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dis简述
1.1 什么是Redis?
Redis是用C语言开发的一个开源的高性能键值对(key-value)数据库,官方提供测试数据,50个并发执行100000个请求,读的速度是110000次/s,写的速度是81000次/s ,且Redis通过提供多种键值数据类型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存储需求,目前为止Redis支持的键值数据类型如下:
-
字符串类型 string key=string,value=string
-
散列类型 hash key=string,value=Map<String,String>
-
列表类型 list key=string,value=list集合
-
集合类型 set key=string,value=set 不重复
-
有序集合类型 sortedset key=string,value=set 可以排序
1.2 Redis的应用场景?
-
缓存(数据查询、短连接、新闻内容、商品内容等等)
-
聊天室的在线好友列表
-
任务队列。(秒杀、抢购、12306等等)
-
应用排行榜
-
网站访问统计
-
数据过期处理(可以精确到毫秒)
-
分布式集群架构中的session分离
1.3 Redis的安装与使用
(重点) Redis数据库,非常小巧只有2-3MB左右,Redis数据库的厂家只出品Linux版本的。Windows版本的也有,微软开发的!(Windows版本的已经停止了,没有应用市场)目前Redis全部采用Linux版本的,最新是7.0的,现在使用的是6.2版本。
这里附上redis.tar.gz文件的下载网址:Redis中文网
-
Redis的安装步骤
-
将下载的redis.tar.gz压缩文件 上传到Linux系统的 /usr下
-
在虚拟机该目录下解压文件,可以通过输入mv redis-6.2.1 redis命令将解压后的文件名的版本号去掉
-
redis解压后去redis目录底,可以看到里面都是数据库的C语言源码
-
下载安装软件:C语言编译器 yum -y install gcc 必须连接网络
-
编译Redis的C语言编码,路径切换到redis目录下 : make && install
-
-
启动redis服务器
-
先进入Redis解压目录的src下:输入redis-server,启动服务器,端口号为6379
-
会出现如图中界面,表示启动成功:
-
启动服务器后,发现Linux系统没有命令行了
-
这时有两种方法可以获取命令行:
-
(1)重新新建开启一个命令行(右键复制标签),再次进到src目录底下,然后输入./redis-cli,
-
会连接上本机客户端,然后可以通过输入ping,如果客户端返回了一个PONG,则表示连通了
-
(2)第一种方式比较麻烦,下面我来讲一下第二种方法:在redis的目录底下有一个redis.conf文件,然后将该文件复制到src底下,输入命令cp redis.conf src,可以发现src底下也有了一个redis.conf文件,然后在src目录下输入vim redis.conf进入配置文件中,将里面的一个daemonize no改为daemonize yes,其他不变,然后退出,然后在src目录底下的话输入./redis-server redis.conf,会发现不会显示上面的图片里面的内容,但是实际上redis已经启动了,可以通过输入方法1中的./redis-cli以及后续操作来验证是否连通,然后可以输入exit退出.
-
-
启动Redis客户端
-
在redis的解压目录src:redis.cli
-
测试是否连通?
[root@sz0509Server src]# ./redis-cli 127.0.0.1:6379> ping PONG 127.0.0.1:6379>
-
关闭服务器:./redis-cli shut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