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专业是电气工程(目前已接近转行),但实际上我对电气知识也是一知半解,知道最近我才较详细了解功率因数在非正弦波形下的表示。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其实这里的功率因数只是位移功率因数PF d,定义为:
(1)
上述公式功率因数只有在电压和电流都为正弦波的时候适用,及只有发生了电压电流相移时可以。当电流波形发生了畸变,不是正弦波就需要考虑谐波的影响,实际生活中也大多是这样的波形(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和用于荧光灯的LED驱动器)。在使用二极管桥式整流器时,当输入电压高于直流总线电压时,二极管仅在周期的一部分内导通,这会引入使功率信号失真的谐波。
如上所述,真正的功率因数不仅仅包括位移功率因数。它实际上表示为位移功率因数和失真功率因数的乘积:
PFT = PFD x DPF (2)
失真功率因数是由谐波引入。
无功功率在波形上是瞬时电压电流的乘积小于0,在(1)中我们只考虑了基波电压和基波电流对功率因数的影响。
此时我们需要引入THD(总谐波畸变率),THD可以与电流谐波或电压谐波相关,它被定义为总谐波与基频频率的比率乘以100%。
其中V n是的RMS电压n次谐波,In是的RMS电流n次谐波,当n = 1为基频。
真功率因数可以表示平均实际功率与RMS电压和电流幅度之间的比率 。
和
将其替换为真功率因数的等式,很明显,可以被认为具有两个分量,其中一个是传统的功率因数(忽略谐波的影响),其中一个是谐波对谐波的影响。功率因数:
名称分配给两个不同的因素,如下所示:
这里 是位移功率因数和
是失真功率因数(即谐波对总功率因数的贡献)。
其中,最重要的是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时需在同一频率下考虑。
本章到此结束,有误欢迎指出。
推荐文章:
- W. Grady and R. Gilleskie, “Harmonics And How They Relate To Power Factor,” Proc. of the EPRI Power Quality Issues & Opportunities Conference (PQA’93), San Diego, CA (1993).
本文主要参考:
维基百科_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