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核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多挺有意思的函数,而且能沿着一个函数扯出来很多个相关的函数。copy_to_user和copy_from_user就是在进行驱动相关程序设计的时候,要经常遇到的两个函数。由于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的内存不能直接互访,因此借助函数copy_to_user()完成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的复制,函数copy_from_user()完成内核空间到用户空间的复制。下面我们来仔细的理一下这两个函数的来龙去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函数的在源码文件中是如何定义的:
~/arch/i386/lib/usercopy.c
unsigned long
copy_to_user(void __user *to, const void *from, unsigned longn)
{
}
EXPORT_SYMBOL(copy_to_user);
从注释中就可以看出,这个函数的主要作用就是从内核空间拷贝一块儿数据到用户空间,由于这个函数有可能睡眠,所以只能用于用户空间。它有如下三个参数,
如果数据拷贝成功,则返回零;否则,返回没有拷贝成功的数据字节数。
以上是对函数的一些说明,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个函数的内部面目:
参数to的时候有个__user限定,这个在~/include/linux/compiler.h中有如下定义:
# define__user
表示这是一个用户空间的地址,即其指向的为用户空间的内存
大家可能对这个__attribute__感到比较迷惑,不过没关系,google一下嘛
__attribute__是gnuc编译器的一个功能,它用来让开发者使用此功能给所声明的函数或者变量附加一个属性,以方便编译器进行错误检查,其实就是一个内核检查器。
具体可以参考如下:
http://unixwiz.net/techtips/gnu-c-attributes.html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
might_sleep();它有两个实现版本,debug版本和非debug版本:
在debug版本中,在有可能引起sleep的函数中会给出相应的提示,如果是在原子的上下文中执行,则会打印出栈跟踪的信息,这是通过__might_sleep(__FILE__,__LINE__);函数来实现的,并且接着调用might_resched()函数进行重新调度。
在非debug版本中直接调用might_resched()函数进行重新调度。
其实现方式为,在~/ include/linux/kernel.h中:
#ifdef CONFIG_DEBUG_SPINLOCK_SLEEP
void __might_sleep(char *file, int line);
# define might_sleep() \
do { __might_sleep(__FILE__, __LINE__); might_resched(); } while(0)
#else
# define might_sleep() do { might_resched(); } while (0)
#endif
接下来是一个检查参数合法性的宏:
BUG_ON((long) n < 0);
其实现为如下(在~/include/asm-generic/bug.h):
它通过检查条件,根据结果来决定是否打印相应的提示信息;
#ifdef CONFIG_BUG
#ifndef HAVE_ARCH_BUG
#define BUG() do { \
} while (0)
#endif
#ifndef HAVE_ARCH_BUG_ON
#define BUG_ON(condition) do { if (unlikely((condition)!=0))BUG(); } while(0)
#endif
它是用来检查参数中一个指向用户空间数据块的指针是否有效,如果有效返回非零,否则返回零。其实现如下(在/include/asm-i386/uaccess.h中):
#define access_ok(type,addr,size) (likely(__range_ok(addr,size)== 0))
其中__range_ok(addr,size)的实现是通过内嵌汇编来实现的,内容如下(在/include/asm-i386/uaccess.h中):
#define __range_ok(addr,size) ({ \
flag; })
其实现的功能为:
(u33)addr + (u33)size >=(u33)current->addr_limit.seg
接下来的这个函数才是最重要的函数,它实现了拷贝的工作:
其实现方式如下(在/include/asm-i386/uaccess.h中):
static __always_inline unsigned long __must_check
__copy_to_user(void __user *to, const void *from, unsigned longn)
{
}
有一个__always_inline宏,其内容就是inline,一个__must_check,其内容是在gcc3和gcc4版本里为__attribute__((warn_unused_result))
其中might_sleep同上面__user时候的注释。
最终调用的是__copy_to_user_inatomic(to, from,n)来完成拷贝工作的,此函数的实现如下(在/include/asm-i386/uaccess.h中):
static __always_inline unsigned long __must_check
__copy_to_user_inatomic(void __user *to, const void *from,unsigned long n)
{
}
其中__builtin_constant_p(n)为gcc的内建函数,__builtin_constant_p用于判断一个值是否为编译时常熟,如果参数n的值为常数,函数返回1,否则返回0。很多计算或操作在参数为常数时有更优化的实现,在GNU C中用上面的方法可以根据参数是否为常数,只编译常数版本或非常数版本,这样既不失通用性,又能在参数是常数时编译出最优化的代码。
如果n为常数1、2或者4,就会选择某个swith来执行拷贝动作,拷贝是通过如下函数来实现的(在/include/asm-i386/uaccess.h中):
#ifdef CONFIG_X86_WP_WORKS_OK
#define__put_user_size(x,ptr,size,retval,errret)
do{
} while (0)
#else
#define__put_user_size(x,ptr,size,retval,errret)
do{
} while (0)
#endif
其中__put_user_asm为一个宏,拷贝工作是通过如下的内联汇编来实现的(在/include/asm-i386/uaccess.h中):
#define __put_user_asm(x, addr, err, itype, rtype, ltype,errret)
以上这两个函数是为了在拷贝小字节数据比如char/int等数据的时候考虑到效率来实现小数据拷贝。
而若n不是如上所说的常数,则进行数据块区域拷贝,其实现如下(~/arch/i386/lib/usercopy.c):
unsigned long __copy_to_user_ll(void __user *to, const void*from, unsigned long n)
{
#ifndef CONFIG_X86_WP_WORKS_OK
survive:
#endif
}
EXPORT_SYMBOL(__copy_to_user_ll);
下面是copy_from_user函数的实现:
unsigned long
copy_from_user(void *to, const void __user *from, unsigned longn)
{
}
EXPORT_SYMBOL(copy_from_user);
其实现方式与copy_to_user函数的实现方式类似:就不再累述了。
如上就是copy_to_user和copy_from_user两个函数的工作方式,这些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跟踪。细节的部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copy_to_user与mmap的工作原理
copy_to_user在每次拷贝时需要检测指针的合法性,也就是用户空间的指针所指向的地址的确是一段该进程本身的地址,而不是指向了不属于它的地方,而且每次都会拷贝一次数据,频繁访问内存,由于虚拟地址连续,物理地址不一定会连续,从而造成CPU的CACHE频繁失效,从而使速度降低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yangdelong/archive/2010/04/15/549109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