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每每自我反思的时候都会发现自己在学习时总会不自觉的陷入一个误区,其表现形式就是常常有意无意的将学习与生活两者割裂开来,将原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两件事弄得泾渭分明。事实上,在听从米老师教诲之后很早前就有了那种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意识,但不知何故,每到学习具体的知识时还是不由自主的陷入了固有的思维圈套之中难以自拔,直到听过米老师对于PV操作的经典论述,方才真正明白了生活与知识的联系之所在以及如何联系知识与生活。

    引入售票员或售票系统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类比PV操作堪称经典,让人印象深刻。说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的理论基础,对我们而言其实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早就接触过相关理论。因为我们在学哲学时都曾经学到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其中的基础思想就是物质决定意识,而知识其实上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形成、总结出的规律性的东西。换句话说,知识其实就是对具体规律的总结。而规律是客观的,也就是说,规律是物质的,是关于物质的学说,是因为物质具有一定的性质才总结出来的规律,所以说,知识来源于物质。

        既然知识来源于物质的道理尽人皆知,为什么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大家明明知道,但是却看不到。这方面的例子并不鲜见,其原因也不不难发现,就是因为知识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是只是毕竟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是经过高度抽象的,只有经过高度抽象的知识和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读禅有实惠》一书中记载了一个经典片段:一头鼻子被拴在了柱子上的牛想去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这种情景被一个到寺庙去的年轻人看到,于是他向禅师发问:“何为团团转?”禅师答曰:“皆因绳未断”。年轻人愕然,禅师解释道:“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一理通百事。”

        由此不难看出,知识是理,生活姑且可被看作是事。从事中抽象出的理可以通百事,但是理从何来?归根结底还要归结于事,即我们所说的生活。我感觉故事中的那个年轻人反复就是自己的缩影,因为自己也和他一样讲理与事,知识与生活割裂开来。至于割裂的原因,则是没有充分运用智慧来分析知识与生活的关系,诚如上文所言,经过了高度抽象的生活及生活经验与其原来的形象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如同披上了一件“高大上”的外衣,故而往往给人一种莫测高深的感觉,在这种感觉的影响下往往难以将知识与生活充分的实现无缝对接。一言以蔽之,就是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但是密切的联系却被其表象隐藏了起来。因而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学习知识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更多的还是需要用生活经验化抽象为具体,这是编制知识网的基础工作之一。

        尽管说了许多,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与行动,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或许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9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