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FS读取文件步骤

  1. client调用FileSystem.open(),该FileSystem指向的实例是DistrbutedFileSystem(DFS),它通过RPC请求到Namenode.
  2. Namenode收到请求后,对于每一个块返回存有该副本的Datanode地址。并且依照“网络拓扑”来排序。(就近原则)
  3. DFS获取到BlockLocations后,可以根据当前读取偏移量计算指定DataNode并进行通讯,返回一个FSDataInputStream,该对象管理DataNode和NameNode的I/O, 客户端反复调用stream.read()方法获取数据 (这步包含了权威指南的3,4步骤)。
  4. 到达块的末端时,stream关闭与当前交互的DataNode的连接,继续寻找下一个最佳的DataNode再执行步骤3操作
  5. client从stream读取数据时,块是按照打开stream和DataNode的顺序读取的,它也会询问NameNode来检索下一批数据块DataNode的位置。(《权威指南第三版》76页倒数第4行描述有误,事实上一次性获取了完整的BlockLocations) 一旦client读取完成,就对stream执行close操作
    
    上述流程是在正常读取,并且没有发生故障的理想情况下。

    
补充:
    


总结:
    这个设计的重点是,NameNode告知客户端每个块中最佳的DataNode,并让客户端直接连接到该DataNode检索数据。由于数据流分散在集群中的所有DataNode,所以这种设计能使HDFS可扩展到大量的并发客户端。同时,NameNode只需要响应块位置的请求(这些信息存储在内存中,所以非常高效),无须响应数据请求,否则随着客户端数量的增长,NameNode会很快成为瓶颈。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第1章 HDFS HA及解决方案 1.1 HDFS系统架构 1.2 HA定义 1.3 HDFS HA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1.3.1 可靠性 1.3.2 可维护性 1.4 现有HDFS HA解决方案 1.4.1 Hadoop的元数据备份方案 1.4.2 Hadoop的SecondaryNameNode方案 1.4.3 Hadoop的Checkpoint ode方案 1.4.4 Hadoop的BackupNode方案 1.4.5 DRDB方案 1.4.6 FaceBook的AvatarNode方案 1.5 方案优缺点比较 第2章 HDFS元数据解析 2.1 概述 2.2 内存元数据结构 2.2.1 INode 2.2.2 Block 2.2.3 BlockInfo和DatanodeDescriptor 2.2.4 小结 2.2.5 代码分析——元数据结构 2.3 磁盘元数据文件 2.4 Format情景分析 2.5 元数据应用场景分析 第3章 Hadoop的元数据备份方案 3.1 运行机制分析 4 3.1.1 NameNode启动加载元数据情景分析 3.1.2 元数据更新及日志写入情景分析 3.1.3 Checkpoint过程情景分析 3.1.4 元数据可靠性机制 3.1.5 元数据一致性机制 3.2 使用说明 第4章 Hadoop的Backup Node方案 4.1 Backup Node概述 4.1.1 系统架构 4.1.2 使用原则 4.1.3 优缺点 4.2 运行机制分析 4.2.1 启动流程 4.2.2 元数据操作情景分析 4.2.3 日志池(journal spool)机制 4.2.4 故障切换机制 4.3 实验方案说明 4.4 构建实验环境 4.4.1 网络拓扑 4.4.2 系统安装及配置 4.4.3 安装JDK 4.4.4 虚拟机集群架设 4.4.5 NameNode安装及配置 4.4.6 Backup Node安装及配置 4.4.7 Data Node安装及配置 4.4.8 Clients安装及配置 4.5 异常解决方案 4.5.1 异常情况分析 4.5.2 NameNode配置 4.5.3 Backup Node配置 4.5.4 Data Node配置 4.5.5 NameNode宕机切换实验 4.5.6 NameNode宕机读写测试 第5章 AvatarNode运行机制 5.1 方案说明 5.1.1 系统架构 5.1.2 思路分析 5.1.3 性能数据 5.2 元数据分析 5.2.1 类FSNamesystem 5.2.2 类FSDirectory 5.2.3 AvatarNode的磁盘元数据文件 5.3 AvatarNode Primary启动过程 5.4 AvatarNode Standby启动过程 5.4.1 AvatarNode的构造方法 5.4.2 Standby线程的run()方法 5.4.3 Ingest线程的run()方法 5.4.4 Ingest线程的ingestFSEdits ()方法 5.4.5 Standby线程的doCheckpoint()方法 5.5 用户操作情景分析 5.5.1 创建目录情景分析 5.5.2 创建文件情景分析 5.6 AvatarNode Standby故障切换过程 5.7 元数据一致性保证机制 5.7.1 元数据目录树信息 5.7.2 Data Node与Block数据块映射信息 5.8 Block更新同步问题 5.8.1 问题描述 5.8.2 结论 5.8.3 源码分析 第6章 AvatarNode使用 6.1 方案说明 6.1.1 网络拓扑 6.1.2 操作系统安装及配置 6.2 使用Avatar打补丁版本 6.2.1 Hadoop源码联机Build 6.2.2 Hadoop源码本地Build 6.2.3 NFS服务器构建 6.2.4 Avatar分发与部署 6.2.5 Primary(namenode0)节点配置 6.2.7 Data Node节点配置 6.2.8 Client节点配置 6.2.9 创建目录 6.2.10 挂载NFS 6.2.11 启动Ucarp 6.2.12 格式化 6.2.13 系统启动 6.2.14 检查 6.2.15 NameNode失效切换写文件实验 6.2.16 NameNode失效切换读文件实验 6.3 Avatar FaceBook版本的使用 6.3.1 Hadoop FaceBook版本安装 6.3.2 节点配置 6.3.3 启动HDFS 6.3.4 NameNode失效切换 第7章 AvatarNode异常解决方案 7.1 测试环境 7.2 Primary失效 7.2.1 解决方案 7.2.2 写操作实验步骤 7.2.3 改进写操作机制 7.2.4 读操作实验步骤 7.2.5 小结 7.3 Standby失效 7.4 NFS失效(数据未损坏) 7.4.1 解决方案 7.4.2 写操作实验步骤 7.4.3 读操作实验步骤 7.4.4 小结 322 7.5 NFS失效(数据已损坏) 7.5.1 解决方案 7.5.2 写操作实验步骤 7.5.3 读操作实验步骤 7.5.4 小结 7.6 Primary先失效,NFS后失效(数据未损坏) 7.6.1 解决方案 7.6.2 写操作实验步骤 7.6.3 读操作实验步骤 7.6.4 小结 7.7 Primary先失效(数据未损坏),NFS后失效(数据损坏) 7.7.1 解决方案 7.7.2 写操作实验步骤 7.7.3 读操作实验步骤 7.7.4 小结 7.8 NFS先失效(数据未损坏),Primary后失效 7.8.1 解决方案 7.8.2 写操作实验步骤 7.8.3 读操作实验步骤 7.8.4 小结 7.9 NFS先失效(数据损坏),Primary后失效(数据损坏) 7.9.1 解决方案 7.9.2 写操作实验步骤 7.9.3 读操作实验步骤 7.9.4 小结 7.10 实验结论 第8章 Cloudera HA NameNode使用 8.1 HA NameNode说明 8.2 CDH4B1版本HDFS集群配置 8.2.1 虚拟机安装 8.2.2 nn1配置 8.2.3 dn1~dn3配置 8.2.4 HDFS集群构建 8.3 HA NameNode配置 8.3.1 nn1配置 8.3.2 其他节点配置 8.4 HA NameNode使用 8.4.1 启动HA HDFS集群 8.4.2 第1次failover 8.4.3 模拟写操作 8.4.4 模拟Active Name Node失效,第2次failover 8.3.5 模拟新的Standby NameNode加入 8.5 小结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