空表的 next-key lock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部分结果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部分结果


2. 误删数据后怎么办?

先对和 MySQL 相关的误删数据,做下分类:

  1. 使用 delete 语句误删数据行;
  2. 使用 drop table 或者 truncate table 语句误删数据表;
  3. 使用 drop database 语句误删数据库;
  4. 使用 rm 命令误删整个 MySQL 实例。

2.1 删除行

使用 delete 语句误删了数据行,可以用 Flashback 工具通过闪回把数据恢复回来。
原理是:

修改 binlog 的内容,拿回原库重放。而能够使用这个方案的前提是,需要确保 binlog_format=row 和 binlog_row_image=FULL。

具体恢复数据时,对单个事务做如下处理:

  1. 对于 insert 语句,对应的 binlog event 类型是 Write_rows event,把它改成 Delete_rows event 即可;
  2. 同理,对于 delete 语句,也是将 Delete_rows event 改为 Write_rows event;
  3. 而如果是 Update_rows 的话,binlog 里面记录了数据行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值,对调这两行的位置即可。

如果误操作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会怎么样呢?比如下面三个事务:

(A)delete ...
(B)insert ...
(C)update ...

要把数据库恢复回这三个事务操作之前的状态,用 Flashback 工具解析 binlog 后,写回主库的命令是:

(reverse C)update ...
(reverse B)delete ...
(reverse A)insert ...

也就是说,如果误删数据涉及到了多个事务的话,需要将事务的顺序调过来再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不建议你直接在主库上执行这些操作。
恢复数据比较安全的做法,是恢复出一个备份,或者找一个从库作为临时库,在这个临时库上执行这些操作,然后再将确认过的临时库的数据,恢复回主库。

这是因为,一个在执行线上逻辑的主库,数据状态的变更往往是有关联的。可能由于发现数据问题的时间晚了一点儿,就导致已经在之前误操作的基础上,业务代码逻辑又继续修改了其他数据。所以,如果这时候单独恢复这几行数据,而又未经确认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对数据的二次破坏。

不止要说误删数据的事后处理办法,更重要是要做到事前预防。有以下两个建议:

  1. 把 sql_safe_updates 参数设置为 on。这样一来,如果我们忘记在 delete 或者 update 语句中写 where 条件,或者 where 条件里面没有包含索引字段的话,这条语句的执行就会报错。
  2. 代码上线前,必须经过 SQL 审计。

设置了 sql_safe_updates=on,如果真的要把一个小表的数据全部删掉,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确定这个删除操作没问题的话,可以在 delete 语句中加上 where 条件,比如 where id>=0。

但是,delete 全表是很慢的,需要生成回滚日志、写 redo、写 binlog。

所以,从性能角度考虑,你该优先考虑使用 truncate table 或者 drop table 命令。

2.2 误删库/表

这种情况下,要想恢复数据,就需要使用全量备份,加增量日志的方式了。这个方案要求线上有定期的全量备份,并且实时备份 binlog。

在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假如有人中午 12 点误删了一个库,恢复数据的流程如下:

  1. 取最近一次全量备份,假设这个库是一天一备,上次备份是当天 0 点;
  2. 用备份恢复出一个临时库;
  3. 从日志备份里面,取出凌晨 0 点之后的日志;
  4. 把这些日志,除了误删除数据的语句外,全部应用到临时库。

流程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 1 数据恢复流程 -mysqlbinlog 方法
图 1 数据恢复流程 -mysqlbinlog 方法
说明:

  1. 为了加速数据恢复,如果这个临时库上有多个数据库,可以在使用 mysqlbinlog 命令时,加上一个–database 参数,用来指定误删表所在的库。这样,就避免了在恢复数据时还要应用其他库日志的情况。
  2. 在应用日志的时候,需要跳过 12 点误操作的那个语句的 binlog:
  • 如果原实例没有使用 GTID 模式,只能在应用到包含 12 点的 binlog 文件的时候,先用–stop-position 参数执行到误操作之前的日志,然后再用–start-position 从误操作之后的日志继续执行;
  • 如果实例使用了 GTID 模式,就方便多了。假设误操作命令的 GTID 是 gtid1,那么只需要执行 set gtid_next=gtid1;begin;commit; 先把这个 GTID 加到临时实例的 GTID 集合,之后按顺序执行 binlog 的时候,就会自动跳过误操作的语句。

不过,即使这样,使用 mysqlbinlog 方法恢复数据还是不够快,主要原因有两个:

  1. 如果是误删表,最好就是只恢复出这张表,也就是只重放这张表的操作,但是 mysqlbinlog 工具并不能指定只解析一个表的日志;
  2. 用 mysqlbinlog 解析出日志应用,应用日志的过程就只能是单线程。

一种加速的方法是,在用备份恢复出临时实例之后,将这个临时实例设置成线上备库的从库,这样:

  1. 在 start slave 之前,先通过执行change replication filter replicate_do_table = (tbl_name) 命令,就可以让临时库只同步误操作的表;
  2. 这样做也可以用上并行复制技术,来加速整个数据恢复过程。

过程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 2 数据恢复流程 -master-slave 方法
图 2 数据恢复流程 -master-slave 方法

图中 binlog 备份系统到线上备库有一条虚线,是指如果由于时间太久,备库上已经删除了临时实例需要的 binlog 的话,我们可以从 binlog 备份系统中找到需要的 binlog,再放回备库中。

假设,发现当前临时实例需要的 binlog 是从 master.000005 开始的,但是在备库上执行 show binlogs 显示的最小的 binlog 文件是 master.000007,意味着少了两个 binlog 文件。这时,我们就需要去 binlog 备份系统中找到这两个文件。

把之前删掉的 binlog 放回备库的操作步骤,是这样的:

  1. 从备份系统下载 master.000005 和 master.000006 这两个文件,放到备库的日志目录下;
  2. 打开日志目录下的 master.index 文件,在文件开头加入两行,内容分别是 “./master.000005”和“./master.000006”;
  3. 重启备库,目的是要让备库重新识别这两个日志文件;
  4. 现在这个备库上就有了临时库需要的所有 binlog 了,建立主备关系,就可以正常同步了。

不论是把 mysqlbinlog 工具解析出的 binlog 文件应用到临时库,还是把临时库接到备库上,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是:误删库或者表后,恢复数据的思路主要就是通过备份,再加上应用 binlog 的方式。

就是说,这两个方案都要求备份系统定期备份全量日志,而且需要确保 binlog 在被从本地删除之前已经做了备份。

但是,一个系统不可能备份无限的日志,还需要根据成本和磁盘空间资源,设定一个日志保留的天数。

建议
不论使用上述哪种方式,都要把这个数据恢复功能做成自动化工具,并且经常拿出来演练。

  1. 虽然“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但是万一出现了误删事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将损失降到最小,也应该不用跑路了。
  2. 如果临时再手忙脚乱地手动操作,最后又误操作了,对业务造成了二次伤害,那就说不过去了。

2.3 延迟复制备库

虽然可以通过利用并行复制来加速恢复数据的过程,但是这个方案仍然存在“恢复时间不可控”的问题。

如果一个库的备份特别大,或者误操作的时间距离上一个全量备份的时间较长,比如一周一备的实例,在备份之后的第 6 天发生误操作,那就需要恢复 6 天的日志,这个恢复时间可能是要按天来计算的。

有什么方法可以缩短恢复数据需要的时间呢?

如果有非常核心的业务,不允许太长的恢复时间,我们可以考虑搭建延迟复制的备库
这个功能是 MySQL 5.6 版本引入的。

一般的主备复制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如果主库上有个表被误删了,这个命令很快也会被发给所有从库,进而导致所有从库的数据表也都一起被误删了。

延迟复制的备库是一种特殊的备库,通过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DELAY = N 命令,可以指定这个备库持续保持跟主库有 N 秒的延迟。

比如把 N 设置为 3600,这就代表了如果主库上有数据被误删了,并且在 1 小时内发现了这个误操作命令,这个命令就还没有在这个延迟复制的备库执行。
这时候到这个备库上执行 stop slave,再通过之前介绍的方法,跳过误操作命令,就可以恢复出需要的数据。

这样的话,就随时可以得到一个,只需要最多再追 1 小时,就可以恢复出数据的临时实例,也就缩短了整个数据恢复需要的时间。

2.4 预防误删库 / 表的方法

2.4.1 账号分离

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写错命令。比如:

  • 我们只给业务开发同学 DML 权限,而不给 truncate/drop 权限。而如果业务开发人员有 DDL 需求的话,也可以通过开发管理系统得到支持。
  • 即使是 DBA 团队成员,日常也都规定只使用只读账号,必要的时候才使用有更新权限的账号。
2.4.2 制定操作规范

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写错要删除的表名。比如:

  • 在删除数据表之前,必须先对表做改名操作。然后,观察一段时间,确保对业务无影响以后再删除这张表。
  • 改表名的时候,要求给表名加固定的后缀(比如加 _to_be_deleted),然后删除表的动作必须通过管理系统执行。并且,管理系删除表的时候,只能删除固定后缀的表。

2.5 rm 删除数据

对于一个有高可用机制的 MySQL 集群来说,最不怕的就是 rm 删除数据了。只要不是恶意地把整个集群删除,而只是删掉了其中某一个节点的数据的话,HA 系统就会开始工作,选出一个新的主库,从而保证整个集群的正常工作。

这时,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节点上把数据恢复回来,再接入整个集群。

现在不止是 DBA 有自动化系统,SA(系统管理员)也有自动化系统,所以也许一个批量下线机器的操作,会让你整个 MySQL 集群的所有节点都全军覆没。

应对这种情况,建议只能是说尽量把备份跨机房,或者最好是跨城市保存。


小结

  1. 预防远比处理的意义来得大;
  2. 定期检查备份的有效性也很有必要;
  3. 可以使用show grants 命令查看账户的权限,如果权限过大,可以建议 DBA 同学给你分配权限低一些的账号。

3. 为何有kill不掉的语句?

MySQL 中有两个 kill 命令:

  • 一个是 kill query + 线程 id,表示终止这个线程中正在执行的语句;
  • 一个是 kill connection + 线程 id,这里 connection 可缺省,表示断开这个线程的连接,当然如果这个线程有语句正在执行,也是要先停止正在执行的语句的。

在使用 MySQL 的时候,使用了 kill 命令,却没能断开这个连接。再执行 show processlist 命令,看到这条语句的 Command 列显示的是 Killed。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kill query/connection 命令是有效的。比如,执行一个查询的过程中,发现执行时间太久,要放弃继续查询,这时我们就可以用 kill query 命令,终止这条查询语句。

还有一种情况是,语句处于锁等待的时候,直接使用 kill 命令也是有效的。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个例子:

图 1 kill query 成功的例子
图 1 kill query 成功的例子

看到,session C 执行 kill query 以后,session B 几乎同时就提示了语句被中断。

3.1 收到 kill 以后,线程做什么?

session B 是直接终止掉线程,什么都不管就直接退出吗?显然,这是不行的。

当对一个表做增删改查操作时,会在表上加 MDL 读锁。所以,session B 虽然处于 blocked 状态,但还是拿着一个 MDL 读锁的。如果线程被 kill 的时候,就直接终止,那之后这个 MDL 读锁就没机会被释放了。

kill 并不是马上停止的意思,而是告诉执行线程说,这条语句已经不需要继续执行了,可以开始“执行停止的逻辑了”。

实现上,当用户执行 kill query thread_id_B 时,MySQL 里处理 kill 命令的线程做了两件事:

  1. 把 session B 的运行状态改成 THD::KILL_QUERY(将变量 killed 赋值为 THD::KILL_QUERY);
  2. 给 session B 的执行线程发一个信号。

为什么要发信号呢?

因为像图 1 的我们例子里面,session B 处于锁等待状态,如果只是把 session B 的线程状态设置 THD::KILL_QUERY,线程 B 并不知道这个状态变化,还是会继续等待。发一个信号的目的,就是让 session B 退出等待,来处理这个 THD::KILL_QUERY 状态。

这里隐含了这么三层意思:

  1. 一个语句执行过程中有多处“埋点”,在这些“埋点”的地方判断线程状态,如果发现线程状态是 THD::KILL_QUERY,才开始进入语句终止逻辑;
  2. 如果处于等待状态,必须是一个可以被唤醒的等待,否则根本不会执行到“埋点”处;
  3. 语句从开始进入终止逻辑,到终止逻辑完全完成,是有一个过程的。

再看一个 kill 不掉的例子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不够用的例子。首先,执行 set global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2,将 InnoDB 的并发线程上限数设置为 2;然后,执行下面的序列:

图 2 kill query 无效的例子
图 2 kill query 无效的例子

可以看到:

  1. sesssion C 执行的时候被堵住了;
  2. 但是 session D 执行的 kill query C 命令却没什么效果,
  3. 直到 session E 执行了 kill connection 命令,才断开了 session C 的连接,提示“Lost connection to MySQL server during query”,
  4. 但是这时候,如果在 session E 中执行 show processlist,你就能看到下面这个图

图 3 kill connection 之后的效果
这时候,id=12 这个线程的 Commnad 列显示的是 Killed。也就是说,客户端虽然断开了连接,但实际上服务端上这条语句还在执行过程中。

为什么在执行 kill query 命令时,这条语句不像第一个例子的 update 语句一样退出呢?

在实现上,等行锁时,使用的是 pthread_cond_timedwait 函数,这个等待状态可以被唤醒。但是,在这个例子里,12 号线程的等待逻辑是这样的:每 10 毫秒判断一下是否可以进入 InnoDB 执行,如果不行,就调用 nanosleep 函数进入 sleep 状态。
也就是说,虽然 12 号线程的状态已经被设置成了 KILL_QUERY,但是在这个等待进入 InnoDB 的循环过程中,并没有去判断线程的状态,因此根本不会进入终止逻辑阶段。

当 session E 执行 kill connection 命令时,是这么做的:

  1. 把 12 号线程状态设置为 KILL_CONNECTION;
  2. 关掉 12 号线程的网络连接。因为有这个操作,所以你会看到,这时候 session C 收到了断开连接的提示。

为什么执行 show processlist 的时候,会看到 Command 列显示为 killed 呢?其实,这就是因为在执行 show processlist 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的逻辑:

如果一个线程的状态是KILL_CONNECTION,就把Command列显示成Killed。

其实,即使是客户端退出了,这个线程的状态仍然是在等待中。

那这个线程什么时候会退出呢?

只有等到满足进入 InnoDB 的条件后,session C 的查询语句继续执行,然后才有可能判断到线程状态已经变成了 KILL_QUERY 或者 KILL_CONNECTION,再进入终止逻辑阶段。


小结一下:
这个例子是 kill 无效的第一类情况,即:线程没有执行到判断线程状态的逻辑。跟这种情况相同的,还有由于 IO 压力过大,读写 IO 的函数一直无法返回,导致不能及时判断线程的状态。

另一类情况是,终止逻辑耗时较长。这时候,从 show processlist 结果上看也是 Command=Killed,需要等到终止逻辑完成,语句才算真正完成。

这类情况,比较常见的场景有以下几种:

  1. 超大事务执行期间被 kill。这时候,回滚操作需要对事务执行期间生成的所有新数据版本做回收操作,耗时很长。
  2. 大查询回滚。如果查询过程中生成了比较大的临时文件,加上此时文件系统压力大,删除临时文件可能需要等待 IO 资源,导致耗时较长。
  3. DDL 命令执行到最后阶段,如果被 kill,需要删除中间过程的临时文件,也可能受 IO 资源影响耗时较久。

如果直接在客户端通过 Ctrl+C 命令,是不是就可以直接终止线程呢?

不可以。其实在客户端的操作只能操作到客户端的线程,客户端和服务端只能通过网络交互,是不可能直接操作服务端线程的。
而由于 MySQL 是停等协议,所以这个线程执行的语句还没有返回的时候,再往这个连接里面继续发命令也是没有用的。实际上,执行 Ctrl+C 的时候,是 MySQL 客户端另外启动一个连接,然后发送一个 kill query 命令。

3.2 关于客户端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如果库里面的表特别多,连接就会很慢。
图 4 连接等待
图 4 连接等待

每个客户端在和服务端建立连接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就是 TCP 握手、用户校验、获取权限。但这几个操作,显然跟库里面表的个数无关。
但实际上,正如图中的文字提示所说的,当使用默认参数连接的时候,MySQL 客户端会提供一个本地库名和表名补全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客户端在连接成功后,需要多做一些操作:

  1. 执行 show databases;
  2. 切到 db1 库,执行 show tables;
  3. 把这两个命令的结果用于构建一个本地的哈希表。

在这些操作中,最花时间的就是第三步在本地构建哈希表的操作。所以,当一个库中的表个数非常多的时候,这一步就会花比较长的时间。也就是说,感知到的连接过程慢,其实并不是连接慢,也不是服务端慢,而是客户端慢。

图中的提示也说了,如果在连接命令中加上 -A,就可以关掉这个自动补全的功能,然后客户端就可以快速返回了。除了加 -A 以外,加–quick(或者简写为 -q) 参数,也可以跳过这个阶段

第二个误解:–quick 是一个更容易引起误会的参数。

是不是觉得这应该是一个让服务端加速的参数?但实际上恰恰相反,设置了这个参数可能会降低服务端的性能。
MySQL 客户端发送请求后,接收服务端返回结果的方式有两种:

  1. 一种是本地缓存,也就是在本地开一片内存,先把结果存起来。如果用 API 开发,对应的就是 mysql_store_result 方法。
  2. 另一种是不缓存,读一个处理一个。如果用 API 开发,对应的就是 mysql_use_result 方法。

MySQL 客户端默认采用第一种方式,而如果加上–quick 参数,就会使用第二种不缓存的方式。
采用不缓存的方式时,如果本地处理得慢,就会导致服务端发送结果被阻塞,因此会让服务端变慢。

既然这样,为什么要给这个参数取名叫作 quick 呢?这是因为使用这个参数可以达到以下三点效果:

  1. 第一点,就是前面提到的,跳过表名自动补全功能。
  2. 第二点,mysql_store_result 需要申请本地内存来缓存查询结果,如果查询结果太大,会耗费较多的本地内存,可能会影响客户端本地机器的性能;
  3. 第三点,是不会把执行命令记录到本地的命令历史文件。

思考
如果碰到一个被 killed 的事务一直处于回滚状态,你认为是应该直接把 MySQL 进程强行重启,还是应该让它自己执行完成呢?为什么呢?

因为重启之后该做的回滚动作还是不能少的,所以从恢复速度的角度来说,应该让它自己结束。
如果这个语句可能会占用别的锁,或者由于占用 IO 资源过多,从而影响到了别的语句执行的话,就需要先做主备切换,切到新主库提供服务。

切换之后别的线程都断开了连接,自动停止执行。接下来还是等它自己执行完成。这个操作属于我们在文章中说到的,减少系统压力,加速终止逻辑。


来自林晓斌《MySql实战45讲》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