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读书笔记

今天周日,在万象城读了《从0到1》这本畅销书。


这本书由Peter Thiel的学生听他的课所写笔记整理而成。它是Peter独立思考的产物。

从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人们总结了四点规律,但Peter在这种时代片面总结前提出了不同的观点。Peter应该是根据自己的成功,后来总结出来的经验。个人认为他当时是没有这个认识的。但他不人云亦云,而是独立思考。

他在成功后提出了此书中的观点。只有成功者的观点才是大众认同的并认为有价值的。因为,人人都想成功,都想吸取成功的经验为己所用。

此书有几句话令人影响深刻:

1. 马克吐温的名言: I have never let the schooling interface with my education

  上学只是学习大家都知道的的知识,上学对部分人可能是噩梦,但是学校生涯的结束并不意味教育、学习和成长的结束。

2. 当说明自己在努力工作比抡起袖子干活还重要的时候,你应该立马离开那个公司

  此说法也许在美国可行,但是在官本位的中国,在大企业中,这点非常值得商榷。你可适应也可以离开,没有对错。

  这要求你有一颗坚定的创业的决心。

  结合这几年在大公司工作经验,把工作做好是基本。在此基础上,汇报、演讲以及各方利益分析是发展的前提。

3. 烂计划比没有计划好

 比如写这些博客,写出来总比不写要强多倍;项目先写个demo后重构与优化,比成天分析设计强一百倍。

4. 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

  这点要在重视知识产权的地方有用;在天朝,垄断会把创新扼杀在摇篮。


其他的观念不新鲜,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创业经验的人都应该能想到和做到。对于书呆子和技术狂却需要重点强调。这里罗列如下:

1. 营销和开发同样重要;

2. 机器是人类的辅助工具和助手;

3. 创始人(独裁者)的谦虚,进步对他自己重要,创始人在公司的神圣地位一定要维护;

4. 基础决定命运,在一个良好的领域实现0到1的突破,这个基础决定了后续发展的必然性;

5. 幂函数,指数函数,Power Law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绿色能源和特斯拉对比,Peter提出的7个问题是非常深刻的,以后可以运用。


最后问自己本书开始问的一个面试问题:你在什么重要的事情上与大部分人的观点不同? 思考。。。。


注:根据《how to read a book》的方法,读这本书的时候,尝试了从尾到头反过来读,感觉完全没有障碍,而且比较新鲜。惯性的从头读到位,不可取;带着问题和方法来读书,效率和效果要好很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