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网络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Intel公司的研究小组以及其他的大学和新兴公司,共同研究出了一种简化的计算机,科学家们把这种由射频收

发器和传感器组成的小型自主节点称为“微尘”。这些“微尘”采用TinyOS操作系统,每个“微尘”加电之后就可以和它的近邻相连接。尽管

这些智能传感器的电能和处理能力有限,但能够通过数以百计地集合在一起,自发组合成一个散布于真实世界中的感知网络,这种功能和可完

成的任务令普通计算机系统望尘莫及。
    这些无线小玩意价格并不贵,而且灵敏度足够高。例如,把数十个这样的装置绑在红木树干上,就组成了一种新科学仪器,也许我们可以

称它为“放大镜”,它能够记录森林中不同区域内某一整棵树周围的微气候。这些电池供电的“微尘”个头足够小,在今年夏天,生物学家在

海鸟鸟巢的里里外外放置了150个“微尘”,来帮助生态学家搞清楚这些鸟儿为什么在这里孵蛋。除了收集和处理数据之外,无线节点还能推
断如何在彼此间传输信息,可以有效地把数据传送到某个有Internet连接的基站处。这种能力使Inter开始设想在制造工厂中放置数千个这种传
感器节点,来监控关键生产设备,避免代价高昂的故障。
    很容易想到,随着其他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这些“微尘”的造价会日渐降低,性能逐步提升,这种新装置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提高生

产力,开创全新的科研方法,找到预防和应对紧急情况、环境问题以及军事战争的创新方法。但我们也没有低估实现这些潜力的工程难题。一

个“微尘”并非一台微型计算机,这个系统的各个方面,从程序运行的方式到数据通信的方式,都要达到节约能量、空间和成本的最优化。根

据经验,对于长寿命的应用,无论是“微尘”本身还是通信协议的设计,每个“微尘”在99%的时间内都应在休眠,在剩下1%的时间内能进行那

些耗电工作。
    野外计算
    自然界对计算机可不友好。要在工业环境下的室外正常工作,就必须给计算机加上外壳来“强化”,使电子仪器免遭气候、土壤、野生动

物以及震动的影响。但是传感器必须曝露在它们监控的环境之中。“微尘”具有低廉的小型外壳,并且用冗余备份来提高其可靠性。
    “微尘”设计得足够廉价,可以大量布放以获得与环境有关的详细信息。它们组成的网络足够密集,当部分网络失效时仍能接收信息;足够

智能,整个网络能克服这部分损失并维持运行。失效以及自然界的不确定性给设计带来了新挑战,但这样保证了感知网络的经济性、轻便性及

隐蔽。

    在2002年开始的使用“微尘”来研究海燕的筑巢行为的实验中对“微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个“微尘”必须具有一套传感器。这个例

子中用温度、气压和湿度传感器记录小环境状况,用无增益的红外传感器探测鸟儿及鸟蛋的温度来获知其存在。然而,这个装置的尺寸不能超

过数厘米,这样它们才不会干扰到鸟和雏鸟。显然,它们还必须是无线的,因为在大片筑巢地上布网线和电线不现实。因而,该装置要自
带电源,电量足够在每年筑巢季节里供电。同时,它还要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持续运行,通过网络中的其他节点把记录数据传送出去。
    此系统设计上的许多限制都集中在能耗上。圣诞树装饰灯串上的一个灯泡的功耗约为0.5瓦。但对“微尘”而言,无论使用电池、太阳能电

池或者像自动上弦手表上能自动从振动中获取能量的装置,其平均功耗都不能超过0.5瓦的1/10000.
    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大小为1平方厘米的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功率为10毫瓦,但太阳能电池在室内工作效率很差,如果放在洞穴里面则甚至

干脆不能用。一枚普通的纽扣电池蓄电量约为3瓦时。微型控制器的能耗约为10毫瓦,低功率射频收发器的能耗约为20毫瓦,许多实用传感器的
耗电量大致都如此。然而,即使工作在30毫瓦的能耗水平下,这样的电池也支撑不到5天。
    这就是为什么“微尘”在99%的时间里在待命状态“睡觉”的原因,此时,它的功耗下降到千分之几毫瓦。该装置每秒数次迅速打开射频收

发器,查看有无信息传入,如果没有的话,它就会在数毫秒内关断射频收发器。类似的,“微尘”通常每数分钟一次读
取温度、光照等信息。
    大部分节能技术都利用设备内部的智能来进行本地处理,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耗。通常,我们会用一个简单的低功耗传感器,按照预先编

程的激励响应来打开其他传感器。例如,当鸟儿进入巢后,温度迅速上升。一套热敏电路可以每朴钟读取,一旦巢穴温度迅速上升,它就可以

打开照相机或“微尘”上其他高能耗传感器。
    内置处理器提供了节能的其他方法。射频收发器传送1 bit信息所耗能量相当于处理器执行大约1000条指令所需能量。微尘把记录数据储存

、收集在一起,而不是立刻发送出去,这样能够节约能量。在信息被发送前,处理器可以对数据进行压缩;如果具体细节不那么关键,可以通过

平均值或最高最低值概括传感器日志。节点能够彼此交换数据,确认重要的观测结果,随后以简单的描述发送给用户。节点之间不存在某种特

定的网络协议对话,但是这些信息可以一直保存到有测量数据时再发送,随后将它们填充到像那些数据包一样的“信封”中去。
    铺在树枝上的网络
    与一台掌上电脑相比,单个“微尘”的计算能力弱得多。每个“微尘”的微控制器每秒可以处理400万到1000万条指令,而一台掌上电脑能

飞快处理每秒4亿条指令。和PDA不同,“微尘”们能以专门网络的形式联合,构成一个系统,它的计算能力比其组成
部分要强得多。
    这些“微尘”中的低功率硅微芯片射频收发器收发数据的速率,可以和拨号调制解调器相媲美,但是它们的传输距离却限于30米以内,有

时候还近的多。如果在森林里,潮湿的树木和针叶会削弱信号。绑在树干上的“微尘”往往无法和树干对面的相邻节点直接联系,即使它们相

距只有一两米远。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微尘”可以把它传感器读取的数据发送给高处枝条上的另一个“微尘”。数据包从这里能够传输
到树顶的节点,随后继续从一个节点传到下一个节点,沿着树干另一面向下传送,一棵树一棵树传递,直到小树林的边缘。最后这些数据被传

送到一台强大的计算机中,以便存储和分析。
    如果某个应用涉及数以百计的“微尘”,要由它们组成多跳网络的话,我们在办公室或蜂窝网络中常用的逐一配置的方法就不现实了。在

很多感知网络的应用中,例如在工厂或农场中监控设备、原材料以及产品,“微尘”的分布情况始终在变化。因此这些“微尘”必须能够自主

组网。在任一时刻,每个传感器节点中运行的特殊算法都能计算出该节点和服务器之间的跳数,并判断出哪一个相邻节点能在任何特定时间提

供到数据集合点的最经济路由。
    “微尘”到“微尘”的通信由每个“微尘”上运行的操作系统以及能分布式运行在网络中不同节点上的应用来协调。对这些微小装置而言

,像Windows或Unix的标准操作系统实在是太庞大了,对处理器的要求也太高了。这就是为何伯克利的研究小组要开发TinyOS的原因。TinyOS是

极为紧凑,以网络功能为中心的操作系统。它现在“开放源代码”,由一群工作中使用TinyOS的程序员维护。
    TinyOS对于能耗吝音异常。除了出现某些需要做出反应的特定事件,它强迫“微尘”停止程序的运行。同时这个操作系统也是高度模块化

的。如果某个程序只需要用到TinyOS的某些特定功能,那么其他无关部分就会从该“微尘”中删除。这种模块化的方法保证程序占用的内存空

间尽可能的小,而给传感器读取的数据留下更多的存储空间。通过限制软件中不同部分的交互方式,模块同时还增强了设备的鲁棒性。
    指挥计算军队
    也许对感知网络而言,最具挑战性的长期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才能最有效可靠的对可能共存于一个系统中,多达数千的智能节点编程。这

种规模可不是闲来遐想:Intel公司已经开始在俄勒冈州Hillsboro的Jones Farm工厂内的泵和其他机器上安装名为Motes的节点原型。在这样的

工厂里,大约4000处需要监控磨损和故障的情况。数量太多,使工程师们目前只能在每1到3个月内挑选一些来检测。这种频率显然不够。不久

前,在Intel的一个工厂里,一台设备在两次振动检测之间出现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的运行中断,代价高昂。现在,由4000个Motes组成的系统

可以为工厂的设备健康提供每小时的更新,其成本低于100万美元,且无需巡检的工程师们。但我们还需要仔细考虑如何对该网络进行编程和调

试,使得当网络扩大到包含数千传感器节点时,还能维持其可管理性。
    在Internet或办公室局域网内,每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地址,大部分信息都是从一台机器发到某台特定的接收机器;而感知网络则由

于受到功耗和处理器速度的严格限制,其运行机制就完全不同。在传感器网络中,通常都是一个节点向多个其他节点传播信息,而目标接收者

会通过物理地址或传感器值的范围等参数来判断是否接收。
    最近,Intel和伯克利的一个联合小组开发出一款名为Tiny-DB的软件,运行在该软件上的感知网络就像一个数据库。用户可以用一条指令

即时“查询”所有节点,比如说,查询频率在40一120Hz之间,强度超过某一特定值的所有振动。这条指令从网络的“根”节点进入,随后向其

近邻发送拷贝,如此直至网络中所有节点都收到该命令。
    那些没有振动传感器的“微尘”将忽略这条消息;那些在睡眠状态的节点将开启它们的传感器;另有一些则根据存储的数据进行一系列计算

,抽取出符合查询条件的读数,然后把这些信息传送回到“根”节点收集起来。用户看到的是一份电子数据表格似的列表,其中包含相关的量

数据及其发生的位置。随后,运行在一台高性能服务器上的软件能对这些线索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以决定哪些机器需要维护。
    在红树林应用中,生物学家最感兴趣的是变化剧烈的温度和湿度的锋面,它们每天朝向树木凸起凹下,产生的强大梯度足以驱动营养物质

的流动。为了跟踪这些锋面,“微尘”必须收集数据并搜索空间图样。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根据从这个宏观观测中的获知,定期更改网络所需完

成的任务。
    为了升级“微尘”的软件,从互联网病毒和蠕虫身上得到了启发。新程序被打包成某种特定形式,传送到“根”节点,在那里安装该程后

就开始“感染”其相邻节点。软件的升级版本就像传染病一样在整个网络里传播。但与传染病相比,该传播过程会受到更多控制,以避免冗余

的通信,并适应节点在空间的分布状况。务。
    为了升级“微尘”的软件,从互联网病毒和蠕虫身上得到了启发。新程序被打包成某种特定形式,传送到“根”节点,在那里安装该程序

后就开始“感染”其相邻节点。软件的升级版本就像传染病一样在整个网络里传播。但与传染病相比,该传播过程会受到更多控制,以避免冗

余的通信,并适合节点在空间的分布状况。
    这一程序改写模式立刻引发了传感器网络设计中的一个安全难题:如何保证它们不受黑客、病毒及窃听者的攻击。TinyOS建立的算法可以鉴

别“微尘”的身份,但为了使整个系统运行良好,密钥必须以一种可靠而不复杂的方式分发给众多小节点。犯罪分子攻击感知网络使用的策略

和互联网上常见的有很大不同。一种有前途系统保卫方法是把攻击的后果看成本质上是有噪音的传感数据,这样即使有一小部分节点被攻陷了

,整个感知网络还能工作。但是和其他所有计算机安全问题一样,对“微尘”系统的保护也将是一场长期的智力较量。
    随着对这一新型工具经验的增加,研究人员发现它出现故障的方式也不同寻常。一个传感器网络不太可能完全崩溃,但是有些节点会损坏

,而另外一些节点的观测数据有噪音或者干脆就是错误的,这时整个系统的测量就会出现偏差或者自相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和其他电

脑专家正在研究一种技术,以某种可控的方式扰乱感知系统,然后观察传感器如何反应。
    在未来十年左右,无线传感器节点和感知网络有可能会发展到更模糊、更不可见的形式。这些装置会逐步从它们的小盒子里解放出来,直

接嵌入到不同材料和物体中。许名奖置能够从官们所处的环境中直接获取能量。那时这种类型的计算机将渗入家庭、车间、农场、运输总站以

及购物场所中,它将能感知个体的存在、运动,甚至物理状态,这将会引起对隐私问题的强烈关注。实际上,关于此类技术的讨论已经围绕着

安静的RFID标签的使用而展开。对于许多有价值的应用而言,例如泵振动情况、梁柱的疲劳度或者森林微气候的监测,隐私并不是问题;但是在

其他领域,必须仔细权衡,确保这项技术能合理地为人所用。
    通过适当的讨论,这些问题无疑会被解决,“微尘”技术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和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在科学探索以及制造、农业

、建筑和运输等领域大有可为。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