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学习笔记之使用infix函数

Kotlin学习笔记之使用infix函数

1.1 infix函数

infix函数也并不是什么难理解的事物,它只是把编程语言函数调用的语法规则调整了一下而已。

比如A to B这样的写法,实际上等价于A.to(B)的写法。

to并不是Kotlin语言中的一个关键字,之所以我们能够使用A to B这样的语法结构,是因为Kotlin提供了一种高级语法糖特性:infix函数

例1

class TestInfix() {
    infix fun String.beginsWith(prefix: String) = startsWith(prefix)

    fun test(){
        if ("Hello Kotlin" beginsWith "Hello") {
            // 处理具体的逻辑
        }
    }
}

例2

class TestInfix() {

    fun test() {
        val list = listOf("Apple", "Orange")
        if (list.contains("Orange")) {
            // 处理具体逻辑
        }
    }

    infix fun <T> Collection<T>.has(element: T) = contains(element)

    fun test1(){
        val list = listOf("Apple", "Orange")
        if(list has "Orange"){
            // 处理具体逻辑
        }
    }
}

从这个例子就能看出,infix函数的语法规则并不复杂,上述代码其实就是调用的" Hello Kotlin"这个字符串的beginsWith()函数,并传入了一个"Hello"字符串作为参数。但是infix函数允许我们将函数调用时的小数点、括号等计算机相关的语法去掉,从而使用一种更接近英语的语法来编写程序,让代码看起来更加具有可读性。

infix函数是不能定义成顶层函数的,它必须是某个类的成员函数,可以使用扩展函数的方式将它定义到某
个类当中;其次,infix函数必须接收且只能接收一个参数,至于参数类型是没有限制的。只有同时满足这两点,infix函数的语法糖才具备使用的条件.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